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时间,我们存在的基本维度,令艺术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为之陶醉。如今,普利高津在他的新著《确定性的终结》中,向广大读者呈现他与自然之经典描述的彻底决裂。在本书中,他通过考察西方的时间观,引导我们经历一种奇妙的智力探险--从古希腊出发,经过牛顿轨道和确定性混沌,到达量子理论与“免费午餐”宇宙学统一表述的高度。这本分水岭式著作表明,确定性的终结是科学与文化之自然法则全新的诞生。
确定性的终结的创作者
· · · · · ·
-
伊利亚·普里戈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伊利亚・普利高津,耗散结构理论创立者,1977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奥斯丁统计力学、热力学
和复杂系统伊利亚・普利高津中心主任,比利时布鲁
塞尔索尔维物理学和化学研究所主任。全世界有
40余所大学授予他荣誉学位,有5所致力于复杂系
统研究的机构以他的名字命名。
目录 · · · · · ·
目录
中文版序
致谢
作者附言
引言
一种新的理性?
第一章
伊壁鸠鲁的二难推理
第二章
仅仅是一种错觉?
第三章
从概率到不可逆性
第四章
混沌定律
第五章
超越牛顿定律
第六章
量子理论的统一表述
第七章
我们与自然的对话
第八章
时间先于存在?
第九章
一条窄道
注释
· · · · · · (收起)
中文版序
致谢
作者附言
引言
一种新的理性?
第一章
伊壁鸠鲁的二难推理
第二章
仅仅是一种错觉?
第三章
从概率到不可逆性
第四章
混沌定律
第五章
超越牛顿定律
第六章
量子理论的统一表述
第七章
我们与自然的对话
第八章
时间先于存在?
第九章
一条窄道
注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伊壁鸠鲁在给梅内苏斯的信中写道:“我们的意志是自主和独立的,我们可以赞扬它或指责它。因此,为了保持我们的自由,保持对神的信仰比成为物理学家命运的奴隶更好。前者给予我们通过预言和牺牲以赢得神的仁慈和希望;后者相反,它带来一种不可抗拒的必然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伊壁鸠鲁的二难推理 -
在给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信中,爱因斯坦写道: “如果月亮在其环绕地球运行的永恒运动中被赋予自我意识,它就会完全确信,它是按照自己的决定在其轨道上一直运行下去。 这样,会有一个具有更高的洞察力和更完备智力的存在物,注视着人和人的所作所为,嘲笑人以为他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而行动的错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伊壁鸠鲁的二难推理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哲人石丛书(共157册),
这套丛书还有
《记忆的探险》《无尽的前沿-布什传》《大众科学指南》《生物技术世纪》《数学大师》
等
。
喜欢读"确定性的终结"的人也喜欢 · · · · · ·
确定性的终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2014/1/5 21:58:57
2014年看的第一本书——《确定性的终结》。看完不免唏嘘,书的内容本身就是充满众多的专业术语与公式,这让我有点丈二。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兴趣,不过是因为之前看的一本《上帝掷色子了吗?》,它勾起了我对量子物理史的种种兴趣。但可能是上一本书写的太好,语言通俗,情节跌宕...
(展开)


就喜欢这种[似懂非懂的]文字的阅读语感
――《科学世界》杂志,一期还定价25元呢,我读的这本哲理型科普作品《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定价22元,若在购物节,优惠价可能在15元一下。 ――个人为学浅薄招摇,就喜欢这样似懂非懂的文字(学术)作品。不直接涉及利害荣辱,读起来淡泊情志,忘却烦恼。 ...
(展开)
> 更多书评 1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9)8.2分 326人读过
-
Free Press (1997)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8)7.8分 17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不确定性、混沌、临界、自组织及复杂系统 (开心街的笨菠菜)
- tohu-bohu——之自然科学经典书籍系列 (tohu-bohu)
- 耗散结构理论相关著作 (余言)
- 复杂性(Complexity) (王荣欣)
- Physics Books for Fun (夢の點滴)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确定性的终结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大鹏谈商业 2012-01-28 16:22:53
看着无感
1 有用 drunkdoggy 2018-04-07 23:35:14
作者试图从时间角度弥合两种文化之争,于是将非平衡态不可逆引入科学。时间先于存在。我们是时间之矢之子,演化之子。不幸,世界是真实的,我是D。
0 有用 Eddy 2022-10-06 22:28:59 北京
太深奥,难以看懂。在探讨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在世界宇宙发展中的科学规律性。 世界是个复杂系统,更多的普通人,依据其思维的高度去简化的理解世界,也就是脱离真理的去理解世界。
1 有用 面条 2012-02-15 13:22:19
囫囵吞枣,很多不懂,特别时间、生命的部分,头很大。不如《混沌学》和《深奥的简洁》好理解。了解个大概吧,我胡乱理解普里戈金的中心思想大概是耗散系统,负商,收缩衰亡,达到某个极限域的集合,也就是费根鲍姆的奇怪吸引子。
0 有用 cloudie 2009-03-06 16:01:57
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