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哈佛瑣記》是筆者個人對哈佛求學時代一些瑣細的回憶。除最末一篇----〈重返哈佛〉----是描寫去年歲末重返哈佛的經歷之外,其餘十四篇都是記載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三年之間的見聞。
不可否認的,這些回憶都十分主觀,因此不免是片面的。讀者不難在字裡間發現筆者對哈佛的偏愛,這個偏愛實源於六年哈佛生活所產生的深摯情感,而不是可以用理性來推論的。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隱藏一個奧秘的精神泉源,不斷地支持他在現實世界裡過活,尤其在俗事紛擾之際,還能回到自己心靈的世界滋養休息,以便重新出發。
哈佛的可貴之處,便是提供一個良好的氣氛,讓每個人嘗試去表達自己,發覺真實的自我。在哈佛,每人受到鼓勵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用自己的感官去感覺,按照自己喜愛的方式去生活。除了個體層面的解放之外,哈佛還能夠承接西方智識的傳統,使置身其他的人隨時可以與古人精神相往來。
威廉‧詹姆士 (Wil...
《哈佛瑣記》是筆者個人對哈佛求學時代一些瑣細的回憶。除最末一篇----〈重返哈佛〉----是描寫去年歲末重返哈佛的經歷之外,其餘十四篇都是記載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三年之間的見聞。
不可否認的,這些回憶都十分主觀,因此不免是片面的。讀者不難在字裡間發現筆者對哈佛的偏愛,這個偏愛實源於六年哈佛生活所產生的深摯情感,而不是可以用理性來推論的。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隱藏一個奧秘的精神泉源,不斷地支持他在現實世界裡過活,尤其在俗事紛擾之際,還能回到自己心靈的世界滋養休息,以便重新出發。
哈佛的可貴之處,便是提供一個良好的氣氛,讓每個人嘗試去表達自己,發覺真實的自我。在哈佛,每人受到鼓勵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用自己的感官去感覺,按照自己喜愛的方式去生活。除了個體層面的解放之外,哈佛還能夠承接西方智識的傳統,使置身其他的人隨時可以與古人精神相往來。
威廉‧詹姆士 (William James)曾描述他心目中「真正的哈佛」,他說:我相信,就培植自主與孤獨的思想者的苗床而言。除了哈佛大學,無出其右者。哈佛的環境不祇允許,而且鼓勵人們從自己的特立獨行之中尋得快樂。相反的,倘若有天哈佛想把她的孩子塑模成單一固定的性格,這將是哈佛的末日。
筆者毫無異議地贊成詹姆士的想法。
的確,世界上還有不少大學的歷史比哈佛更悠久,還有不少大學的校園比哈佛更美麗,還有不少大學的精神比哈佛更貴族;但對筆者而言,只有哈佛才是心靈的故鄉。
=================================
三十年前,怀着前往“西方取经”的宏愿,远渡重洋,到哈佛进修。其时名师云集,诸如哲学的罗尔斯、心理学的科尔伯格、社会学的贝尔、思想史的史华慈,百家齐鸣,交织成一部波澜壮阔的交响曲。身临其境,聆听人间知识的曲目,何其幸运。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师逐一陨落,哈佛也迈入一个“无大师的时代”。但这种自由、多元、独立的学术精神,却深植我心,且影响了日后自己治学的取向,而受用无穷。诚如詹姆斯所言,哈佛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因此,真正的哈佛人无需魂牵梦萦,而是勇往直前,开疆辟土,追寻美丽的新世界。
哈佛琐记的创作者
· · · · · ·
-
黄进兴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吴咏慧,原名黄进兴,1950年生于台湾。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受业于史华慈、余英时两位先生。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与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2008年荣任台湾中研院院士。著有《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优入圣域》、《圣贤与圣徒——历史与宗教论文集》、《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半世纪的奋斗》等。
目录 · · · · · ·
前言
爱憎交加
哲人之怒
哲学祭酒
但是先生
学舍讨论会
哈佛的一天
跛足的英雄
哈佛的两位莎士比亚
没有爱的《爱情的故事》
资本主义训练营
遗憾三部曲
遗失的十个部落
“美丽踏实”
心灵的探索者
重返哈佛
后记
附录
古典的回顾
韦伯的《中国之宗教》
