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个年轻警察的生活,一群从大学校园走入警队的年轻人的命运,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在四年时间里的前进与历史历程,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之中,他改写着我们熟知的历史话语。透过这篇作品,若干年后我们还能回想起世纪之交的那几年,一座大城市的寻常面貌……这是一部打动无数人心灵的作品,我们被作品中流淌出的席位情节震撼着、感动着。那些伴着青春的成长和初恋情结暗暗徘徊于文字间的忧伤、那种初涉世事面对冷酷现实的无奈、那些与爱情一样让人唏嘘感慨的兄弟情谊、那股在黑暗与不公的现实面前悠然腾起的男儿正气,时而让我们掩卷沉思,时而让我们怆然泪下、时而又让我们热血澎湃。
目录 · · · · · ·
第2节 羞耻
第3节 风云际会出我辈
第4节 酝酿已久
第5节 特警兽医和卧谈往事
第6节 理想开玩笑
第7节 一分钟战机
第8节 没有春天的野百合
第9节 电视书场
第10节 大力丸和警察查缉战术
第11节 易水初寒
第12节 小夏村往事和戏剧散场
第13节 防暴大队
第14节 荷塘院落和天籁鼾声
第15节 做人民的服务员
第16节 上生活的当
第17节 考研吉祥物
第18节 警察荣誉和局长待遇
第19节 风声鹤唳
第20节 雨夜觅声和好人好事
第21节 年轻时我们相亲
第22节 生死对决和千年畅想
第23节 贵妇人
第24节 格瓦拉和志愿军
第25节 雪中考研
第26节 泡妞战袍
第27节 球场保卫和与足球有关的烧砸闹腾
第28节 中南海保镖、看守所帅哥
第29节 手机、生命以及秋叶飘零的随想
第30节 以坐牢为代价、当警察瞄准警察
第31节 双尸命案、哑巴窃案和糊涂神探
第32节 巡逻车上的民主实验
第33节 准备工作
第34节 遇见冬妮娅和真理
第35节 唾星飞溅
第36节 联合国军帐篷
第37节 坐台时光
第38节 真的要假的醋
第39节 玄妙机关
第40节 险恶江湖
第41节 隔墙之耳和梦想之巅
第42节 测谎专家和笑傲江湖
第43节 江北贼王
第44节 警坛名记
第45节 黑色眼眸中的希望
第46节 收黑钱
第47节 刑法专家和游吟诗人
第48节 因故告吹
第49节 写信的日子和律师手记
第50节 红旗飘飘
第51节 司法菩提
第52节 坐台女生、同流合污与死水微澜
第53节 千金一默、法不责众和变态杀手
第54节 少林女飞虎和龙眼罐头
第55节 飞天情圣和电话线中的妩媚
第56节 笑而不语
第57节 机关人事里的哲学
第58节 假文凭里的经济学
第59节 校园桂花香、心灵捕手
第60节 爱情无关的艳遇
第61节 大学时代的生意经和归去来兮的钱包
第62节 裸奔往事和白衣飘飘的年代
第63节 我们的老大哥
第64节 真假主任和真假逃犯
第65节 瞬间的百万富翁
第66节 警察教书和男女同行之禁止
第67节 压抑住那种倾心
第68节 插队妇女
第69节 杀警青年
第70节 迟到的正义
第71节 最后的吻别
第72节 练兵比武和样板英雄
第73节 媒体的底线和理想的光芒
第74节 被打翻的感情小窝
第75节 年轻的孩子
第76节 蓝色理想
第77节 离情别绪
第78节 倦意渐生
第79节 八年悬案
第80节 意外事故
第81节 南风扑面
第82节 我们的贡献
第83节 瑞雪之兆
第84节 回归历史
· · · · · · (收起)
喜欢读"一个伪知识分子的警察生涯"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一个伪知识分子的警察生涯"的人也喜欢 · · · · · ·
一个伪知识分子的警察生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 更多书评 13篇
-
L@ @K (damn~~I knew you were trouble)
各大网上商城都是缺货状态,买不到纸质本,只得静候再版! 暂从天涯摘录了一些深感共鸣的语段贴过来,不知盒饭是否依然如当年之闲情 【第一章】 也许当我们在机关、基层浸淫多年后,回首往事,会为曾经的无知浅薄而羞愧,可是当年的那份理想主义、那种纯真无邪和踌躇满志,却是我们再也无法返回的境界了。 【第七章】 也许,当我们习惯一种生活,我们就上了这种生活的当。 【第八章】 所以,有时候我们刻意地追求平等,反而造就...2012-08-27 21:12:52 2人喜欢
各大网上商城都是缺货状态,买不到纸质本,只得静候再版! 暂从天涯摘录了一些深感共鸣的语段贴过来,不知盒饭是否依然如当年之闲情 【第一章】 也许当我们在机关、基层浸淫多年后,回首往事,会为曾经的无知浅薄而羞愧,可是当年的那份理想主义、那种纯真无邪和踌躇满志,却是我们再也无法返回的境界了。 【第七章】 也许,当我们习惯一种生活,我们就上了这种生活的当。 【第八章】 所以,有时候我们刻意地追求平等,反而造就了新的不平等。 每当复习的累了,我会把随身携带的一本书拿出来翻翻,一本是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我喜欢作者在幽默中透出的狡黠,行文中随意流畅表露出的深刻思想和于无声处响惊雷的痛快。自己最欣赏文中那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小波说,多数人活着,都是想要设置别的生活,或者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 掩卷长叹时自己会想:我是该就此停止努力规规矩矩服从命运的安排,还是该继续前进特立独行的逃离规矩的束约呢。 【第十二章】 考完后,师兄和几个大学同学请我吃饭,然后送我出学校,落过书店时购书四本,分别是刘军宁的《共和 民主 宪政》、苏力的《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几本书对我思想的启蒙方面居功至伟,使我逐渐确立了偏于自由、多元和宽容的思想模式,务实、入世的学术态度,以及在内心深处对一切过激的极左思想的排斥甚至厌恶。