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八章。第一章绪言,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史的分期作了宏观概括,次以简要笔墨,介绍了《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则例》。以下第二至第八章分述从上古至清末民初各时代,大多先从文献理出建筑活动之大略,次述实物遗存,再具体分析各代特征。
这本书的最大功绩在于第一次把中国建筑史学纳入了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规律、技术要点,总结出中国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特征,使中国建筑史从蒙昧走向科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向世人展现了一片崭新的学术天地。中国建筑是世界上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与砖石结构相比,终因其不易保存而留存甚少,千年以上的更是屈指可数。所以要想了解中国建筑数千年发展演变之轨迹,文献便成为必不可少的资料。但古来正史,记建筑典章制度者多,具体而切实者少;词...
《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八章。第一章绪言,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史的分期作了宏观概括,次以简要笔墨,介绍了《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则例》。以下第二至第八章分述从上古至清末民初各时代,大多先从文献理出建筑活动之大略,次述实物遗存,再具体分析各代特征。
这本书的最大功绩在于第一次把中国建筑史学纳入了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规律、技术要点,总结出中国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特征,使中国建筑史从蒙昧走向科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向世人展现了一片崭新的学术天地。中国建筑是世界上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与砖石结构相比,终因其不易保存而留存甚少,千年以上的更是屈指可数。所以要想了解中国建筑数千年发展演变之轨迹,文献便成为必不可少的资料。但古来正史,记建筑典章制度者多,具体而切实者少;词赋诗文又多务为大言,铺陈华丽,而疏于实指;两部古代建筑官书和诸多民间术书,又多专注于技术做法。又且时过境迁,多数古代建筑术语,在昔往往耳熟能详,至今却恍如天书。所以,文献虽浩如烟海,能够直接应用于总结历史规律者却十分希有,由此亦可见徵引之困难。《中国建筑史》显示了梁先生在文献应用上的深厚功力,除徵引浩博外,凡所徵选,皆属精当,文字却十分精炼深永。
中国建筑史的创作者
· · · · · ·
-
梁思成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梁思成(1901-1972),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中国建筑之特征
第二节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第三节《营造法式》与清工部
第二章 上古时期
第一节上古
第二节春秋战国
第三节秦
第三章两汉
第一节文献上两都建筑活动之大略
第二节汉代实物
第三节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文献上魏・晋建筑之大略
第二节南北朝之建筑活动
第三节南北朝实物
第四节南北朝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五章隋・唐
第一节隋・唐都市宫苑陵墓寺观 建筑之梗概
第二节隋・唐实物
第三节隋・唐之建筑特征
第六章五代・宋・辽・金
第一节五代汴梁之建设
第二节北宋之宫殿苑囿寺观都市
第三节辽之都市及宫殿
第四节金之都市宫殿佛寺
第五节南宋之临安
第六节五代・宋・辽・金之实物
第七节宋・辽・金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七章元・明・清
第一节元・明・清宫殿建筑大略
第二节元代实物
第三节明代实物
第四节清代实物
第五节元・明・清建筑特征之
第八章结尾――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
· · · · · · (收起)
喜欢读"中国建筑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中国建筑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华夏意匠 9.2
-
- 图像中国建筑史 9.0
-
- 勒·柯布西耶全集 9.3
-
- 中国雕塑史 8.0
-
- 走向新建筑 8.5
-
-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8.9
-
- 营造法式 9.1
-
- 现代建筑 8.7
-
- 礼仪中的美术 9.0
-
- 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 8.7
中国建筑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6 条 )


《中国建筑史》载建筑实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两汉 一 墓:朝鲜南井里彩画冢(井干式木构墓)、辽宁营城子“二号墓”(叠涩券墓)、山东金乡县朱鲔墓(发券墓)、咸阳霍去病墓 二 石室:山东肥城孝堂山“郭巨”墓祠 三 石阙:武氏祠阙,河南嵩山太室、少室、启母三庙阙,四川西康雅安高颐阙,绵阳平阳府君阙,四川渠县冯焕... (展开)论坛 · · · · · ·
本书实际上是双作者:梁思成、林徽因 | 来自Cammy | 2 回应 | 2024-06-24 23:39:02 |
帮我看看我的是正版书吗 | 来自七拾肆 | 6 回应 | 2021-10-18 23:23:58 |
梁思成,不愧是建筑大师 | 来自Sunam | 4 回应 | 2013-08-09 14:44:59 |
中國建築史 | 来自Tony | 2008-05-17 23:05:0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9.1分 2005人读过
-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8.9分 711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9.6分 219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3)9.0分 22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非小说类| (蜜蜂)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万物简史 (自在)
- 风景园林(景观/园林)可读书目 (某xx)
- 建筑入门书推荐 (度眠)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建筑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戴白白 2016-12-14 08:16:33
通篇的半白话文看得有点吃力,静心看下来梁先生的文字真的很优美,第一部关于中国建筑史的完整书籍,恨不得每个地方都去看一遍,就算不是建筑学生读起来也很感动的一本书。
1 有用 德特林•卡特 2023-07-26 14:40:48 安徽
补标 4.5 启蒙
8 有用 jin 2016-03-06 02:02:54
有理有据,行文严谨,脉络分明。先简介中国建筑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以及在这两大因素影响下的建筑特征;再简介中国建筑的时期划分,以及各时期留下的可参考对象;然后简介了中国古代两部重要的建筑参考书;接下来按时期划分逐一介绍。专业术语看不懂,“偷心”什么的,只好匆匆掠过。“研究实物的主要目的则是分析及比较冷静的探讨其工程艺术的价值,与历代作风手法的演变。知己知彼,温故知新,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增加了本国的... 有理有据,行文严谨,脉络分明。先简介中国建筑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以及在这两大因素影响下的建筑特征;再简介中国建筑的时期划分,以及各时期留下的可参考对象;然后简介了中国古代两部重要的建筑参考书;接下来按时期划分逐一介绍。专业术语看不懂,“偷心”什么的,只好匆匆掠过。“研究实物的主要目的则是分析及比较冷静的探讨其工程艺术的价值,与历代作风手法的演变。知己知彼,温故知新,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增加了本国的学识及趣味,他们的创造力量自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这便是研究中国建筑的最大意义。”ps:我得买本纸质版。。。 (展开)
61 有用 小豆子 2012-10-03 09:17:20
好书。绪论看得人冷汗阵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到书最后的结尾处:“自清末季,外悔凌夷,民气沮丧,国人鄙视国粹,万事以洋式为尚,其影响遂立即反映于建筑。”观今日之“拆哪”,原来是起根子就这心态。
0 有用 她 2012-05-21 17:42:25
必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