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沉默的大多数》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创作谈和文论,如写作的动机,作者的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看法,作者对文体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沉默的大多数的创作者
· · · · · ·
-
王小波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
1952年生于北京,1968年在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品学专业;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回国任教,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做媒的收获”。被人们广泛阅读、关注、讨论并引发一场持久的“王小波热”。
作为当代文坛旗帜性意义的“王小波”,必定会让更多的读者满心欢喜。
目录 · · · · · ·
沉默的大多数
思维的乐趣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知识分子的不幸
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积极的结论
跳出手掌心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论战与道德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极端体验
我看国学
智慧与国学
理想国与哲人王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百姓·洋人·官
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
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
人性的逆转
优越感种种
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
肚子里的战争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椰子树与平等
思想和害臊
体验生活
皇帝做习题
拒绝恭维
关于崇高
谦卑学习班
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高考经历
科学的美好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我看老三届
我为什么要写作
用一生来学习艺术
关于“媚雅”
从Internet说起
奸近杀
欣赏经典
文化之争
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诚实与浮嚣
迷信与邪门书
生命科学与骗术
王朔的作品
盛装舞步
科学与邪道
男人眼中的女性美
对待知识的态度
有与无
虚伪与毫不利己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掩卷:《鱼王》读后
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
《血统》序
《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
从《赤彤丹朱》想到的
域外杂谈·衣
域外杂谈·食
域外杂谈·住
域外杂谈·行
域外杂谈·盗贼
域外杂谈·农场
域外杂谈·中国餐馆
写给新的一年(1996年)
写给新的一年(1997年)
· · · · · · (收起)
思维的乐趣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知识分子的不幸
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积极的结论
跳出手掌心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论战与道德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极端体验
我看国学
智慧与国学
理想国与哲人王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百姓·洋人·官
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
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
人性的逆转
优越感种种
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
肚子里的战争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椰子树与平等
思想和害臊
体验生活
皇帝做习题
拒绝恭维
关于崇高
谦卑学习班
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高考经历
科学的美好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我看老三届
我为什么要写作
用一生来学习艺术
关于“媚雅”
从Internet说起
奸近杀
欣赏经典
文化之争
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诚实与浮嚣
迷信与邪门书
生命科学与骗术
王朔的作品
盛装舞步
科学与邪道
男人眼中的女性美
对待知识的态度
有与无
虚伪与毫不利己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掩卷:《鱼王》读后
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
《血统》序
《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
从《赤彤丹朱》想到的
域外杂谈·衣
域外杂谈·食
域外杂谈·住
域外杂谈·行
域外杂谈·盗贼
域外杂谈·农场
域外杂谈·中国餐馆
写给新的一年(1996年)
写给新的一年(1997年)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假定有个人爱一个同性,那个人又爱他;那么此二人之间发生性关系,简直就是不可避免的。不可避免、又不伤害别人的事,谈不上不道德。有些同性恋伴侣也会有很深、很长久的关系。假如他们想要做爱的话,我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反对他们。我总觉得长期、固定、有感情的性关系应该得到尊重。这和尊重婚姻是一个道理。 有的人渴慕异性,有些人渴慕同性,但大家对爱情的态度是一样的,歧视和嘲笑是没有道理的。历史上迫害同性恋者最力者,或则不明事理,或则十分偏执──我指的是中世纪的某些天主教士和纳粹分子──中国历史上没有迫害同性恋的例子,这可能说明我们的祖先既明事理,又不十分偏执,这种好传统应该发扬光大。我认为社会应该给同性恋者一种保障,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举例来说,假如有一对同性恋者要结婚,我就看不出有什么不可以。 至于同性恋者,我希望他们对生活能取一种正面的态度,既能对自己负责,也能对社会负责。我认识的一些同性恋者都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很好的工作能力。我总以为,像这样一些朋友,应该能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像个样子。我是个异性恋者,我的狭隘经验是:能和自己所爱的女人体面地出去吃饭,在自己家里不受干扰地做爱比较好;至于在街头巷尾勾个性伴,然后在个肮脏的地方瞎弄几下是不好的。当然,现在同性恋者很难得到这样的条件,但这样的生活应该是他们争取的目标。 我对同性恋者的处境是同情的。尤其是有些朋友有自己的终生恋人,渴望能终生厮守,但现在却是不可能的,这就让人更加同情。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人总是让人敬重。但是同性恋圈子里有些事我不喜欢,那就是有些人中间存在的性乱。和不了解的人发生性关系,地点也不考究;不安全、不卫生,又容易冒犯他人。国外有些同性恋者认为,从一而终,是异性恋社会里的陈腐观念,他们他们就喜欢时常更换性伴。对此我倒无话可说。但一般来说,性乱是社会里的负面现象;是一种既不安定又危险的生活方式。一个有理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王小波与李银河关于同性恋群体的社会研究和建议 -
张爱玲的小说有种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她对女人的生活理解得很深刻。中国有种老女人,面对着年轻的女人,只要后者不是她自己生的,就要想方设法给她罪受:让她干这干那,一刻也不能得闲,干完了又说她干得不好;从早唠叨到晚,说些尖酸刻薄的话——捕风捉影,指桑骂槐。现在的年轻人去过这种生活,一天也熬不下来。但是传统社会里的女人都得这么熬。直到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这女人也变得和过去的婆婆一样刁。张爱玲张爱玲对这种生活了解得很透,小说写得很地道。但说句良心话,我不喜欢。我总觉得小说可以写痛苦,写绝望,不能写让人心烦的事,理由很简单:看了以后不烦也要烦,烦了更要烦,而心烦这件事,正是多数中国人最大的苦难。也有些人烦到一定程度就不烦了——他也“熬成婆”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王小波觉得张爱玲很有才,但不喜欢她的小说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王小波诞辰60周年最受欢迎作品集(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绿毛水怪》《黄金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白银时代》
。
喜欢读"沉默的大多数"的人也喜欢 · · · · · ·
沉默的大多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42 条 )





论坛 · · · · · ·
这个版本和中青版相比,如何? | 来自huh? | 2012-08-15 23:02:2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6 )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9.0分 24181人读过
-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9.1分 221185人读过
-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6)9.0分 19076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9.0分 846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书局精选 (新世纪书局)
- 送书送感情 (鱷魚飛行曹亞瑟)
- reading list (A)
- 2012-2016 (Starte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沉默的大多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B.lm 2017-11-02 18:03:58
太一般了吧
0 有用 Brustine 2012-12-31 23:49:08
读黄金时代以为王小波没个正形,写起杂文却也说的畅快透彻。
0 有用 巴黎在燃烧 2013-11-17 22:57:52
启蒙
0 有用 Lare 2019-09-01 09:57:18
排版不顺眼,正文字很小,和标题间的距离却大得出奇。
0 有用 Y君 2015-03-23 13:50:42
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