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自我与社会的4星书评 (9)

童年的消逝 2012-06-05 13:06:3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交流之中的交往关系

启蒙运动以来,人类通过独立地运用理性判断能力,摆脱了恐惧、祛除神话,从迷信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人的主权地位,并且从此代替神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特别是伴随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自然渐沦为人类观察、征服和改造的客体对象,同时人和人的关系也分化成主客二分的对立关系...  (展开)
罗泽南 2019-07-17 19:01:1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版

《心灵、自我与社会》读书笔记(完结)

第一章 社会行为主义观点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与行为主义 研究方法的要点:从社会的观点出发,至少是从认为沟通(communication)是社会秩序的必要组成部分的观点出发,来对经验进行研究和论述。社会心理学对社会群体在决定个体成员的经验和行为举止的过程中所发挥得作用特别感兴...  (展开)
月豆儿 2011-01-16 18:08:5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自我

读《心灵、自我与社会》有感 不想用生硬死板的语言来写这一篇关于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的感想。因为我认为的社会学是很杂囊括各个方面知识的,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我的思维也非常的跳跃,感想也很多,可能我的理解不一定对,但是有感总比没感强,大家笑纳吧…… 阅读米德...  (展开)
红叶@提不起劲 2012-04-26 16:25:2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心灵、自我与社会》读书笔记

第七节 冯特和姿态的概念 存在于我们的经验之中的、对我们在社会过程中与其他个体进行的外在姿态对话的内化,就是思维的本质;而如此得到内化的姿态就是有意味的符号,因为它们对于这个既定的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的所有个体成员来说,具有同样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们分别在做出...  (展开)
鄙德 2020-03-12 22:18:2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the self and the organism

读书摘录笔记 英文版为 1972,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London 《心灵、自我与社会》 PART III THE SELF 18. the self and the organism the language process is ess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 134 The self is something which has a developme...  (展开)
dawamesk 2015-05-16 17:56:57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7版

又一次短评区放不下了

用一周把society部分的一百页出头看完了。核心概念是consciousness (the parts of self which takes attitudes of others.), around which there are conceptions as distinction between I and me, organized social activities, universe of discourse, dichotomy of functi...  (展开)
2022-11-19 10:32:0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自我与社会

一本从内我、自我,论述到外我的书,这是从内向外、从外向内透视自己的过程,有的地方沉浸式的读进去了,也有的地方囫囵吞枣,不过收获颇丰。 一些摘录 “物体相对于它们不加区别,予以支持的动作具有普遍性;该动作具有普遍性即没有区别地为一系列物体所支持的特征。在这种情...  (展开)
Numbei 2020-05-19 02:13:3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选读笔记

米德研究的问题是:人是怎样自然地拥有心灵的。他认为,人是通过使用语言拥有心灵和自我的。人最先是像玩耍一样对特定的个体交流,相互的行动没有规律,即不知道行为的意义和结果。而当人使用语言时,词语说出的那一刻,在一个共通的意义空间里不仅使他人行动,也使自己行动。...  (展开)
林原爱 2019-12-13 16:36:0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

心灵和自我都是社会的产物,如果不成为社会的成员,接受社会的制度并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人就不会具有人格。教育是使社会反应进入个体心灵的内化过程。 人们根据语言来思想。语言是思想的形式。 自我的核心是自我意识,其实质是一种认知现象,而非情绪现象。 除人类以外的生物不...  (展开)

订阅心灵、自我与社会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