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系著名作家王安忆在复旦讲课时的讲稿,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小说的艺术。著者对小说艺术有独到的感悟和理解,将小说定义为心灵世界的表现。前两章着重从理论上解说和分析,中间八章从两部当代、一部古典、五部外国作品切入,鞭辟入里地评析了小说的创作动因和途径,后三章带有总括性质,从创作论和鉴赏论的角度评述了小说的艺术。
心灵世界的创作者
· · · · · ·
-
王安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安忆,当代女作家,祖籍福建同安,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鹃迁居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专业作家。1975年冬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沙沙沙》。著有小说集《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尾声》、《流逝》、《小鲍庄》,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长恨歌》,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集),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以及《乘火车去旅行》、《王安忆自选集》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和《小鲍庄》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王安忆,当代女作家,祖籍福建同安,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鹃迁居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专业作家。1975年冬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沙沙沙》。著有小说集《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尾声》、《流逝》、《小鲍庄》,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长恨歌》,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集),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以及《乘火车去旅行》、《王安忆自选集》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和《小鲍庄》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目录 · · · · · ·
第二讲处女作
第三讲《心灵史》
第四讲《九月寓言》
第五讲《巴黎圣母院》
第六讲《复活》
第七讲《约翰·克利斯朵夫》
第八讲《呼啸山庄》
第九讲《百年孤独》
第十讲《红楼梦》
第十一讲小说的情节和语言
第十二讲心灵世界的建筑思想
第十三讲小说的感情问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有一个也许是专断的观点,我以为最适合创造艺术的社会是高度集权的社会,他的社会成员只有两类人,一是贵族,一是奴隶,这两类人都不需要参与物资的分配,前者是有特权,后者是绝对无权,因此他们才有可能避免文化的消费,而积累起精神的果实。比如中国古典文化,它是典型的象牙塔文化,它是以牺牲大多数人的文化而建设起来的高级文化,中国的文字和书面语言极其典雅,它须有极高的智慧和教育才可掌握的,它的法则非常模糊,讲的是悟性,所以"五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重就是白话文运动,致力于使中国的文字变成大众的文字,而当艺术从宝塔尖走下来的时候,它的圣光便渐渐消失,化为人间的声色。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8页 -
在这样一个意识形态的国家里,知识分子都有种貌似精英的位置,好像是站在中心位置,而实际上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往往是站在边缘地带,不可能是主流性的,主流是由经济、政治、历史的规律来形成的,而知识分子则是独立的位置,在边缘的地方。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心灵世界"的人也喜欢 · · · · · ·
心灵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 条 )

读《小说家的十三堂课》

读这一本,就是读了国内外世界名著二十本

为王老师激情发声!总之就是十分牛B
> 更多书评 2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7.8分 1049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8.2分 398人读过
-
印刻 (2002)7.5分 33人读过
-
印刻 (2007)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开智学堂认知写作学书单 (开智学堂)
- 纸上推荐(社科) (Dr. En)
-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想藏书49本(张永义) (RMR)
- 小说理论与创作 (羊的门)
- 鉴赏与写作基础书目 (Tyger Tyge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心灵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暗夜的星辰 2016-10-18 20:51:24
經鑒定:《王安憶小說講稿》(也就是傳說中的十三堂課),真是一本大爛書。大姐,您這是把每個人寫的故事概括一遍做中小學生閱讀訓練嗎?醉了⋯思想水平也十分平庸,輕易給自己不了解的東西下判斷下結論貼標籤。您真的了解什麼是電影?什麼是同性戀?好意思如此對比?您真的讀懂了米蘭昆德拉?中間還聽了一個她在香港書展的講座,說自己不愛網絡不喜歡網絡云云,對電子書的態度是:如果書被kindle先出版她可是會「很介意的」... 經鑒定:《王安憶小說講稿》(也就是傳說中的十三堂課),真是一本大爛書。大姐,您這是把每個人寫的故事概括一遍做中小學生閱讀訓練嗎?醉了⋯思想水平也十分平庸,輕易給自己不了解的東西下判斷下結論貼標籤。您真的了解什麼是電影?什麼是同性戀?好意思如此對比?您真的讀懂了米蘭昆德拉?中間還聽了一個她在香港書展的講座,說自己不愛網絡不喜歡網絡云云,對電子書的態度是:如果書被kindle先出版她可是會「很介意的」喔,呵呵噠。祝您永遠是文物,活在骨堆裡吧,再見。(我已經強烈建議墨墨把這本壞了我雅興的書銷毀!)年紀大了,再也經不起垃圾書的挑戰,唉唉唉!必須要讀經典,重要的話說三遍!⋯腸子都悔青了浪費我一個下午,後悔沒聽某大人的話「傻孩子,難道要知道垃圾臭不臭還非要到垃圾箱裡翻一翻嗎?」⋯我真的錯了!(@墨墨家) (展开)
0 有用 HiiJo 2015-07-29 15:06:50
说得到位。
0 有用 [已注销] 2012-10-30 07:50:53
王安忆的理论体系相当强大统一,这本书只是所选的作品差点儿意思
1 有用 万朵 2016-05-28 21:55:55
不少观点极受启发,可惜对作品的复述多于评介。
2 有用 毛茸茸的豌豆花 2016-12-26 14:28:23
第一眼读来真惊了,觉得除了故事梗概之外别无他物。后来复习西方文学时细读了一下,发现王安忆老师有个很珍贵的能力:她的讲述和概括本身就是对作品特质的发现和提炼。是与主流研究不一样的一条路子。像我十分敬爱的戴从容老师(这学期听她的课),讲述故事情节和走向只是一个过场,为了引出之后的研究和阐述。完全不同的两条进路。《百年孤独》那节里提到:现代小说外表的奇特性越强烈,内心越是现实。而古典小说的外壳是现实的,... 第一眼读来真惊了,觉得除了故事梗概之外别无他物。后来复习西方文学时细读了一下,发现王安忆老师有个很珍贵的能力:她的讲述和概括本身就是对作品特质的发现和提炼。是与主流研究不一样的一条路子。像我十分敬爱的戴从容老师(这学期听她的课),讲述故事情节和走向只是一个过场,为了引出之后的研究和阐述。完全不同的两条进路。《百年孤独》那节里提到:现代小说外表的奇特性越强烈,内心越是现实。而古典小说的外壳是现实的,内心却总是有圣光照耀。总觉得这段哪里不对,但是想不明白。希望有人能告诉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