相信人们都有一个从盲从和迷信而逐渐走向独立思考的阅读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我们的思想缓慢螺旋上升,进而成体、成熟。 【第十八章】 偶尔我会怀恋自己的旧感情,但正如每个打算用事业来冲淡情感沧桑的男人一样,那种怀恋只是一瞬间的心中绞痛或者黯然神伤。我曾经形容过那种心头的阵痛,最开始的时候,心里每天象压着五指山般无法喘息;不久,痛苦象B52重型轰炸机在内心狂轰乱炸一番伴着曙光的到来而离去;再以后,忧伤会如同F16战斗机般常常在深夜精确制导命中自己的内心;时光匆匆,痛苦转眼又成了缓缓掠过的飞鸟,只留下翅膀扇动的回响;当真正习惯和麻木的时候,那么那种伤感就成高速划过心头的F117隐形战斗机了。 【第十九章】 在这个城市最繁华的街道上,自己昔日的女友正挽着一个男人幸福的行走,她穿着比读书时候漂亮百倍的衣服,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甜蜜和满足。而我,除了衣服湿透和污迹斑斑外,浑身还散发着汗臭和枪油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这让一向骄傲的我顿时觉得自惭形秽,忽然回想起了读书时候骑着破单车带她到长江边看夕阳那白衣飘飘的年代,那时候我们是多么的容易满足和向往爱情,未来在我们眼前完全是一副纯真美好的画卷。 其实每个人,尤其是男生都时常在突发奇想时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凄美的境地,往往设想自己如果和昔日恋人相见会是什么情境,部分人会把保尔和冬尼娅的雪中碰面作为范本,有点不堪,但是又夹含着几分略带苦涩的痛楚。多数人则会设想自己风度翩翩,夹着公文包,带着高级白领或者暴发户的自信如日剧男主角般意气风发的行走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而自己的前女友则形容憔悴,带着已婚女人惯有的不幸运和沧桑感。此时每个男人都会有种虚荣心爆棚和报复心得逞的快感。所有的女性读者大可在此指责男人们的无耻和绝情,可这的确是我经过社会调查和剖析自我后得出的经验之谈。 【第二十章】 从某种程度上说,法治目标的实现是个渐进的过程,当法条得以细化和完善之前,那些因之产生的争议和摩擦其实都是增加了司法成本。 无论报案人怎么骂我们警匪一家,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有幸福生活的权利,我们不能以有罪推定的想法去看待别人的生活模式,对穷人如此,对富人也是一样,把别人生活过的好作为惟一的犯罪证据只会导致对别人生活基本权利的侵犯。 【第二十二章】 当年闹腾成一处的朋友,因为工作,因为现实,大家开始渐渐变得沉默。或许在向理想前行的路途上,总有那么一个时间段,我们会选择低调和蛰伏,有时候是一个人如此,有时候是一个群体如此,或许在沉默中,在单调的机关工作中,我们会变得程式化,甚至觉察不到理想光芒的指引,但是,我们毕竟是在成长和前进。“目标约束情感,寂寞使人强悍。”那时候的我常如是安慰自己。 【第二十八章】 主任道:“你完全是不懂行嘛!如果是刑事案件,你就说你公安局有熟人,可代理报案并打通关节。如果是一般纠纷你就得告诉他们:如果你现在退一下步将来就会退一大步,所以一定要告到对方求饶为止!我可以帮你代办一切诉讼业务。这期间你要装做很忙的样子,假装接些电话(我们会配合打给你),嘴里要提到市里主要领导或者公检法机关的人名或者官职,并拿出你的笔记本做些记录,总之一切都要显示出你业务繁忙,人脉很广,手段神通!让客户建立起对你的充分信任,乖乖的把代理费交给你。至于官司打输打赢并不重要,我们都要收费的。” 主任一番话说的我如醍醐灌顶,深感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如果不是身在其中,那是绝对无法去悉心体会的。做律师打官司要经常受气,却让我受益菲浅,我慢慢体会到了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在实体和程序上的的不同之处。 打刑事官司就是天地人心,为的是一个“义”字。 民事案子就不一样了,说到底是一个“利”字,律师的任务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帮当事人挽回损失,道义要屈从于法律条文的操作和利益的计算。 搞清了这点所谓的“义利之辩”,也算是我大半个月律师经历的一点点收获,当然,更多的感觉是对地方司法界一些现状的灰心和失望。 【第三十章】 谈到司法界的一些腐败现象,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越说越激动,突然,他用手指着我们一屋子来祝寿的学生,语气肯定的说:“总有一天,你们中的一些人将和他们同流合污!”那一刻,大家全部被深深地震撼了。很多年后,老先生的身影和他的那句断言还时常在脑海中浮现,时刻让我自我警醒。 ---------------马克昌老先生虽已乘黄鹤去,但其风骨名留青史。 黎科长接着说:“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直接或者间接的亵渎法律,只不过大家都不曾意识到或者不愿意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你真的想完全彻底的把书本上的法律切实执行下来,只能把社会生活弄成死水一潭。”说到这里,他狠狠抽了一口烟,对我说;“说实在的,我有时候挺瞧不起你们这些九十年代末的大学生,总觉得你们和八十年代那帮人比就是少了一种执着的精神。无论是搞学问还是当警察,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总是需要一些理想主义的东西来支撑的,你可以用圆滑世故打官腔来保护自己,你可以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为自己谋取福利,但是,千万不能逾越你的道德底线。我非常盼望你能做到这一点,你们是警察队伍中最新鲜也是最有希望的力量,如果连你们现在都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作人生的信条,那么我们这个队伍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他把我对整个法治环境的失望和犹疑中又拉了回来”,借黎科长之口说出的这段话,相信对读者也有很大的启迪。
