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著名学者陈鼓应的这部《老子注译及评介》自198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大陆版本以来,一直不断印行。本书不但是文献整理的杰作,也是中国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作者吸取历代研究“老子”的成果,尤其是帛书《老子》出土以来的诸家成果,参以己见,从而成为新时期诸子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老子注译及评介的创作者 · · · · · ·
-
陈鼓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鼓应,一九三五年生,福建长汀人。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编穴道家文化研究X学刊。着有穴悲剧哲学家尼釆》、《尼采新论》、《存在主义》、《庄子哲学》、《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老庄新论》、《易传与道家思想》、《道家易学建构》、《管子四篇诠释》及《耶稣新画像》等书。
目录 · · · · · ·
出版说明
增订重排本序
修订版序
误解的澄清――代序
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
注释今译与引述
历代老子注书评介
附录一 帛书老子甲乙本释文
附录二 老子校定文
附录三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增订重排本序
修订版序
误解的澄清――代序
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
注释今译与引述
历代老子注书评介
附录一 帛书老子甲乙本释文
附录二 老子校定文
附录三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喜欢读"老子注译及评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老子注译及评介"的人也喜欢 · · · · · ·
老子注译及评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4 条 )
> 更多书评 44篇
论坛 · · · · · ·
感觉译的不错, 要是书是横版简化字就更方便了. | 来自aaa5 | 14 回应 | 2023-03-18 08:04:30 |
仅陈先生的治学态度就够你我学一辈子 | 来自方广 | 4 回应 | 2014-12-18 18:42:12 |
出新版了 | 来自敬惜字纸 | 9 回应 | 2012-05-04 14:08:05 |
要你妈的来注释 我他妈的不认识字? | 来自QUE | 5 回应 | 2011-07-11 11:37:39 |
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 为而不争 怎么又看到有人写为... | 来自包子 | 2011-07-02 09:17:06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中华书局 (2015)9.5分 131人读过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2)8.8分 51人读过
-
中华书局 (1984)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香港中華書局 (1996)暂无评分 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非小说类| (蜜蜂)
- 豆瓣评分>9的书(100人以上) (阿獠)
- 哲学专业本科基本阅读书目 (大理寺卿)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也许能改变你生活态度的书 (nou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老子注译及评介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历史理性 2010-09-10 22:06:45
很现代化,不少征引实无必要
29 有用 月光绿 2016-01-18 14:09:11
老子的哲学理论基础是由“道”这个观念展现出来的,而道的问题事实上是一个虚拟的问题。道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所预设的。老子所预设的道实际上就是 他经验世界所体悟的道理,而把这些所体悟的道理,统统付托给所谓的道,以作为它的特性和作用。道是老子哲学上一个最高的范畴,在老子的书上有几种意义:1构成世界的实体。2创造宇宙的动力。3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一切物都由道所形成,内在于... 老子的哲学理论基础是由“道”这个观念展现出来的,而道的问题事实上是一个虚拟的问题。道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所预设的。老子所预设的道实际上就是 他经验世界所体悟的道理,而把这些所体悟的道理,统统付托给所谓的道,以作为它的特性和作用。道是老子哲学上一个最高的范畴,在老子的书上有几种意义:1构成世界的实体。2创造宇宙的动力。3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一切物都由道所形成,内在于万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也即表现它的德。 (展开)
1 有用 小松 2012-04-01 18:17:08
虽较多断章取义主观发挥但注释较有价值
1 有用 陆书白 2014-07-16 20:21:27
繁体竖排,考据充分,注译通畅,入门绝佳。同时陈先生的认真严谨令人佩服。
9 有用 Strepsiades 2014-01-18 08:19:50
只能说差强人意吧。陈鼓应这个版本,好在比较全面,立论比较平稳;然而,坏也就坏在他总喜欢把老子尖锐的观点常识化。解释一个哲学家不应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