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自崇寧以來,時相不許士大夫讀史作詩,何清源至於修入令式,本意但欲崇尚經學,痛沮詩賦耳,於是庠序之間,以詩爲諱。政和後稍復爲之,而陳去非遂以墨梅絶句擢寘館閣,嘗以夏日偕五同舍集葆真宫池上避暑,取“緑陰生晝靜”分韻賦詩,陳得“靜”字。其詞曰:“清池不受暑,幽討起予病。長安車轍邊,有此萬荷柄。是身唯可懶,共寄無盡興。魚游水底涼,鳥語林間靜。談餘日亭午,樹影一時正。清風不負客,意重百金贈。聊將兩鬢蓬,起照千丈鏡。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梁王今何許,柳色幾衰盛。人生行樂耳,詩律已其賸。邂逅一尊酒,它年五君詠。重期踏月來,夜半嘯煙艇。”詩成,出示坐上,皆詫爲擅場。朱新仲時親見之,云京師無人不傳寫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04页 -
《东方朔占书》,岁后八日,一为鸡,二为犬,三为豕,四为羊,五为牛,六为马,七为人,八为谷。谓其日晴,则所主之物育,阴则灾。杜诗云:“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用此也。八日为谷,所系尤重,而人罕知者,故书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容斋三笔 卷16 岁后八日
> 全部原文摘录
容斋随笔(全四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8 条 )


北宋的户籍制度与异地考试风气--读史小记
读史小记: 洪迈《容斋随笔》里记到这样一段故事:偶得延平元年孙仅榜一小录,一榜共五十人,自第一至十四人皆贯开封府,唯第九名刘烨为河南人,其下又二十五人皆贯开封,谓不应都人士中选若是之多,疑皆外方人寄籍,以为进取之便耳。 当时的开封可是世界...
(展开)

上古的这个版本还不错,看见了别错过
宋代最出名的笔记札记之一,比王应麟《困学纪闻》要好读多了(犹豫再三,不打算把《困》请回家了),以前在本地的旧书店买了一本,居然缺少几十页,晕,没办法只好今年1月又从孔夫子网上淘了一本。
(展开)
> 更多书评 3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1 )
-
中华书局 (2005)8.9分 452人读过
-
岳麓书社 (1994)8.1分 310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5)8.9分 171人读过
-
电子书加价购-默认促销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8.2分 19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精彩书单(中国) (tomca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容斋随笔(全四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象山老叟 2022-12-31 22:36:45 江苏
还是有些不错且有意义的记录,博采多学挺好的。
0 有用 杨 2022-07-01 17:00:04
那还是儿时在家找到的那本印有毛主席照片的白话容斋随笔,让我参加工作后发觉想看书时买的第一个大部头。拿起几次,放下几次终于算是翻完,午后上班前最是静谧适合阅读。遗憾是才情不够,诗句没有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