回应 2012-08-27 21:12:52 -
月伴山河星 (无知是待宰的羔羊)
1.这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既不肯领会‘容忍’之境,也不愿承担‘自由’之累。年轻人白天说说‘民主’或者什么价值观念,有时候还会参加抗议外辱的游行,甚至扔几块石头表示义愤,态度十分认真。不过,他们投身理想的时候,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专注和发自内心,又几乎完全不懂其中的含义。到了晚上,便回到灯下发奋苦读,去互联网上查阅国内行业工资、国外大学排名,把攻克英语的热情从‘托福’转向...2016-02-11 22:06:23
1.这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既不肯领会‘容忍’之境,也不愿承担‘自由’之累。年轻人白天说说‘民主’或者什么价值观念,有时候还会参加抗议外辱的游行,甚至扔几块石头表示义愤,态度十分认真。不过,他们投身理想的时候,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专注和发自内心,又几乎完全不懂其中的含义。到了晚上,便回到灯下发奋苦读,去互联网上查阅国内行业工资、国外大学排名,把攻克英语的热情从‘托福’转向‘雅思’。这时候他们往往显示出更加精确地判断力,相信实现梦想的道路就在这白炽灯下,而非街头政治。” 2.也许,当我们习惯这一种生活,我们就上了这种生活的当 3.人群川流不息地经营着自己的鸡零狗碎和油盐酱醋 4.你以为你会像一片落叶般凄美地逐江水而去吗?算了吧,你将会以极高的速度在半空中做20秒自由落体运动,在这片刻你别以为可以纵情观赏你人生最后的景色,你的眼睛将因充血而无法睁开,接着根据冲量原理你将会以极大的力量冲击江面,就像落在水泥地上一样,你将心肝俱裂脑浆四溅...... 5.我们口口声声说第一次恋爱是被别人抛弃,其实我们都是被自己给抛弃的,认真想想,难道那些女孩子真的就是为了你穷为了你没有文化而离开你?说到底还是因为那时候你们年纪轻不懂事让女孩子觉得现实和心目中的你落差太大啊!……爱情这个东西,就是你得在正确的时间段里正确的去迎合女孩子的情感需求,该成熟大度的时候就要坦坦荡荡,该天真烂漫的时候就得拼命装酸,万一你把握不好,那无论是第几恋都摆脱不了被抛弃的厄运。 6.偶尔我会怀恋自己的旧感情,但正如每个打算用事业来冲淡情感沧桑的男人一样,那种怀恋只是一瞬间的心中绞痛或者黯然神伤。我曾经形容过那种心头的阵痛,最开始的时候,心里每天象压着五指山般无法喘息;不久,痛苦象B52重型轰炸机在内心狂轰乱炸一番伴着曙光的到来而离去;再以后,忧伤会如同F16战斗机般常常在深夜精确制导命中自己的内心;时光匆匆,痛苦转眼又成了缓缓掠过的飞鸟,只留下翅膀扇动的回响;当真正习惯和麻木的时候,那么那种伤感就成高速划过心头的F117隐形战斗机了。 7.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8.当社会追究个人责任时,特别是表现出过度亢奋的正义感的同时,也是在悄悄掩盖着社会自身的责任,因为“社会正义”是有可能吞噬对个人的“公正”的 9.这个世界最贵重的是人的良心,用金钱对它进行估量完全是对它的侮辱,最贱的也是人的良心,因为当你自己拿金钱把它精确度量过后,它就分文不值了
回应 2016-02-11 22:06:23 -
拯救予逍遥 (希望能找到人生中必做的十件事)
一位《人民日报》社的主任编辑在其著作中这样评价我们这一代大学生:“这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既不肯领会‘容忍’之境,也不愿承担‘自由’之累。年轻人白天说说‘民主’或者什么价值观念,有时候还会参加抗议外辱的游行,甚至扔几块石头表示义愤,态度十分认真。不过,他们投身理想的时候,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专注和发自内心,又几乎完全不懂其中的含义。到了晚上,便回到灯下发奋苦读,去互联网...2013-11-22 14:27:38
一位《人民日报》社的主任编辑在其著作中这样评价我们这一代大学生:“这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既不肯领会‘容忍’之境,也不愿承担‘自由’之累。年轻人白天说说‘民主’或者什么价值观念,有时候还会参加抗议外辱的游行,甚至扔几块石头表示义愤,态度十分认真。不过,他们投身理想的时候,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专注和发自内心,又几乎完全不懂其中的含义。到了晚上,便回到灯下发奋苦读,去互联网上查阅国内行业工资、国外大学排名,把攻克英语的热情从‘托福’转向‘雅思’。这时候他们往往显示出更加精确地判断力,相信实现梦想的道路就在这白炽灯下,而非街头政治。” 有位画家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天真,就是希望雨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这句话有点不太理解,不过那种意境我能感受,有懂的能否用个比较简单的道理解释一下?) 也许,当我们习惯一种生活,我们就上了这种生活的当。 路过书店时,师兄推荐我买了几本书,分别是刘军宁的《共和民主宪政》、苏力的《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那几本书对我影响很大,是我逐渐确立了偏于自由、多元和宽容的思想模式,务实、入世的学术态度,以及在内心深处对一切过激的极“左”思想的排斥甚至厌恶。