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左岸
原作名: Preußen ohne Legende
译者: 周全
出版年: 2012-3-28
页数: 320
定价: NT$32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6723650
内容简介 · · · · · ·
普魯士是一個神話。對某些人來說,它的名字代表著秩序、正直與寬容;對其他人來說,它卻集軍國主義與反動作風於一身。身為普魯士人的塞巴斯提安.哈夫納現在拋開舊有的傳說,娓娓道出這個國家的歷史──它僅僅以獨立國的身分存在了一百七十年。
哈夫納解釋了普魯士的特殊之處,表明它是一個人工化的產物:普魯士需要極度強烈的自保意志,才得以將分散各地的國土凝聚成一個相互連貫的整體。在數百年的演進過程當中,普魯士是由民情迥異的德意志與斯拉夫殖民地區共同生長而成,缺乏共通的血源或宗教基礎、沒有天然的疆界,以致它只能說是一個「理性國家」。廉潔的政府以及對宗教的寬容,使得普魯士成為十八世紀歐洲最現代化的國家。它的危機閞始於法國大革命,它在建立德意志帝國之後陷入緩慢的死亡,國家社會主義則促成普魯士的毀滅。
塞巴斯提安.哈夫納探討這個不尋常的國度時,心中不存偏見、抱持批判態度,但...
普魯士是一個神話。對某些人來說,它的名字代表著秩序、正直與寬容;對其他人來說,它卻集軍國主義與反動作風於一身。身為普魯士人的塞巴斯提安.哈夫納現在拋開舊有的傳說,娓娓道出這個國家的歷史──它僅僅以獨立國的身分存在了一百七十年。
哈夫納解釋了普魯士的特殊之處,表明它是一個人工化的產物:普魯士需要極度強烈的自保意志,才得以將分散各地的國土凝聚成一個相互連貫的整體。在數百年的演進過程當中,普魯士是由民情迥異的德意志與斯拉夫殖民地區共同生長而成,缺乏共通的血源或宗教基礎、沒有天然的疆界,以致它只能說是一個「理性國家」。廉潔的政府以及對宗教的寬容,使得普魯士成為十八世紀歐洲最現代化的國家。它的危機閞始於法國大革命,它在建立德意志帝國之後陷入緩慢的死亡,國家社會主義則促成普魯士的毀滅。
塞巴斯提安.哈夫納探討這個不尋常的國度時,心中不存偏見、抱持批判態度,但不無欽佩之意,使得本書成為一部關於普魯士歷史的獨特著作。
不含傳說的普魯士的创作者
· · · · · ·
-
塞巴斯蒂安·哈夫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
生於柏林,本名Raimund Pretzel,法學博士,1938年與猶太裔未婚妻移居英國擔任記者,為免當時仍在德國的家人受其牽累,取賽巴斯提安.哈夫納為筆名,前者來自巴哈的名字,後者來自莫札特的作品385號《哈夫納交響曲》。1954年以英國《觀察家報》海外特派員的身分重返德國後,自1961年起先後為德國《世界報》及《明星週刊》撰寫政論專欄。著有一系列以歷史為主題的暢銷書,包括《不含傳說的普魯士》《從俾斯麥到希特勒》《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等,公認為德國二十世紀歷史最重要的時代見證者之一。
譯者簡介
周全
民國四十四年出生於台北市,台大歷史系畢業、德國哥丁根(Göttingen)大學西洋史碩士及博士候選人,通六國語言。譯者曾旅居歐美二十年,親身經...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
生於柏林,本名Raimund Pretzel,法學博士,1938年與猶太裔未婚妻移居英國擔任記者,為免當時仍在德國的家人受其牽累,取賽巴斯提安.哈夫納為筆名,前者來自巴哈的名字,後者來自莫札特的作品385號《哈夫納交響曲》。1954年以英國《觀察家報》海外特派員的身分重返德國後,自1961年起先後為德國《世界報》及《明星週刊》撰寫政論專欄。著有一系列以歷史為主題的暢銷書,包括《不含傳說的普魯士》《從俾斯麥到希特勒》《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等,公認為德國二十世紀歷史最重要的時代見證者之一。
譯者簡介
周全
民國四十四年出生於台北市,台大歷史系畢業、德國哥丁根(Göttingen)大學西洋史碩士及博士候選人,通六國語言。譯者曾旅居歐美二十年,親身經歷了柏林圍牆倒塌與蘇聯解體,並先後擔任德國高中及大學教師、俄國高科技公司總經理、美國和巴哈馬高科技公司行銷總經理,現從事撰述與譯著。譯作有《一個德國人的故事》、《破解希特勒》、《閱讀的女人危險》、《趣味橫生的時光》、《金錢的歷史》、《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庇里牛斯山的城堡》、《書中的秘境》、《希特勒的私人圖書館》等。
目录 · · · · · ·
導言
第一章 漫長的成形過程
東向殖民的三種模式/霍恩佐倫家族的權力政治/大選侯的悲劇/普魯士王國得名的由來
第二章 粗線條理性國家
兩位偉大的國王/一場軍事革命/君主政體與容克貴族制度/普魯士的三個無所謂
· · · · · · (更多)
導言
第一章 漫長的成形過程
東向殖民的三種模式/霍恩佐倫家族的權力政治/大選侯的悲劇/普魯士王國得名的由來
第二章 粗線條理性國家
兩位偉大的國王/一場軍事革命/君主政體與容克貴族制度/普魯士的三個無所謂
第三章 微不足道的強權
有利的大環境/腓特烈大帝的冒險/一位受到低估的普魯士國王/普魯士成為雙民族國家
第四章 嚴峻的斷裂測試
一位愛好和平的國王/一場莫名其妙的戰爭/改革與反改革/普魯士的西移
第五章 三隻黑色的老鷹
不一樣的普魯士/復辟與反動/普魯士與「德意志聯盟」/在奧爾米茨的投降
第六章 普魯士建立帝國
俾斯麥一世國王/政治權謀與成功壓力/一八六六:普魯士成功達陣/一八七○:一場意外與一個即興創作
