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邢肃芝(洛桑珍珠) 口述
/
张健飞
/
杨念群 笔述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
出版年: 2003-1
页数: 351
定价: 34.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08018052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
出版年: 2003-1
页数: 351
定价: 34.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08018052
内容简介 · · · · · ·
邢老的经历所涵盖的时空广阔,人物众多,尤其是涉及到佛学及藏传密教的部分,需要参证大量的文献,才能达到真实的复原当时佛教活动的历史面貌的目的。往往为了一项细节的查证,要经过洛杉矾-北京之间横跨太平洋的数次联络,三年内点点滴滴的工作持续不断,直至各项因缘具足,方才功德圆满,使这部口述自传得以问世。我们希望这本书能为近代政治史、社会史、宗教史、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一份真实可靠的历史记录。这也是邢肃兰老人的心愿。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章 童年记趣
乱世记忆
初入佛门
大明寺出家
种善寺的香火
太平庵的小主人
新式佛学教育
初闻密法
第二章 入藏缘起
汉藏教理院
传法上师
太虚大师
准备入藏
成都小住
本光法师传奇
福缘轮上的向领江
二十五个比丘尼
第三章 步入西康
嘉定遇贵人
雅安风情
炉城观俗
紧要关头贵人相助
骑马抵达折多塘
泰宁的喇嘛寺和农业实验区
道孚素描
炉霍的奇人趣事
闻名西康的女土司
大金寺的战火
独一无二的甲喇嘛
德格求法
第四章 藏地风情
两个不寻常的徒弟
金沙江的关卡
江达受阻
查验香疤的烦恼
藏兵护送登山
藏军司令的款待
第五章 走近拉萨
西藏纸币
从谭兴沛的遭遇说起
山中奇趣
在罗隆宗巧遇刘曼卿
硕督汉人的生活
康藏人的区别
夏工拉雪山中的神庙
牛厂娃讲笑话
难以入眠的荒原之夜
工布江达见闻
拉萨河中沐浴
第六章 喇嘛生活
进三大寺当喇嘛的学问
在康村的布施
喇嘛寺的管理机构
铁棒喇嘛与习武喇嘛
五部大论与四种格西
上下密院与噶丹赤巴
拜师学经
结场辩经
喇嘛寺的生活
慕朗青波——大愿节
降神的习俗
三大寺的汉人喇嘛
第七章 汉藏关系
拉萨的汉族商人和居民
西藏的贵族
噶厦和西藏的官吏制度
达赖喇嘛
中央政府的驻藏办事处
第八章 咱日山朝圣
圣山的传说
山南路途中的见闻
辅政大臣的款待
米及顶的遭遇
深山遇袭
莲花生大师显圣
尧西朗顿的趣闻
第九章 后藏考察
从拉萨到聂塘
曲水到龙蚌宗
巴朗宗的贵族之家
前藏统治的日喀则
那塘寺的风貌
达拉与朗拉
朝拜神奇的萨迦寺
农产区至拉孜
彭措林——觉囊巴的今昔
江孜的英国势力
金刚亥母寺的传闻
返回拉萨
第十章 西藏办学
重返内地
蒋介石见到了一位汉人喇嘛
衔命返藏
入关涉险
国立拉萨小学小史
藏兵被殴风波
应邀访问尼泊尔
他心通喇嘛的预言
驱汉事件和噶厦政府的通牒
恐怖笼罩的城市
撤出拉萨
曲终人散以后
· · · · · · (收起)
第一章 童年记趣
乱世记忆
初入佛门
大明寺出家
种善寺的香火
太平庵的小主人
新式佛学教育
初闻密法
第二章 入藏缘起
汉藏教理院
传法上师
太虚大师
准备入藏
成都小住
本光法师传奇
福缘轮上的向领江
二十五个比丘尼
第三章 步入西康
嘉定遇贵人
雅安风情
炉城观俗
紧要关头贵人相助
骑马抵达折多塘
泰宁的喇嘛寺和农业实验区
道孚素描
炉霍的奇人趣事
闻名西康的女土司
大金寺的战火
独一无二的甲喇嘛
德格求法
第四章 藏地风情
两个不寻常的徒弟
金沙江的关卡
江达受阻
查验香疤的烦恼
藏兵护送登山
藏军司令的款待
第五章 走近拉萨
西藏纸币
从谭兴沛的遭遇说起
山中奇趣
在罗隆宗巧遇刘曼卿
硕督汉人的生活
康藏人的区别
夏工拉雪山中的神庙
牛厂娃讲笑话