相信人们都有一个从盲从和迷信而逐渐走向独立思考的阅读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我们的思想或许会缓慢螺旋上升,进而成体。成熟。 (上面的书我都没看过,但从题目看,我对《一百个人的十年》比较感兴趣,有机会看看吧)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生活,这种生活只有一次。生活中有那么那么多的偶然,它们往往出乎预料,却又仿佛注定,正是这无数个偶然交织、耦合,然后融汇成了现实中的必然,我能做到的,只能是默默的感激上苍的安排。 其实每个人,尤其是男生都时常在突发奇想时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凄美的境地,往往设想自己如果和昔日恋人相见会是什么情境,部分人会把保尔和冬妮娅的雪中碰面作为范本,有点不堪,但是又夹含着几分略带苦涩的痛楚。多数人则会设想自己风度翩翩,夹着公文包,带着高级白领或者暴发户的自信如日剧男主角般意气风发的行走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而自己的前女友则形容憔悴,带着已婚女人惯有的不幸运和沧桑感。此时每个男人都会有种虚荣心爆棚和报复心得逞的快感。所有的女性观众大可在此指责男人们的无耻和绝情,可这的确是我经过深入思考和自我剖析后得出的经验之谈。 无论报案人怎么骂我们警匪一家,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有幸福生活的权利,我们不能以有罪推定的想法去看待别人的生活模式,对穷人如此,对富人也是一样,把别人生活过得好作为唯一的犯罪证据只会导致对别人生活基本权利的侵犯。 当年闹腾成一处的朋友,因为工作,因为现实,渐渐开始变得沉默。或许在向理想前行的路途上,总有那么一个时间段,我们会选择低调和蛰伏,有时候是一个人如此,有时候是一个群体如此,或许在沉默中,在单调的机关工作中,我们会变得程式化,甚至觉察不到理想光芒的指引,但是,我们毕竟是在成长和前进,“目标约束情感,寂寞使人强悍。”那时候的我常如是安慰自己。 一个人最幸福的就是有钱时别人那你当穷人,凡是买单的场合都把你推开,捂着钱包偷着乐;一个人最痛苦的就是明明没什么钱,却盛名难副,别人都把你当有钱的主伺候着,只好把过生活的钱都拿去挣面子。 那段时间自己正在读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文中提到中国传统上一直缺乏一个自上而下的贯彻机制,或者说没有数目化得管理,任何政策在实施中都不得不打折扣,甚至于贯彻过程中被无形化解。偶尔我会把这些叙述和正在经历的现实结合起来考量,觉得很多历史传统倒也并非随时光流失而变迁。 人,有时候在挫折面前走偏一步就会全盘皆输,我现在都时常为自己当时没有做出任何不理智的事情而暗自庆幸。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但我绝不能欺骗自己,失去信仰。 写上这么多其实也就是为了说明两点:一、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需要人来解释,很多试图通过呼吁修改现行法律来改善司法状况的人们恰恰忘记了不同层次问题应在不同层面解决的道理。二、不解决监督和制约制度问题,即使把公检法的人员全部换成硕士都没用,只能养出一帮高学历的王八羔子。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亵渎法律,只不过大家都不曾意识到或者不愿意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你真的想完全彻底的把书本上的法律切实执行下来,只能把社会生活弄成死水一潭。……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总是需要一些理想主义的东西来支撑的,你可以用圆滑世故打官腔来保护自己,你可以在不违法原则的前提下为自己谋取福利,但是,千万不能逾越你的道德底线。 其实我觉得咱们其实年代末出生的这帮人,对初恋还是有种图腾似得信仰的,毕竟那是自己年少时期最真最纯的感情,完全没有考虑过房子票子家庭背景之类的问题,潜意识里我们其实很在乎这种感情,所以也不愿意轻易放弃。 我们口口声声说第一次恋爱是被别人抛弃,其实我们都是被自己给抛弃的,认真想想,难道那些女孩子真的就是为了你穷为了你没有文化而离开你?说到底还是因为那时候你们年纪轻不懂事让女孩子觉得现实和心目中的你落差太大啊!……爱情这个东西,就是你得在正确的时间段里正确的去迎合女孩子的情感需求,该成熟大度的时候就要坦坦荡荡,该天真烂漫的时候就得拼命装酸,万一你把握不好,那无论是第几恋都摆脱不了被抛弃的厄运。 许多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得极为自然,他们的心理障碍常常只表现在一个大家忽视的领域,因此不但别人把这些人当做完全健康的人看待,他们自己更是不知道自己的状况,这种危险性就如定时炸弹一样可怕。 无论我们怎么去刻意的把警察工作仅仅视为一份普通的职业,那种朴素的献身精神其实永远萦绕在我们心间,无论如何都挥之不去,无论在外面承担了什么样的委屈和诬蔑,这个世界有些事总要有些人去做,有些血总是要有些人去流。 那个警察是大小就把自己当英雄培养的,不管是那些在平凡岗位上累死的人,还是在千钧一发之际慷慨赴死的人,生活中都是挺平凡的人,有时候就是那么一种责任感影响了他们在生和死间的抉择。 年轻的孩子,每当遇到些艰难困苦都爱偷偷把自己封闭在过去感情的小窝里,彷佛只有那里的温馨可以闪避风雨,就像我在遇到危险和委屈的时候会想起打那些电话。但是,总有一天小窝也会不见的,当我们避无可避时,也许就是我们已经学会自己展着翅膀去迎接阳光和风雨的时候。 那一晚,大家喝了很多酒,也谈了很多这些年的喜悦、欢欣、不易、矛盾、踌躇和挫折。除了理想,我们还谈起了寂寞。我们这些人,基本都是共和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大都有过一个人被关在屋子里独自寻乐的童年。并没有收到过多的溺爱,还能独立,还算懂事,比过去的孩子更能习惯安宁、习惯寂寞、习惯找出无聊之聊来,但是,自私、自负这些种子也在不自觉间埋入我们的心灵深处。在我们还认为自己是个孩子的时候,毕业大幕轰然落下,我们全部被赶进了神会,穿上制服,拿起枪,去履行一个执法者的角色。几年过去了,我们在渐渐适应这个个角色,也因为我们血液里天生对自由和叛逆的渴望,产生过种种排斥反应。我们奔跑过,也挥洒过激情。我们曾经碰得头破血流,也曾经为爱情流泪,会因为瞬间的狂热做出影响自己一生的选择。不觉间我们已经走出了青春的大门,而青春的唯一出口就是妥协,对整个成人世界和残酷的社会现实的无奈妥协。 有人说过,年轻时候为理想做出的选择,多半是错的。 寂寞的成长,无悔的青春,尽人事以待天命。 这个世界最贵重的是人的良心,用金钱对它进行估量完全是对他的侮辱;最贱的也是人的良心,因为当你自己拿金钱把它精确度量过后,它就分文不值了。
