flyingsea对《撒哈拉的故事》的笔记(1)

flyingsea
flyingsea (天堂向右,我却向左)

读过 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
  • 书名: 撒哈拉的故事
  • 作者: 三毛
  • 页数: 294
  •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 2009-3
  • 娅奴·哭泣的骆驼

    不喜欢三毛,因为她的脾气,骄傲的走着自己任性的路,不会为旁事所扰。做自己,说来很难的事,她却用一生的奔波实现了,让人真真不爽 突然喜欢三毛,却是因为搁置很久的《撒哈拉故事》,因为最后的两章,娅奴和哭泣的骆驼,关于自由,自身的,还有民族的。悖论在于,自由永远是开化了的人所向往的,但个人的开化的结果永远是悲剧的死亡和英雄式的殉葬,说是英雄式的,那也仅限于理想主义的遐想和美好愿景而已,更多的只能是死于那些想唤醒的人的围攻之下。这个故事与鲁迅先生的黑屋子理论很像,作为没了激情的保守派,先醒的人还是低调的等死为好。但,若没人真的做第一声春雷,自由却真是永不得到的 喜欢三毛,也是源于最近囫囵下不少的书,暴饮暴食的结果就是消化不良。说来自己就是一个低俗的人,好读书不求甚解。永远不会从哪本书中得到人生的启示,更不会对哪个解构主义大师的作品崇拜不已,甚至连什么是解构也不懂,说出来只是因为听过,虽不明但觉厉而已。我只爱故事,好的故事是我唯一所求,故事能感动我,震撼我,我便能欣然忘食。无疑,撒哈拉最后的几个故事做到了,也因为有了未消化的一堆食品的对比,让我突然觉得,三毛的文字,好。换种专业一点的说法,三毛的文字有功力,平实无华,却能抓住你,不会让你的思绪飞走,牢牢的把你绑在,不对,牢牢的让你主动跟着文字行走,将故事复现一遍 喜欢与不喜欢,会因为时间和心情而变化,三毛的文字就在这个时间抓住了我,让我主动着魔

    2012-09-30 22:54:13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