难以入眠的荒原之夜
工布江达见闻
拉萨河中沐浴
第六章 喇嘛生活
进三大寺当喇嘛的学问
在康村的布施
喇嘛寺的管理机构
铁棒喇嘛与习武喇嘛
五部大论与四种格西
上下密院与噶丹赤巴
拜师学经
结场辩经
喇嘛寺的生活
慕朗青波——大愿节
降神的习俗
三大寺的汉人喇嘛
第七章 汉藏关系
拉萨的汉族商人和居民
西藏的贵族
噶厦和西藏的官吏制度
达赖喇嘛
中央政府的驻藏办事处
第八章 咱日山朝圣
圣山的传说
山南路途中的见闻
辅政大臣的款待
米及顶的遭遇
深山遇袭
莲花生大师显圣
尧西朗顿的趣闻
第九章 后藏考察
从拉萨到聂塘
曲水到龙蚌宗
巴朗宗的贵族之家
前藏统治的日喀则
那塘寺的风貌
达拉与朗拉
朝拜神奇的萨迦寺
农产区至拉孜
彭措林——觉囊巴的今昔
江孜的英国势力
金刚亥母寺的传闻
返回拉萨
第十章 西藏办学
重返内地
蒋介石见到了一位汉人喇嘛
衔命返藏
入关涉险
国立拉萨小学小史
藏兵被殴风波
应邀访问尼泊尔
他心通喇嘛的预言
驱汉事件和噶厦政府的通牒
恐怖笼罩的城市
撤出拉萨
曲终人散以后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所谓五部大论是佛教重要的五部论著,第一部是《量释论》,作者为印度的法称论师,它是因明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因明为佛教的逻辑学,在学习经典中分析与辩证时都要以因明为方法,因此这部论最先学习。《量释论》另外还有六部附论,合在一起称为量释七论。这七部都要学,此外有许多由宗喀巴大师和他的弟子所撰的注解也都要读。 第二部是《现观庄严论》。这部著作是印度大乘佛教的著名论师无著所记述弥勒菩萨的开示。无著是弘扬大乘佛教的著名大论师,大成就者,他在禅定中上兜率天听弥勒菩萨的开示,出定后将他所听到的开示内容记录下来、写成了这部大论。《现观庄严论》是专门解释般若经的,整部论分八卷,前三卷解释“境”,后四卷解释“行”,最后一卷解释“果”。这部经典也属于中观论的著作,藏传佛教将中观分为两派,一派的代表是《现观庄严论》,一派则是龙树菩萨的《中论》为代表。藏传佛教以为以龙树为代表的一派才是最究竟的中观论。《现观庄严论》中所讲的观空,未臻究竟,叫作自续派。以《中论》为代表的另一派,叫作应成派,所讲的空性是最为究竟的。《中论》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这是指一切都是由因缘和合所生,自性本来空。但如果在空上加有,或是以空为空,就偏离了中道。龙树菩萨说,“执空为实有,是人不可救”。意思是有这种断见的人是没有办法救度的,因为他在空上执有,把空执着为有一个实在的空,这就是所谓的断见。空若无空,才能证有,有又非实有,是假有,幻有,这才是正确的观空。 第三部是《入中论》。作者是月称论师,他是中观应成派的代表人物,藏传佛教认为他真正发挥了龙树理论的精华,精辟地阐述和诠释了龙树《中论》的奥义。这部著作的前五卷讲如何从发著提心,一直到证得佛果。第六卷讲般若波罗蜜,讲慧和观。月称的这部著作没有传入中国内地,却完整地传入了西藏。传到中国内地的《中论》只有龙树菩萨的一个本论的诵和他...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五部大论与四种格西 -
三大寺的学制是这样的:两年学因明《量释论》,四年学《现观庄严论》,两年学《俱舍论》,两年学《入中论》,一年学《戒律论》,这样五部大论的学习一共需要十一年的时间。如果有的喇嘛在进庙子前已经学过了其中的一部分,比如我在汉地时就已经学了俱舍和中观,那么他们在学习的顺序上可以调整,甚至免学。还有些人甚至五部大论都已经学了,来到三大寺为的只是考取格西学位。本地人如果十一年学不完可以延长到十五年。比如四年的《现观庄严论》可以延长至六年,因明论两年的学习可以延长至四年。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五部大论与四种格西
> 全部原文摘录
雪域求法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6 条 )

想象一百年前,去一趟西藏到底有多难?