回应 2013-11-22 14:27:38 -
阿轩发现烟名在寝室中处于弱势,便用警觉的眼光扫视我们,看有没有谁是在装君子,于是寝室里每个人都在闷头接受审视,一片寂静。这时候大胖突然忍不住打破了寂静,放了一屁。 该屁显然在肚内酝酿已久,屁声婉转而悠扬,绕梁三圈,由于大家都不太熟,所以都不好意思笑,寝室的情形更是尴尬,这时候大飞只好出来打个圆场,他很认真地对大胖说:“听口音您好像是山东人……” 很多年后,我们才意识到这也算是一个段子。
2013-06-21 22:12:12
-
月伴山河星 (无知是待宰的羔羊)
1.这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既不肯领会‘容忍’之境,也不愿承担‘自由’之累。年轻人白天说说‘民主’或者什么价值观念,有时候还会参加抗议外辱的游行,甚至扔几块石头表示义愤,态度十分认真。不过,他们投身理想的时候,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专注和发自内心,又几乎完全不懂其中的含义。到了晚上,便回到灯下发奋苦读,去互联网上查阅国内行业工资、国外大学排名,把攻克英语的热情从‘托福’转向...2016-02-11 22:06:23
1.这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既不肯领会‘容忍’之境,也不愿承担‘自由’之累。年轻人白天说说‘民主’或者什么价值观念,有时候还会参加抗议外辱的游行,甚至扔几块石头表示义愤,态度十分认真。不过,他们投身理想的时候,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专注和发自内心,又几乎完全不懂其中的含义。到了晚上,便回到灯下发奋苦读,去互联网上查阅国内行业工资、国外大学排名,把攻克英语的热情从‘托福’转向‘雅思’。这时候他们往往显示出更加精确地判断力,相信实现梦想的道路就在这白炽灯下,而非街头政治。” 2.也许,当我们习惯这一种生活,我们就上了这种生活的当 3.人群川流不息地经营着自己的鸡零狗碎和油盐酱醋 4.你以为你会像一片落叶般凄美地逐江水而去吗?算了吧,你将会以极高的速度在半空中做20秒自由落体运动,在这片刻你别以为可以纵情观赏你人生最后的景色,你的眼睛将因充血而无法睁开,接着根据冲量原理你将会以极大的力量冲击江面,就像落在水泥地上一样,你将心肝俱裂脑浆四溅...... 5.我们口口声声说第一次恋爱是被别人抛弃,其实我们都是被自己给抛弃的,认真想想,难道那些女孩子真的就是为了你穷为了你没有文化而离开你?说到底还是因为那时候你们年纪轻不懂事让女孩子觉得现实和心目中的你落差太大啊!……爱情这个东西,就是你得在正确的时间段里正确的去迎合女孩子的情感需求,该成熟大度的时候就要坦坦荡荡,该天真烂漫的时候就得拼命装酸,万一你把握不好,那无论是第几恋都摆脱不了被抛弃的厄运。 6.偶尔我会怀恋自己的旧感情,但正如每个打算用事业来冲淡情感沧桑的男人一样,那种怀恋只是一瞬间的心中绞痛或者黯然神伤。我曾经形容过那种心头的阵痛,最开始的时候,心里每天象压着五指山般无法喘息;不久,痛苦象B52重型轰炸机在内心狂轰乱炸一番伴着曙光的到来而离去;再以后,忧伤会如同F16战斗机般常常在深夜精确制导命中自己的内心;时光匆匆,痛苦转眼又成了缓缓掠过的飞鸟,只留下翅膀扇动的回响;当真正习惯和麻木的时候,那么那种伤感就成高速划过心头的F117隐形战斗机了。 7.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8.当社会追究个人责任时,特别是表现出过度亢奋的正义感的同时,也是在悄悄掩盖着社会自身的责任,因为“社会正义”是有可能吞噬对个人的“公正”的 9.这个世界最贵重的是人的良心,用金钱对它进行估量完全是对它的侮辱,最贱的也是人的良心,因为当你自己拿金钱把它精确度量过后,它就分文不值了
回应 2016-02-11 22:06:23 -
Mushroom (路远就早点出门。)
四年后,一位《人民日报》社的主任编辑在其著作中这样评价我们这一代大学生:“这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既不肯领会‘容忍’之境,也不愿承担‘自由’之累。年轻人白天说说‘民主’或者什么价值观念,有时候还会参加抗议外辱的游行,甚至扔几块石头表示义愤,态度十分认真。不过,他们投身理想的时候,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专注和发自内心,又几乎完全不懂其中的含义。到了晚上,便回到灯下发奋苦读,...2011-10-04 19:41:18
