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睿文化对《伊豆舞女》的笔记(1)

浦睿文化
浦睿文化 (让书与人更好地相遇)

读过 伊豆舞女

伊豆舞女
  • 书名: 伊豆舞女
  • 作者: [日] 川端康成
  • 副标题: 川端康成短篇小说杰作选
  • 页数: 360
  •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 2023-2
  • P30-P34

    出发那天的早晨七点,我正在吃早饭时,荣吉在路上叫我。他身穿带有黑色家徽的和服外褂,那是为了送我才穿的礼服吧。没看到姑娘们的身影,我顿时感到寂寞。荣吉上楼后对我说:“她们都想来送您,可昨晚搞得很晚,今早起不来,真是抱歉。她们说,冬天大家等着您,请务必要来。”

    下田镇早上的秋风很冷。荣吉在半道上为我买了四盒敷岛牌香烟、柿子和薰牌口含清凉剂。

    “妹妹的名字叫薰。”他微笑着说,“在船上吃蜜柑不好,柿子抗晕船,可以食用。”

    “这个就送给你吧。”

    我摘下鸭舌帽给荣吉戴上,又从书包里拿出学校的制帽,抚平褶皱。我俩都笑了。

    靠近码头时,舞女蹲在海边的身影一下子跳进我的眼帘。直到我们走近身旁,她始终纹丝不动,默默地低着头。昨夜的妆仍残留在脸上,使我更加伤感。眼角的胭脂仿佛显露出她的愠怒,给人以幼稚威严的感觉。荣吉问道:

    “其他人来吗?” 舞女摇摇头。

    “大伙儿还睡着吧?”

    舞女点点头。

    荣吉去买船票和摆渡艇票。其间,我跟她说了一些话。舞女始终俯视着河流的入海处,一语不答。有时,我的话尚未说完,她就用力地点着头。

    就在这时,有个土木建筑工模样的人说:“奶奶啊,这个人看来行呢。”

    “学生是到东京去吧?要拜托您帮忙,把这个老太带去东京好吗?她真是个可怜的老太。她的儿子在莲台寺的阴山工作,在这次的流行性感冒中,儿子和媳妇都死了,给她留下这三个孙辈。实在是无奈,我们商量后决定让她回老家去。她的家乡在水户,老太什么也不懂,到达灵岸岛后,劳驾您带她乘去上野的电车。给您添麻烦了,我们在这儿给您作揖,拜托了。您看到老太这模样,一定也会怜悯她的吧。”

    呆呆站立的老太,背上绑缚着一个吃奶的婴儿,两只手各牵着一个三岁、一个五岁的女孩。肮脏的包袱中露出大个的饭团和酸梅子。五六个矿工在安抚老太。我爽快地应承了对老太的照应。

    “谢谢!我们应该把她送去水户的,却也办不到。”矿工们一一向我致谢。

    摆渡艇摇晃得厉害。舞女依然咬紧嘴唇凝视着一处。我抓住轮船的绳梯,回过头去,想叫一声“再见啦”,不过还是没有叫,只是再次向她用力点了点头。摆渡艇回去了,荣吉不停地挥动着我刚刚送他的鸭舌帽。等到轮船远去,我才看见舞女挥动白色的东西。

    蒸汽机船驶出下田的海面,当伊豆半岛的南端消失在身后之时,我倚着栏杆,专心致志地眺望洋面上的大岛。与舞女分别,已宛如遥远的过去。我去船舱客房看看老太的情况。乘客们都围着她,对她进行各种各样的抚慰。我放心了,走进了隔壁的客房。相模湾风大浪急,坐下后不时左右倾倒。来回走动的船员在分发金属盆子。我躺下身,把书包当作枕头。脑袋空空如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眼泪扑簌簌地淌到书包上。我觉得脸颊寒冷,就把书包翻了个儿。我身边躺着一位少年,他是河津一位厂长的儿子,为入学准备而去东京,看到我戴着一高的制帽,对我产生了好感。我们聊了几句后,他问:

    “您是遇到什么不幸的事情啦?”

    “不是,刚与人离别。”

    我十分坦率地回答。被人看到自己流泪,也无所谓。我什么也没多想,好像只是在神清气爽的满足中静静地入眠。

    不知不觉中,海上暗了下来,网代和热海亮起了电灯。我感到身上寒冷,饥肠辘辘。少年打开了竹皮包裹的食物。我好像忘记了这是他人的东西,吃起了紫菜卷寿司,还钻进了少年的学生披风里。无论他人待我如何亲切,我都能很自然地接受,沉浸在一种美好又怅然的心绪中。明天清早我会把老太带去上野站,为她买好去水户的车票,我觉得这些都是极其自然的。我感到所有的一切都融合在一起了。

    舱内的油灯熄了,船上装载的海鲜与潮水的腥味变得浓重了。一片黑暗之中,少年的体温温暖着我。我任由泪水流淌。脑海变成了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溢出来,杳无踪迹,只剩下甜蜜的快乐。

    《伊豆的舞女》(1974)

    2023-03-10 12:10:56 1人喜欢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