哈佛法学教育二三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学期结束,罗尔斯教授讲完最后一堂课,谦称课堂所谈全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能做独立思考,自己下判断。语毕,走下讲台。全部学生立即鼓掌,向他致谢。罗尔斯教授本来就有点内向害羞,频频挥手,快步走出讲堂。可是在他走出后许久,掌声依然不衰,冬天拍手是件苦差事,我的双手又红又痛,问了旁边的美国同学到底还要拍多久,他回答说:「让罗尔斯教授在遥远的地方还可以听到为止。」 西方人对大学者的尊敬之情,在此流露无余。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页 -
我的老师与史华慈教授相知甚深,素来又主张人不能忘本,认为中国人来此虽是主要为了学习西方文明,却不能忘却本国文化,因此极力推荐我去上史华慈教授的课,以便从不同角度来了解中国文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哈佛琐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哈佛琐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哈佛琐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读哈佛琐记(以前写的)
> 更多书评 2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中华书局 (2009)7.8分 413人读过
-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9)7.5分 30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允晨文化 (198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南方周末实习生参考书目 (苏更生)
- 三联版读书文丛(进行ing...) (小米=qdmimi)
- 2007购书单 (傅踢踢)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我的立人教育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哈佛琐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babajis 2013-01-24 13:14:57
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罗尔斯教授讲完最后一堂课,谦称课堂所谈全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能做独立思考,自己下判断。语毕,走下讲台。全部学生立即鼓掌,向他致谢。罗尔斯教授本来就有点内向害羞,频频挥手,快步走出讲堂。可是在他走出后许久,掌声依然不衰,冬天拍手是件苦差事,我的双手又红又痛,问了旁边的美国同学到底还要拍多久,同学回答说:“让罗尔斯教授在遥远的地方还可以听到为止。” 叹一声~
0 有用 首席备胎 2014-10-16 18:22:10
吴咏慧,原名黄进兴--难怪呢
0 有用 Yii 2010-03-18 22:01:12
看的是中华书局增订版,内容多为哈佛和老师们的小八卦。作者黄进兴,笔名吴咏慧,这是他老婆的名字。书后有访谈说,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他不知道带女孩子去哪儿,结果,就去了孔庙。
15 有用 nuts 2013-05-24 19:37:10
这本书最神奇的是,本来以为作者是女的,结果发现是个男的,然后才知道。。他用他老婆的名字做了自己的笔名。。。
0 有用 Jorge 2011-05-21 21:06:06
許多人提到過這本書才去看的 但是類似的書以前看多了所以沒什麼感覺了 @2011-05-21 21:06:06 @2020-08-08 16:43:55
0 有用 被迫改名 2023-09-09 16:43:49 广东
亦是将近二十年前买的书,现在才翻阅。此书提供予我两个关键信息:史华慈;韦伯的《中国之宗教》。也是有收获了。
0 有用 狮子吃鲅鱼 2023-07-11 11:59:57 广东
收到寄来的书,还有一张明信片,那时候还在念大学,好幸福啊。
0 有用 晏清 2023-06-13 10:49:08 四川
虽然黄进兴的主修方向是中国思想史,但去哈佛却是各个专业方向都在修习,从学的都是领悟中的大牛,哲学家如吕刻、罗尔斯、亨利希、库恩,文学评论家如斯坦纳,生化学家如伍德沃德,社会学家如贝尔、艾森斯塔德,心理学家如斯金纳等等。这首先抬高了眼界、眼光,后面开《皇帝、儒生与孔庙》讲座的时候,黄教授调侃大陆有的学校开设大师系列讲座,结果邀请的都是他的同事、朋友,哪里是什么大师。
0 有用 🔆可多乐 2023-03-08 13:04:05 德国
浅浅了解作者眼中的哈佛。
0 有用 bernar 2022-09-30 11:07:26 美国
許多人提到過這本書才去看的 但是類似的書以前看多了所以沒什麼感覺了 @2011-05-21 21:06:06 @2020-08-08 16: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