四年后,一位《人民日报》社的主任编辑在其著作中这样评价我们这一代大学生:“这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既不肯领会‘容忍’之境,也不愿承担‘自由’之累。年轻人白天说说‘民主’或者什么价值观念,有时候还会参加抗议外辱的游行,甚至扔几块石头表示义愤,态度十分认真。不过,他们投身理想的时候,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专注和发自内心,又几乎完全不懂其中的含义。到了晚上,便回到灯下发奋苦读,去互联网上查阅国内行业工资、国外大学排名,把攻克英语的热情从‘托福’转向‘雅思’。这时候他们往往显示出更加精确的判断力,相信实现梦想的道路就在这白炽灯下,而非街头政治。” =============================== 从小学到大学,不是睡在家里,就是窝在学校的宿舍,真正从校门走出来迈入社会了,才真正发现困扰我的第一个问题居然是一席安睡之地。 尤为画家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天真,就是希望雨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 曾经天真的我们即将把自己丢向社会的前夜,突然觉得,原来今天能够知道自己明天晚上在哪里睡觉,也是一种奢侈的稳定。 心里这才突然涌起一种漂泊感,原来自己真的已经走出象牙塔,即将走入社会。 ================================ 我不会抢扫把和拖把,分配给我的工作只能是洗厕所和擦车,当我哼着小调把硫酸轻轻倒一点放在厕所水槽里用洁具一点点擦拭的时候,我仿佛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我忘记了什么是提单、信用证,忘记了什么叫发盘什么叫还盘,什么是FOB什么又是CFR(国际贸易术语的一种),脑袋里面只有:怎么能把厕所擦得如新开张一般干净? 恍然间,我好像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 也许,当我们习惯了一种生活,我们就上了这种生活的当。 ================================ 当社会追究个人责任时,特别市表现出过度亢奋的正义感的同时,也是在悄悄掩盖着社会自身的责任。因为“社会正义”是有可能吞噬对个人的“公正”的。个人的理性表现在反躬自省,而社会的理性则表现为直面体制问题和人们信仰的危机。在一个缺乏自省的年代里,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很难产生社会责任感的。
回应 2011-10-04 19:41:18 -
五月还没过完,大家已仿佛淡忘了月初的那些轰轰烈烈,打出“抵制美国,除了计算机”的横幅的同学们照样为NIKEDE 的每一次大减价而趋之若鹜;肯德基、星巴克依然是穷学生们约会的首选;被拒绝赴美签证的同学纷纷去新东方咨询新局势下的签证技巧,个别投机者甚至跑到系里去开学潮时自己不在学校的证明…… 我想给这段话取名叫“‘钓鱼岛是中国的,苍井空是世界的’啊呸!”
2012-09-02 11:11:55
-
阿轩发现烟名在寝室中处于弱势,便用警觉的眼光扫视我们,看有没有谁是在装君子,于是寝室里每个人都在闷头接受审视,一片寂静。这时候大胖突然忍不住打破了寂静,放了一屁。 该屁显然在肚内酝酿已久,屁声婉转而悠扬,绕梁三圈,由于大家都不太熟,所以都不好意思笑,寝室的情形更是尴尬,这时候大飞只好出来打个圆场,他很认真地对大胖说:“听口音您好像是山东人……” 很多年后,我们才意识到这也算是一个段子。
2013-06-21 22:12:12
-
月伴山河星 (无知是待宰的羔羊)
1.这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既不肯领会‘容忍’之境,也不愿承担‘自由’之累。年轻人白天说说‘民主’或者什么价值观念,有时候还会参加抗议外辱的游行,甚至扔几块石头表示义愤,态度十分认真。不过,他们投身理想的时候,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专注和发自内心,又几乎完全不懂其中的含义。到了晚上,便回到灯下发奋苦读,去互联网上查阅国内行业工资、国外大学排名,把攻克英语的热情从‘托福’转向...2016-02-11 22:06:23
1.这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既不肯领会‘容忍’之境,也不愿承担‘自由’之累。年轻人白天说说‘民主’或者什么价值观念,有时候还会参加抗议外辱的游行,甚至扔几块石头表示义愤,态度十分认真。不过,他们投身理想的时候,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专注和发自内心,又几乎完全不懂其中的含义。到了晚上,便回到灯下发奋苦读,去互联网上查阅国内行业工资、国外大学排名,把攻克英语的热情从‘托福’转向‘雅思’。这时候他们往往显示出更加精确地判断力,相信实现梦想的道路就在这白炽灯下,而非街头政治。” 2.也许,当我们习惯这一种生活,我们就上了这种生活的当 3.人群川流不息地经营着自己的鸡零狗碎和油盐酱醋 4.你以为你会像一片落叶般凄美地逐江水而去吗?算了吧,你将会以极高的速度在半空中做20秒自由落体运动,在这片刻你别以为可以纵情观赏你人生最后的景色,你的眼睛将因充血而无法睁开,接着根据冲量原理你将会以极大的力量冲击江面,就像落在水泥地上一样,你将心肝俱裂脑浆四溅...... 5.我们口口声声说第一次恋爱是被别人抛弃,其实我们都是被自己给抛弃的,认真想想,难道那些女孩子真的就是为了你穷为了你没有文化而离开你?说到底还是因为那时候你们年纪轻不懂事让女孩子觉得现实和心目中的你落差太大啊!……爱情这个东西,就是你得在正确的时间段里正确的去迎合女孩子的情感需求,该成熟大度的时候就要坦坦荡荡,该天真烂漫的时候就得拼命装酸,万一你把握不好,那无论是第几恋都摆脱不了被抛弃的厄运。 6.偶尔我会怀恋自己的旧感情,但正如每个打算用事业来冲淡情感沧桑的男人一样,那种怀恋只是一瞬间的心中绞痛或者黯然神伤。我曾经形容过那种心头的阵痛,最开始的时候,心里每天象压着五指山般无法喘息;不久,痛苦象B52重型轰炸机在内心狂轰乱炸一番伴着曙光的到来而离去;再以后,忧伤会如同F16战斗机般常常在深夜精确制导命中自己的内心;时光匆匆,痛苦转眼又成了缓缓掠过的飞鸟,只留下翅膀扇动的回响;当真正习惯和麻木的时候,那么那种伤感就成高速划过心头的F117隐形战斗机了。 7.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8.当社会追究个人责任时,特别是表现出过度亢奋的正义感的同时,也是在悄悄掩盖着社会自身的责任,因为“社会正义”是有可能吞噬对个人的“公正”的 9.这个世界最贵重的是人的良心,用金钱对它进行估量完全是对它的侮辱,最贱的也是人的良心,因为当你自己拿金钱把它精确度量过后,它就分文不值了
