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索,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作者在坚守高贵艺术性的同时,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 格非所著的《春尽江南(江南三部曲)》是“江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主要人物虽然衔接前两部《人面桃花》与《山河入梦》,聚焦点却是当下中国人的精神现实。小说主体故事的时间跨度只有一年,叙述所覆盖的时间幅度却长达二十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谭功达之子、诗人谭端午自我放逐到鹤浦,面对群体参与变动的时代,试图从《新五代史》找到解释;最初崇拜诗人的李秀蓉在社会剧变的潮流中成为律师,她改名换姓,以庞家玉的干练泼辣现身,最后却在虚浮而折磨人的现实中走向了绝望……围绕谭端午和庞家玉这对渐入中年的夫妻及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衍变,小说广泛透视了个体...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索,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作者在坚守高贵艺术性的同时,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 格非所著的《春尽江南(江南三部曲)》是“江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主要人物虽然衔接前两部《人面桃花》与《山河入梦》,聚焦点却是当下中国人的精神现实。小说主体故事的时间跨度只有一年,叙述所覆盖的时间幅度却长达二十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谭功达之子、诗人谭端午自我放逐到鹤浦,面对群体参与变动的时代,试图从《新五代史》找到解释;最初崇拜诗人的李秀蓉在社会剧变的潮流中成为律师,她改名换姓,以庞家玉的干练泼辣现身,最后却在虚浮而折磨人的现实中走向了绝望……围绕谭端午和庞家玉这对渐入中年的夫妻及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衍变,小说广泛透视了个体人生在社会剧变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精神困境。 《春尽江南(江南三部曲)》作者以令人感佩的诚挚和勇气,用逼近时代粗粝的犀利文笔,深度切中了这个时代精神疼痛的症结。
作者简介 · · · · · ·
格非
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清华大学教授。
1964年生于江苏丹徒;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
从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开始,迄今已创作出版长篇小说Ⅸ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以及“江南三部曲” 《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中短篇小说集《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青黄》、《戒指花》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格非散文》、《塞壬的歌声》、《文学的邀约》等多部。
格非属于擅长对文学、社会、历史等问题做深入思考的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坚韧、优雅、准确、睿智等特质,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风格鲜明;曾获得“200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2004年度长篇...
格非
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清华大学教授。
1964年生于江苏丹徒;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
从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开始,迄今已创作出版长篇小说Ⅸ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以及“江南三部曲” 《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中短篇小说集《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青黄》、《戒指花》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格非散文》、《塞壬的歌声》、《文学的邀约》等多部。
格非属于擅长对文学、社会、历史等问题做深入思考的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坚韧、优雅、准确、睿智等特质,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风格鲜明;曾获得“200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2004年度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第二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第三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第一名、《新京报》“201 1年度文学类致敬图书”等多种文学奖项。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目录 · · · · · ·