第七章 緩慢的死亡經歷
國家意識上的革命/普魯士的撤退戰/一個沒有人要的國家/普魯士的毀滅
地圖
年表
譯名對照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难道我们还有必要去认真探讨一种愚蠢的论调:希特勒的帝国乃“普鲁士传统之延续”,希特勒则是“腓特烈大帝和俾斯麦的传人”?对于辛辛苦苦将本书内容读到这里的人来说,应该已无详细驳斥那种论点的必要。在此仅仅需要简单讲几句就够了。无论普鲁士还具备其他什么性质,它都是一个法治国家,而且是欧洲最资深的法治国家之一。法治国家却成为希特勒首先废除的对象。普鲁士的种族政策与民族政策始终充满着高贵的宽宏大度和一视同仁作风。希特勒的种族政策与民族政策却完完全全站在普鲁士的反面。希特勒的政治风格、蛊惑民心的宣传,以及剧场式的群众集体催眠,也跟普鲁士的理性作风完全背道而驰。再就希特勒的外交政策而言,其狂妄自大的征服构想若能与德国历史产生任何瓜葛的话,那么其连接点不在普鲁士,而是在奥地利:施瓦岑贝格一八五零年时的政策,亦即他心目中的中欧大帝国。希特勒终究是奥地利人,二一九三零年流行于柏林的一句玩笑话可谓不无道理:“希特勒——奥地利为克尼格雷茨做出的报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3页 -
俾斯麦曾在晚年预见了普鲁士和德国所将面临的灾难。他被免除帝国总理职务之后,怒气冲天地表示:“腓特烈大帝去世十年后,便有了耶拿的败绩。如果再继续像现在这般处理政务的话,国家将在我死后二十年崩溃。”俾斯麦去世于1898年。二十年后正好是1918年。 而1932年7月20日的“普鲁士政变则标志出普鲁士国家地位真正结東的时间德意志国总理巴本于总统全面授权下,在当天罢黜了普鲁士邦政府,各个政府部会遭到国防军占领,部长们则在暴力威胁下,被迫离开自己的办公室。普鲁士从那天起成为个“国家直辖地”,没有自己的政府,被德意志国政府顺便一起统治。这是其自主国地位之终结一一普鲁士的末日 无论我们做何感想,那都是一个凄惨的结束一一不仅仅是这个既短暂又可敬的普鲁士共和时代之结束,同时也是整部普鲁士历史的结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表译名对照表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不含傳說的普魯士"的人也喜欢 · · · · · ·
不含傳說的普魯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普鲁士:一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霍恩佐伦家族的“借壳”之路

> 更多书评 3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9.0分 1665人读过
-
-
左岸文化 (2017)9.0分 19人读过
-
Siedler; Auflage: 3. (1998)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德意志泛欧历史 (Irgendwann)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 - 頁1 (the Wor(l)d)
- DESIGN BY 黃暐鵬 (the Wor(l)d)
- ——直至世界末日。 (都归尘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不含傳說的普魯士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oonmous 2012-10-21 22:57:07
哈夫納理性平和地娓娓道來,用邏輯和因果串聯起普魯士的七個世紀。萌芽,理性,激昂,鐵血,最後化為一聲長歎。整本書讀起來一氣呵成,文筆夾雜著德式的幽默,讀得非常開心!大贊!
0 有用 林琅 2014-01-11 18:14:56
除了竖排字体和从右翻书以外无可挑剔。
0 有用 Fiat Lux™ 2015-05-07 13:57:51
第一本港版0.0
0 有用 种草机虫合虫合 2012-08-12 15:42:50
这是我读过的台版书里翻译最好的
24 有用 東郷柏 2016-04-18 22:00:33
一个没有传说但充满悲剧情结的普鲁士传奇 普鲁士不是德意志 它是德国统一后其民族主义膨胀 世界政策驱动的牺牲品 但没有普鲁士的牺牲 也没有日后坎坷的德国乃至20世纪的欧洲格局的形成 向历史深河中那些贯彻云际的普鲁士人致敬 即便他们已经失去了最初建国立身的家园 大帝到哈登贝格 施泰因到俾斯麦 沙恩霍斯特 格赖泽瑙到毛奇到古德里安曼斯坦因邵肯 这些名字就如洪堡所建立的柏林大学一样 作为普鲁士留给德国的最... 一个没有传说但充满悲剧情结的普鲁士传奇 普鲁士不是德意志 它是德国统一后其民族主义膨胀 世界政策驱动的牺牲品 但没有普鲁士的牺牲 也没有日后坎坷的德国乃至20世纪的欧洲格局的形成 向历史深河中那些贯彻云际的普鲁士人致敬 即便他们已经失去了最初建国立身的家园 大帝到哈登贝格 施泰因到俾斯麦 沙恩霍斯特 格赖泽瑙到毛奇到古德里安曼斯坦因邵肯 这些名字就如洪堡所建立的柏林大学一样 作为普鲁士留给德国的最后最为不朽的精神财富直至永恒 通过此书才算梳理清了德国近代统一发展历程 对普鲁士的印象认识耳目一新 赞叹之余不得不对其无奈承担起与之不相符的德意志统一命运直到最终被肢解到今日的不复存在的结局的惋惜 若俾斯麦 大帝以及那些为普鲁士建国披荆斩棘抛头颅洒热血的人们九泉之下得知今日普鲁士的命运会做何感慨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