回应 2016-02-11 22:06:23 -
拯救予逍遥 (希望能找到人生中必做的十件事)
一位《人民日报》社的主任编辑在其著作中这样评价我们这一代大学生:“这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既不肯领会‘容忍’之境,也不愿承担‘自由’之累。年轻人白天说说‘民主’或者什么价值观念,有时候还会参加抗议外辱的游行,甚至扔几块石头表示义愤,态度十分认真。不过,他们投身理想的时候,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专注和发自内心,又几乎完全不懂其中的含义。到了晚上,便回到灯下发奋苦读,去互联网...2013-11-22 14:27:38
一位《人民日报》社的主任编辑在其著作中这样评价我们这一代大学生:“这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既不肯领会‘容忍’之境,也不愿承担‘自由’之累。年轻人白天说说‘民主’或者什么价值观念,有时候还会参加抗议外辱的游行,甚至扔几块石头表示义愤,态度十分认真。不过,他们投身理想的时候,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专注和发自内心,又几乎完全不懂其中的含义。到了晚上,便回到灯下发奋苦读,去互联网上查阅国内行业工资、国外大学排名,把攻克英语的热情从‘托福’转向‘雅思’。这时候他们往往显示出更加精确地判断力,相信实现梦想的道路就在这白炽灯下,而非街头政治。” 有位画家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天真,就是希望雨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这句话有点不太理解,不过那种意境我能感受,有懂的能否用个比较简单的道理解释一下?) 也许,当我们习惯一种生活,我们就上了这种生活的当。 路过书店时,师兄推荐我买了几本书,分别是刘军宁的《共和民主宪政》、苏力的《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那几本书对我影响很大,是我逐渐确立了偏于自由、多元和宽容的思想模式,务实、入世的学术态度,以及在内心深处对一切过激的极“左”思想的排斥甚至厌恶。相信人们都有一个从盲从和迷信而逐渐走向独立思考的阅读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我们的思想或许会缓慢螺旋上升,进而成体。成熟。 (上面的书我都没看过,但从题目看,我对《一百个人的十年》比较感兴趣,有机会看看吧)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生活,这种生活只有一次。生活中有那么那么多的偶然,它们往往出乎预料,却又仿佛注定,正是这无数个偶然交织、耦合,然后融汇成了现实中的必然,我能做到的,只能是默默的感激上苍的安排。 其实每个人,尤其是男生都时常在突发奇想时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凄美的境地,往往设想自己如果和昔日恋人相见会是什么情境,部分人会把保尔和冬妮娅的雪中碰面作为范本,有点不堪,但是又夹含着几分略带苦涩的痛楚。多数人则会设想自己风度翩翩,夹着公文包,带着高级白领或者暴发户的自信如日剧男主角般意气风发的行走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而自己的前女友则形容憔悴,带着已婚女人惯有的不幸运和沧桑感。此时每个男人都会有种虚荣心爆棚和报复心得逞的快感。所有的女性观众大可在此指责男人们的无耻和绝情,可这的确是我经过深入思考和自我剖析后得出的经验之谈。 无论报案人怎么骂我们警匪一家,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有幸福生活的权利,我们不能以有罪推定的想法去看待别人的生活模式,对穷人如此,对富人也是一样,把别人生活过得好作为唯一的犯罪证据只会导致对别人生活基本权利的侵犯。 当年闹腾成一处的朋友,因为工作,因为现实,渐渐开始变得沉默。或许在向理想前行的路途上,总有那么一个时间段,我们会选择低调和蛰伏,有时候是一个人如此,有时候是一个群体如此,或许在沉默中,在单调的机关工作中,我们会变得程式化,甚至觉察不到理想光芒的指引,但是,我们毕竟是在成长和前进,“目标约束情感,寂寞使人强悍。”那时候的我常如是安慰自己。 一个人最幸福的就是有钱时别人那你当穷人,凡是买单的场合都把你推开,捂着钱包偷着乐;一个人最痛苦的就是明明没什么钱,却盛名难副,别人都把你当有钱的主伺候着,只好把过生活的钱都拿去挣面子。 那段时间自己正在读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文中提到中国传统上一直缺乏一个自上而下的贯彻机制,或者说没有数目化得管理,任何政策在实施中都不得不打折扣,甚至于贯彻过程中被无形化解。偶尔我会把这些叙述和正在经历的现实结合起来考量,觉得很多历史传统倒也并非随时光流失而变迁。 人,有时候在挫折面前走偏一步就会全盘皆输,我现在都时常为自己当时没有做出任何不理智的事情而暗自庆幸。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但我绝不能欺骗自己,失去信仰。 写上这么多其实也就是为了说明两点:一、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需要人来解释,很多试图通过呼吁修改现行法律来改善司法状况的人们恰恰忘记了不同层次问题应在不同层面解决的道理。二、不解决监督和制约制度问题,即使把公检法的人员全部换成硕士都没用,只能养出一帮高学历的王八羔子。