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自序
本书人物纯属虚构,正如所有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多取材自真实生活,只不过他们是组合体。深信没有人会自以为是本书中的某个军阀、冒险家、骗子或浪子的原版。如果某位女士幻想自己认识书中的名媛或宠妾,甚至本身曾有过相同的经历,这倒无所谓。
不过,新疆事变倒是真实的。历史背景中的名士也以真名方式出现,例如:首先率领汉军家眷移民新疆的大政治家左宗棠;一八六四—一八七八年领导回变的雅库布贝格;哈密废王的首相约耳巴司汗;日后被自己的白俄军逐出新疆,在南京受审枪毙的金树仁主席;继金之后成为传奇人物的满洲大将盛世才;曾想建立一个中亚回教帝国,后来于一九三四年尾随喀什噶尔的苏俄领事康士坦丁诺夫一同跨越苏俄边界的汉人回教名将马仲英等等。记载着一九三一——一九三四年间回变的第一年资料,例如,史文海丁的《大马奔驰》和吴艾金的《回乱》等书。本书只叙述这次叛乱在一九三三年...
自序
本书人物纯属虚构,正如所有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多取材自真实生活,只不过他们是组合体。深信没有人会自以为是本书中的某个军阀、冒险家、骗子或浪子的原版。如果某位女士幻想自己认识书中的名媛或宠妾,甚至本身曾有过相同的经历,这倒无所谓。
不过,新疆事变倒是真实的。历史背景中的名士也以真名方式出现,例如:首先率领汉军家眷移民新疆的大政治家左宗棠;一八六四—一八七八年领导回变的雅库布贝格;哈密废王的首相约耳巴司汗;日后被自己的白俄军逐出新疆,在南京受审枪毙的金树仁主席;继金之后成为传奇人物的满洲大将盛世才;曾想建立一个中亚回教帝国,后来于一九三四年尾随喀什噶尔的苏俄领事康士坦丁诺夫一同跨越苏俄边界的汉人回教名将马仲英等等。记载着一九三一——一九三四年间回变的第一年资料,例如,史文海丁的《大马奔驰》和吴艾金的《回乱》等书。本书只叙述这次叛乱在一九三三年的部分。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
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朱门的创作者
· · · · · ·
-
林语堂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抽烟的男人头顶上有一圈光轮。身体自然舒展。如果女人一直吐烟圈,她就赢得了男士的尊重。如果她把烟吞下去,男人就可以小看她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3页 -
有也闲愁,无也闲愁,有无闲得白头。花能助喜,酒能忘忧,多乐则饮,醉则歌,倦则眠! 短短横墙,隐隐疏窗,畔着小小池塘。高低叠嶂,绿水近旁,也有些风,有些月,有些诗!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送香归客向蓬漂。昨宵谷水,今夜兰花,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 何妨到老,常闲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哀顾难强,拙语多迟,但酒同行,月同生,影同嬉。 也爱休憩,也爱清闲,谢神六教我愚顽。眼前万事,都不相干,访好林峦,好洞府,好滨山!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水花之居,吾爱吾庐,石嶙嶙乱砌阶除。轩窗随意,小巧规模,却也清幽,也潇洒,也心舒!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朱门"的人也喜欢 · · · · · ·
朱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7 条 )

民国时期的思想比现在开放多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小山 来源: https://www.freethink.fun 这个冬天,我喜欢躺在床上看书。昨天读完林语堂的《朱门》,一部从现在看来,人物性格单一,故事浅白的小说。读完再回头去想,不觉惊讶,林语堂的思想之前卫,对女性追求自我的那种态度... (展开)> 更多书评 4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7.5分 452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7.4分 1169人读过
-
群言出版社 (2010)7.8分 195人读过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8.5分 20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朱门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翦瞳儿 2010-03-05 02:27:42
已送人
0 有用 西瓜大侠女 2010-01-04 14:24:13
我爱林语堂的大气
0 有用 早睡长命 2016-10-16 09:16:55
卖艺女的歌词印象深刻,当年做过摘抄
0 有用 lindsey 2009-10-13 14:35:47
平缓的完美的结局
0 有用 尤旦暮 2008-04-25 14:26:16
一口气看完林语堂的基本小说 有点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