第二章 葫芦案
第三章 人的分类
第四章 夜与雾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春尽江南"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春尽江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6 条 )




在这个热衷于赞美成功的时代,我只想做一个失败的人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1)7.7分 4273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3)7.9分 98人读过
-
麥田出版公司 (2012)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茅盾文学奖 (Li)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红楼梦奖 2006-2022 (爱玛·包法利)
-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 (spartacu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春尽江南的评论:
feed: rss 2.0
13 有用 江湖书生叶翩翩 2016-04-24 20:43:25
这人真是…快到结尾的时候才发力…非常好。
3 有用 欧荣 2019-04-30 11:11:43
人生多有烦恼,且无穷尽。大大小小,身在其中,都觉得无法忍受。生命又不知何年何月即会终结。但有生命即是好的,有感知美、感受爱的能力即是好的。 没有祖辈大时代的动荡和政治风雨侵袭,端午这代人面临的问题更加个体,诸如婚姻忠贞、事业逆顺、父母孩子、朋友交际。他们面临感情上的困惑。
41 有用 錢 嘉 禾 2015-01-21 00:13:45
二刷。收官之作,全面翻转对“乌托邦”的思考——从哀“建立乌托邦失败”到哀“失去建立乌托邦理想”转变——引发对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反思:我们能获得我们曾经期许的那个美好未来吗?谭端午与妻子庞家玉的人生际遇映射第二共和国这一诡谲时代。《新五代史》的反复提起也在暗示现代中国的纷繁与混乱。作者在故事最后的诗中写到“仿佛这天地仍如史前一般清新”,却是带着一份淡淡哀愁的乐观的。故事很庞杂,细节很精深,三部中最耐读... 二刷。收官之作,全面翻转对“乌托邦”的思考——从哀“建立乌托邦失败”到哀“失去建立乌托邦理想”转变——引发对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反思:我们能获得我们曾经期许的那个美好未来吗?谭端午与妻子庞家玉的人生际遇映射第二共和国这一诡谲时代。《新五代史》的反复提起也在暗示现代中国的纷繁与混乱。作者在故事最后的诗中写到“仿佛这天地仍如史前一般清新”,却是带着一份淡淡哀愁的乐观的。故事很庞杂,细节很精深,三部中最耐读。 (展开)
7 有用 クラゲ秦川 2015-12-25 01:40:06
多年之前,我会认为自己既不会成为端午,也不会成为家玉,我将会是合格的诗人,和成功的社会人。但多年之后,我还是成为了他们。格非似乎想要写尽现代所有的问题,勇气可嘉,但笔法直白。我更喜欢隐喻啊,就像花家舍。
3 有用 双龙包 2015-09-24 12:01:52
故事不好,小 说家一写贴近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 的时候,总是容易做些思考 ,代替其它。
0 有用 阿烧 2023-03-24 19:45:10 陕西
这个时代精神疼痛的症结,岂止于此?越靠近现在的生活,越感到尴尬,仿佛是文学阅读上的「近乡情更怯」。书中最正确的真理大概就是诗歌的结尾,是最难完成的部分。
0 有用 zhouzhou1221 2023-03-22 22:07:54 上海
江南三部曲收尾之作,结尾借端午之手让故事重回《人面桃花》的那个午后,所有人的结局早已注定,或平淡或奋起一搏不过是沿着宿命的曲线波折缠绕。整个系列都以知识分子为主角,描写在时代社会的变化下个体对于精神乌托邦的追求建立塑造又打破,个体命运最终的无奈妥协,甚至绝路。 “梅”城,“鹤”浦,“花”家舍,文人诗意想象中的精神乐园,最终在春尽后改造成一座座遍布大地的商业活动场所,曲径通幽处竖立着的不过一张“闲人... 江南三部曲收尾之作,结尾借端午之手让故事重回《人面桃花》的那个午后,所有人的结局早已注定,或平淡或奋起一搏不过是沿着宿命的曲线波折缠绕。整个系列都以知识分子为主角,描写在时代社会的变化下个体对于精神乌托邦的追求建立塑造又打破,个体命运最终的无奈妥协,甚至绝路。 “梅”城,“鹤”浦,“花”家舍,文人诗意想象中的精神乐园,最终在春尽后改造成一座座遍布大地的商业活动场所,曲径通幽处竖立着的不过一张“闲人勿扰”的木牌,阻拦非会员的探索脚步。是讽刺,亦或作者的自鸣悲声,不得而知。 (展开)
0 有用 vici 2023-03-22 09:06:55 江苏
嗯,整体感觉是一部不如一部。
0 有用 化验员 2023-03-11 23:48:29 安徽
和前两部相比朴实了很多,但依然很喜欢格非讲故事的方式,江南三部曲虽不完美,但我很喜欢
0 有用 海肠捞饭 2023-03-11 18:02:19 湖北
又尝试读了一次,仍然感觉是三部曲里最差的。不能盲目信任一个作家。歌手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