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的变革的书评 (22)

zwitzki 2016-02-04 14:30:51

性、瘾和民主

吉登斯在本书中对性的讨论由鲁宾和金赛的研究成果引出,他们两人针对诸如手淫、口交、同行恋等倒错性行为的研究使得“性”得以受到全方位的关注。吉登斯在书中说道:“‘性’在今天得以被发现、开发和用于不同生活方式的发展。它已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或培养的东西...  (展开)
砂丁 2014-07-18 09:39:16

友谊或亲密关系:如何在日常生活里继续革命?

在本书中,吉登斯架构了一个基于“纯粹关系”的自我规划的理论模型,由此展布他对亲密关系的变革之路通向的那个可以触碰的前景。他的逻辑是严密的,通过纯粹关系中允许可塑性性征自由发展的权力平衡机制而实现个人生活的民主化,关系的双方在一种民主可交流的情境中实...  (展开)
HicSuntLeones 2018-10-27 17:41:34

要点与思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关于社会建构的性、被阐述和叙述的性话语及可塑性性征(plastic sexuality): “性”在今天得以被发现、开发和用于不同生活方式的发展。它已是我们每一个人“拥有”或培养的东西,而不再是被个人视为注定的事物状态而接受的自然条件。在一种可以被调查的意义上,性似乎发挥...  (展开)
楠悦读 2022-04-18 09:57:31

揭秘两性亲密关系的底层逻辑|好书一图读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剑桥皇家学院院士、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院长、前剑桥大学社会学教授和研究员。 爱情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完美的两性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不生孩子老了之后会很可怜吗? 性和爱究竟是什么关系? 今天,我们...  (展开)
笨笨的猪 2019-01-18 18:42:19 巨流2001版

独立、正直与勇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技术的迭代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调整社会结构。对于理性个人来说,时间与空间的生存体验,对于每个不同时代的”现代性“来说,归根到底都应该是从思考“我是谁”,推导出“我想成为谁”,到“我需要怎样规划”的实践中。在吉登斯文中的“Pure Relationship”就是基于个人的自...  (展开)
一瓦der+ 2012-12-20 15:34:41

吉登斯还是弱了点

1、翻译者在前言里面已经对吉登斯的观点进行了反思,说他“在不露声色的中性描述、叙事和分析中”,“偷偷洋溢着乐观的调子”。 他所说的性关系的平等化带来私人领域的民主化,我觉得类似于“社会性别”那一派的观点。男、女两种性别只是社会人为建构的,每个性别类别都对应着...  (展开)
2012-09-16 23:33:16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版

內容摘要與評論(媒體與性別作業1)

Cha.1 Everyday Experiments, Relationships, Sexuality 0、主要內容: 借由個人情感方式的轉變探討轉變中的社會性別關係(相互作用)。 這種整體性轉變對個人的愛情觀、性愛觀、婚姻、家庭形式的影響(使得以婚姻為訴求的情感關係,轉變為“親密關係”為主的情感關係。...  (展开)
LiangFC 2023-03-17 16:33:57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版

从性爱到民主

很棒的一本吵架书。福柯认为17世纪至今的性话语虽然是被压制的,但这种压制实际上刺激了性和肉欲的广泛传播,在技术层面上正式命名了许多曾经无名的性倒错性变态,甚至引发了额外的身体快感。 Giddens开始攻击这种知识分子的理论楼阁,说19世纪前大部分人不懂读写,根本接触不...  (展开)
林丹丹 2012-12-16 00:05:28

所有的社会生活从本质上说都是惯例化的:我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习惯性的行为模式

所有的社会生活从本质上说都是惯例化的:我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习惯性的行为模式,而这些行为模式既形成了我们的个人生活,又在更大程度上在生产了我们的行为所促成的那些惯例。 行为模式、习惯、强迫性行为和瘾的区分 行为模式只是一种有助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惯例,但个人在需要...  (展开)
snake 2008-12-28 23:50:19

好好的东西被蹩脚的翻译给毁了

有条件的可以去看原版,这个版本的翻译不比翻译软件高明多少,有的章节根本没有1个能读通的句子,这种出书态度实在让人愤怒。  (展开)
小米辣 2024-04-13 14:50:32 巨流2001版

现代社会的“性”与“爱欲”

❤️爱欲 19世纪以来,婚姻之约渐渐被赋予了“浪漫爱的理想”,前现代的大家庭转变为情感合作的经营团体。然而,“浪漫爱”往往迫使女性通往严苛的家庭内宰制——投射式的自我认同,使女性“心甘情愿”溶于男性为中心的家庭结构中。 现代避孕技术的发展,使性从怀孕和生育...  (展开)
Mamba 2022-12-14 14:44:45

一本好书,一次成长。

我觉得有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看很多东西?其实就是给我们提供各种思维的视角,让我们在看私人关系的时候,有一个跳出来的框架。当你跟这个人谈恋爱的时候,很多问题不是他有问题,也不是你有问题,而是我们背后的底层逻辑的问题,我们很可能是双标的,我们很可能...  (展开)
Summer 2022-03-13 17:26:13

性与民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贯穿这本书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何种力量支配着人,尤其是女人,的性行为?福柯对此的回答是:对性的压制性话语/权力。维多利亚时期为了压制性而构建的话语(e.g. 审查制度,监督制度,惩罚律令,道德呵斥,忏悔仪式,询问,教育手段)对反常的性行为,即并不能导致生育而是以快...  (展开)
任公子 2021-06-30 15:31:44

为什么吉登斯看重亲密关系的变革?

(占个坑慢慢写) 想要理解本书写作的企图,首先要了解吉登斯的生活政治。 生活政治的主张让我不禁想到我初高中时期看的梁晓声的文章,现在回想起来,梁晓声作为一个文人,他对于社会的洞见倒不见得有多深刻,但是作家的生活敏感性他是具备的。 梁晓声在书中抱怨,他年轻的时候...  (展开)
J.T. 2020-10-23 11:02:07

性与性别

如果没有性别,也就没有性的问题。有些简单的生命形式就不存在性别,但相对复杂的生命都进化出两性形态,一种解释是为了增加基因多样性。单性生殖的话,后代和上一代基因完全相同,如果遭遇某种适应问题,比如遭遇一种致命的感染,可能会导致全军覆没;如果是有性生殖,由父母...  (展开)
love-asker 2014-04-20 23:17:49

你想不到的逻辑思维。

对我来说,这本书是块难啃的骨头,花了一个多基本上每天读那么一点点。可能是初次读这样的书,但是作为一本翻译过来的书,感觉书中好多翻译的词汇都不是生活中常用的,这大大增加到了理解难度。再加上我有强烈的注意力难以集中症。总的来说也就只读懂了百分之二十吧。 ...  (展开)
沙拉波利 2013-03-21 14:36:30

民主观:每个个人都应尊重他人的能力

民主观:每个个人都应尊重他人的能力;不滥用权威和武力,以保证决策的协商性;个人参与决定相互联系的条件;个人能有效地实现其目标。这样的目标,国人需要付出怎么样的努力才能实现呢?  (展开)
洪荒凌霄录 2013-01-28 09:15:17

技术带来的变革!

从中获得一种纯粹性。这一分离的基础是现代避孕技术。但是,这一技术的可靠性非常值得怀疑,只要问问妇产科医生就知道这一技术的风险。而男女两性对于这一风险的承担则是相当不平等的。众所周知初次堕胎对于女性的生育能力的影响,而这几乎就是她mate value的主要组成部分。而...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2条)

订阅亲密关系的变革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