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现代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不自然,心理焦虑症、精神抑郁症比任何一个时代的疾病更加加速蔓延,“个人”完全迷失在竞争中不能自拔,彻底地丢失了自己。而《私人生活》这本书从哲学的层面说正是讨论“个人”的存在与位置,讨论了现代人的内心的疏离感、迷失感和不安全感等等焦虑。长篇小说《私人生活》是作家陈染的代表作,是她最引起读者关注同时也最具争议性的作品。作家出版社于2004年4月推出此书的插图本,由女画家申玲配图。申玲的画风热烈而感性,线条简约,色调浓艳,这使小说染上了一种奇异的色彩。陈染自己则把这本小说“当作一首青春的挽歌,一次青春祭奠”,她说:“我二十多岁时喜欢黑色,那种绝然的黑色。那时,正是偏执叛逆又多愁善感的年龄,一棵冷冬里荒凉的秃树,也会使我感怀神伤,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死亡的气息。……同样,有时走着走着路,忽然遇到一截此路不通的幽径,也会使人感到人生到处都可能...
现代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不自然,心理焦虑症、精神抑郁症比任何一个时代的疾病更加加速蔓延,“个人”完全迷失在竞争中不能自拔,彻底地丢失了自己。而《私人生活》这本书从哲学的层面说正是讨论“个人”的存在与位置,讨论了现代人的内心的疏离感、迷失感和不安全感等等焦虑。长篇小说《私人生活》是作家陈染的代表作,是她最引起读者关注同时也最具争议性的作品。作家出版社于2004年4月推出此书的插图本,由女画家申玲配图。申玲的画风热烈而感性,线条简约,色调浓艳,这使小说染上了一种奇异的色彩。陈染自己则把这本小说“当作一首青春的挽歌,一次青春祭奠”,她说:“我二十多岁时喜欢黑色,那种绝然的黑色。那时,正是偏执叛逆又多愁善感的年龄,一棵冷冬里荒凉的秃树,也会使我感怀神伤,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死亡的气息。……同样,有时走着走着路,忽然遇到一截此路不通的幽径,也会使人感到人生到处都可能遭逢屏障,遇到埋伏着的陷阱……。黑色是一种冷,一种排斥,一种绝对;黑色甚至是否定,是拒绝,是抗议;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同流、不睦群、不妥协以及愤世嫉俗的反骨和叛逆……说到底,黑,是青春的颜色!”而现在,“走过了青春,便再也没有权利执迷于绝对的黑色了。”她说,《私人生活》正是她的“黑色时期”的产物。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书中那些相当极端的内心体验和人生感受了。
作者简介 · · · · · ·
陈染,当代作家。生于北京。幼年学习音乐。曾在北京做过四年大学中文系教师,后调入作家出版社。
陈染曾出版《陈染文集》,以及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谈话录等多种专著。她的小说在英、美、德、意、日、韩等国家以及港台地区均有出版。
目录 · · · · · ·
零 时间流逝了 我依然在这里
一 黑雨中的脚尖舞
二 一只眼睛的奶奶
三 我是带菌者
四 剪刀和引力
五 禾寡妇以及更衣室的感觉
六 我是我自己的陌生人
七 伊秋
八 里屋
九 一只棺材在寻找一个人
十 床,男人与女人的舞台
十一 西西弗斯的新神话
十二 床的尖叫
十三 阴阳洞
十四 一个人的死是对另一个人的惩罚
十五 永远的日子
十六 跳来跳去的苹果
十七 火红的死神之舞
十八 偶然一弹
十九 零女士的诞生
二十 时光流逝了 我依然在这里
二十一 孤独的人是无耻的
陈染最新访谈
陈染大事年表
陈染主要著作年表
· · · · · · (收起)
喜欢读"私人生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私人生活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私人生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5 条 )
> 更多书评45篇
-
那个时候,我自然是不能够理解,一个傲慢的大男人的敌意,往往是出于一种他自己也不能明确的狂妄的热情。那一种诋毁和愤怒的力量,实际上与他对于对方的向往倾心是成正比的。如同一个男人的献媚或热情,往往是出于他骨子里面的敌意,而不是出于爱恋,这是同样的道理。 许多男人就是这么一种矛盾、暴烈、神圣不可侵犯的人。
2012-09-06 12:40
-
凡是不以每天翻翻报纸为满足,并且习惯于静坐沉思、不断自省的人,都会经常退回到他早年的故事中,拾起他成长的各个阶段中那些奇妙的浮光片影,进行哲学性的反思。 我这样做,是因为我知道,再也没有比经常地回头看看那往昔的生活,更能够体验人生存在的玄妙,更能够发现我们今天所生存的时间所进行的物质的与精神的变迁。我从来不会被限定在童年的时光里,也不会被限定在一个家庭、一个院落、甚至一个国家中。但是,每一个人的今...
2012-09-06 21:37
电子版有售 · · · · ·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作家出版社版 2001-3 / 1829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版 2010-1 / 231人读过
- 江苏文艺出版社版 1996-12 / 258人读过
- 经济日报出版社 陕西旅游出版社版 107人读过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现当代文学小说研究 (dancingmirror)
- 出租屋時代的正版電紙閱讀 (書淺)
- 我读 (左筱羽)
- 我几乎看到滚滚尘埃 (小江湖骗子林羽竹)
- 千里堤图书收录表 (胤月馨)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私人生活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Isabelle 2011-04-17
八年前我读高一,某天从学校图书馆借书,顺带拿起了一本之前从未听说过的陈染的《无处告别》,读后拍大腿觉得自己发现了女版苏童,我已经不记得这种感受的缘由只记得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并对明明一年前的自己还读得不亦乐乎的安妮宝贝之流顿生鄙夷之心,内心呐喊说什么女性意识这才是女性意识。四年前我读大二,某天去图书馆借书看到这本《私人生活》,久违的陈染,久违的少女时代,于是刷卡借回,可是却怎么也读不进去了。由于压根读不下去所以不知道到底是书本身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就好像,我也不看苏童了。
1 有用 失眠的安 2012-09-28
文字蜘蛛般的触角,抓紧了我,像一个神经病人
1 有用 GeeKie 2015-05-22
女性作家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自恋的笔法
0 有用 [已注销] 2012-02-19
中有一段色情描写,还有点意思,哈哈
1 有用 川上爪子 2010-05-28
好无聊的一本书啊
0 有用 假想敌 2018-03-21
“黑色”的产物
0 有用 A·Stark 2017-12-18
又俗又真实,就故事而言还是有点儿意思,尤其是同性大龄女友的性启蒙一段。 俗气是俗气的,文笔也不错,但文采应该是管中窥豹,而不是大肆铺张,一句话能说清,就无须一大段浓墨重彩的比喻了吧。
0 有用 白小时 2017-11-03
先读一个人战争,后读该书,读完做作业时发现自己失忆那样没什么印象,前本记得倒多。思考了原因,两本相似的小说印象深浅不同,应该是倪小姐摇摆不定,成长之路被人带领着,可能跟林小姐比就是造作不彻底。
0 有用 雁北 2017-10-19
整体气质就是阴郁,不合群,但不喜欢能讲出口的阴郁,因为孤独是可耻的啊!
0 有用 我有一个小咪咪 2017-10-11
陈染的风格很二十世纪,我的意思是,形式跟不上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