01 现在去西藏旅游,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你可以乘火车,靠坐在舒适干净的座位上,车厢里供应着氧气。你还可以坐上飞机,只需要三四个小时,你就毫不费力地到达那个曾经神秘的雪域高原。 但是抵达西藏真的那么容易吗?即便今天交通如此发达,抵达西藏仍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
(展开)

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
是年8月,在拉萨八廓街的书店里,惟泉师对我说,有一本《雪域求法记》很不错,作者是一个汉人喇嘛,在西藏得到了格西学位,深受藏人尊敬。这本书,对于了解藏地社会、民俗,乃至你所感兴趣的辩经,都挺有帮助的,你可以找找看。 的确,在去西藏之前,我找了阿来的小说、仓央嘉...
(展开)
> 更多书评 66篇
论坛 · · · · · ·
《雪域求法记》内容摘要 | 来自FishDayDream | 1 回应 | 2015-03-29 17:22:34 |
只代表了一个个体的角度 | 来自呆若木鱼 | 4 回应 | 2011-11-24 21:29:44 |
求这本书的二手! | 来自蕉叁鱼 | 2011-04-12 14:02:23 | |
勘誤 | 来自卓嘎Sitatārā | 2010-10-23 21:25:23 | |
不看会后悔... | 来自桔猪 | 2009-01-07 18:57:2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8.5分 2420人读过
-
橡樹林文化 (2010)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要读的书-旅行/地域/民族 (bu6gu)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推荐通俗易懂的历史读物,才是王道。 (水瀛阁)
- 值得一读的书 1 (Vindicated)
- 我的道释常识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雪域求法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abing 2008-04-27 22:33:51
藏传佛教也很世俗啊
0 有用 穿风衣的猫 2009-02-05 21:41:29
历事阅世,求法修心。
4 有用 Titan 2014-02-21 22:08:39
和《一位藏族革命家》中的平措汪杰一样,邢肃芝也是一位对西藏非常了解,且与西藏上层保持非常好关系的一位传奇人物,所不同的是邢肃芝去西藏求法八年,书中对求法过程有很详细的描述,对佛教感兴趣的人不容错过,这本书还有一个难得的地方就是邢肃芝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拍下了大量珍贵照片,其中包括马上要和奥巴马见面的达赖的。不过唯色在twitter上说:“邢肃芝不是去雪域求法,而是去雪域搞统战,他本特务也”
0 有用 阿托品 2008-06-01 08:51:16
比较真实,早期对汉地的状况有意见所以到藏地求法,有追求;可惜后来也从了国民党的政,没能免俗。
0 有用 Vindicated 2010-04-01 23:01:50
2010-04-01;排版不好,字太小。读不动,可能对西藏还是没有足够大的兴趣吧。但我依然认为,这是一本挺好的书,如果想了解西藏,这本书应该读一下的。
0 有用 西与西牧 2022-11-15 18:23:39 天津
只看碧松师对宴席上餐点的细细记描,便可知他之气象当温润如江南三月的春风。
0 有用 D 2022-09-27 20:28:10 四川
主人公厉害,别样风貌,字太小太小了。
0 有用 ha~~你再说一遍 2022-09-17 16:42:36 广东
一本1930年左右的西藏地理风土人情的纪实书。打破了对佛教的单一印象,西藏的佛教界更像印度的婆罗门,掌握了整个西藏的财富和权力,将特权和贿赂美化成福报和供养。比起佛学智慧(本书对佛教几乎没啥深度描述),洛桑珍珠格西在世俗中的游刃有余更让我惊叹!
0 有用 阿普沃萨 2022-07-17 23:31:07
前三分之二写的非常详细,颇有民族志的感觉,而且细节也很到位。一个汉族人能考到哲蚌寺的拉然巴格西真的太厉害了。但是我不相信他这一路走来没干过坏事,只是书中没有提及罢了。总而言之,彪悍的人生可以不用解释,但是需要记录。
0 有用 好宝宝要睡觉 2022-07-11 22:19:15
很好读,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