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亵渎法律,只不过大家都不曾意识到或者不愿意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你真的想完全彻底的把书本上的法律切实执行下来,只能把社会生活弄成死水一潭。……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总是需要一些理想主义的东西来支撑的,你可以用圆滑世故打官腔来保护自己,你可以在不违法原则的前提下为自己谋取福利,但是,千万不能逾越你的道德底线。 其实我觉得咱们其实年代末出生的这帮人,对初恋还是有种图腾似得信仰的,毕竟那是自己年少时期最真最纯的感情,完全没有考虑过房子票子家庭背景之类的问题,潜意识里我们其实很在乎这种感情,所以也不愿意轻易放弃。 我们口口声声说第一次恋爱是被别人抛弃,其实我们都是被自己给抛弃的,认真想想,难道那些女孩子真的就是为了你穷为了你没有文化而离开你?说到底还是因为那时候你们年纪轻不懂事让女孩子觉得现实和心目中的你落差太大啊!……爱情这个东西,就是你得在正确的时间段里正确的去迎合女孩子的情感需求,该成熟大度的时候就要坦坦荡荡,该天真烂漫的时候就得拼命装酸,万一你把握不好,那无论是第几恋都摆脱不了被抛弃的厄运。 许多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得极为自然,他们的心理障碍常常只表现在一个大家忽视的领域,因此不但别人把这些人当做完全健康的人看待,他们自己更是不知道自己的状况,这种危险性就如定时炸弹一样可怕。 无论我们怎么去刻意的把警察工作仅仅视为一份普通的职业,那种朴素的献身精神其实永远萦绕在我们心间,无论如何都挥之不去,无论在外面承担了什么样的委屈和诬蔑,这个世界有些事总要有些人去做,有些血总是要有些人去流。 那个警察是大小就把自己当英雄培养的,不管是那些在平凡岗位上累死的人,还是在千钧一发之际慷慨赴死的人,生活中都是挺平凡的人,有时候就是那么一种责任感影响了他们在生和死间的抉择。 年轻的孩子,每当遇到些艰难困苦都爱偷偷把自己封闭在过去感情的小窝里,彷佛只有那里的温馨可以闪避风雨,就像我在遇到危险和委屈的时候会想起打那些电话。但是,总有一天小窝也会不见的,当我们避无可避时,也许就是我们已经学会自己展着翅膀去迎接阳光和风雨的时候。 那一晚,大家喝了很多酒,也谈了很多这些年的喜悦、欢欣、不易、矛盾、踌躇和挫折。除了理想,我们还谈起了寂寞。我们这些人,基本都是共和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大都有过一个人被关在屋子里独自寻乐的童年。并没有收到过多的溺爱,还能独立,还算懂事,比过去的孩子更能习惯安宁、习惯寂寞、习惯找出无聊之聊来,但是,自私、自负这些种子也在不自觉间埋入我们的心灵深处。在我们还认为自己是个孩子的时候,毕业大幕轰然落下,我们全部被赶进了神会,穿上制服,拿起枪,去履行一个执法者的角色。几年过去了,我们在渐渐适应这个个角色,也因为我们血液里天生对自由和叛逆的渴望,产生过种种排斥反应。我们奔跑过,也挥洒过激情。我们曾经碰得头破血流,也曾经为爱情流泪,会因为瞬间的狂热做出影响自己一生的选择。不觉间我们已经走出了青春的大门,而青春的唯一出口就是妥协,对整个成人世界和残酷的社会现实的无奈妥协。 有人说过,年轻时候为理想做出的选择,多半是错的。 寂寞的成长,无悔的青春,尽人事以待天命。 这个世界最贵重的是人的良心,用金钱对它进行估量完全是对他的侮辱;最贱的也是人的良心,因为当你自己拿金钱把它精确度量过后,它就分文不值了。
回应 2013-11-22 14:27:38 -
阿轩发现烟名在寝室中处于弱势,便用警觉的眼光扫视我们,看有没有谁是在装君子,于是寝室里每个人都在闷头接受审视,一片寂静。这时候大胖突然忍不住打破了寂静,放了一屁。 该屁显然在肚内酝酿已久,屁声婉转而悠扬,绕梁三圈,由于大家都不太熟,所以都不好意思笑,寝室的情形更是尴尬,这时候大飞只好出来打个圆场,他很认真地对大胖说:“听口音您好像是山东人……” 很多年后,我们才意识到这也算是一个段子。
2013-06-21 22:12:12
-
五月还没过完,大家已仿佛淡忘了月初的那些轰轰烈烈,打出“抵制美国,除了计算机”的横幅的同学们照样为NIKEDE 的每一次大减价而趋之若鹜;肯德基、星巴克依然是穷学生们约会的首选;被拒绝赴美签证的同学纷纷去新东方咨询新局势下的签证技巧,个别投机者甚至跑到系里去开学潮时自己不在学校的证明…… 我想给这段话取名叫“‘钓鱼岛是中国的,苍井空是世界的’啊呸!”
2012-09-02 11:11:55
1 有用 冇有 2013-03-03 00:09:50
读网文,省钱
0 有用 扭腰客 2015-03-03 09:01:08
何帆老师看似流水账的写法,其实却绵里藏针、妙趣横生
1 有用 大头 2011-08-22 18:04:03
希望有续集,关于博士和法官阶段。
0 有用 昴 2010-10-31 18:15:54
Experience is what you get when you didn't get what you wanted.
0 有用 江凌云 2012-01-28 16:15:55
确实应该全国青钩子警察人手一本 虽然没用
0 有用 马特来步 2022-03-02 15:39:54
关于基层警察的生活写的很真实,420体彩案,女教授装外甥女案,还有警察假装抓回乡案,都很有意思,如果没有写爱情内容会更好吧
0 有用 莉莉彪 2021-12-18 23:06:17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today is God's gift, that's why we call it the present.
0 有用 陌生人 2021-12-16 17:37:22
补
0 有用 天山一绝英俊侠 2021-11-30 13:05:19
十年前,十年后
0 有用 黎 2021-11-17 05:23:26
有个14岁小女孩离家出走的故事,这故事很长也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