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适之安的书评 (7)

唐山 2012-06-15 12:35:26

若个书生万户侯

“惟适之安”,这是严复亲题于墓前的四个大字,对于一生宦海蹉跎,中年因译书名声鹊起,晚年遭新派痛剿的他来说,这算是一句的哀叹,还是一句辩白?甚或,在冥冥之中,他已获知梁任公传下的中国自由主义大旗,将由自己之手传给胡适之? 严复是难以破解的谜,一方面,他深通西...  (展开)
diana 2012-08-25 14:31:31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容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胡适晚年写过一篇文章,名为《容忍与自由》,开篇便提到了史学大师布尔先生的一句话——“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之后他对容忍着墨颇多,认为容忍异见才会带来真正的自由,否则只允许宣讲自己认可的观点,而打压异见,这样仅在一种范围里形成的自由只可能带...  (展开)
Reader 2011-04-26 22:49:53 聯經出版公司2010版

Rest in Peace

昨日偶然翻讀黃克武先生《惟適之安》,覺得很有意思,獲益良多。 第98頁引述嚴譯《群學肄言》書末〈譯餘贅語〉,見嚴復懷念吳汝綸道:「不佞往者每譯脫稿,即以示桐城吳先生,老眼無花,一讀即窺深處,蓋不徒斧落徽引受裨益於文字間也。故書成必求其讀,讀已必求其序。」徽字後...  (展开)
惟适之安 2021-06-07 17:03:19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严复作为思想史个案给人的思考是,知识分子是否只有做出“符合时代潮流”的贡献才能青史留名,严复并没有彻底拥抱西学,也没有与中学彻底绝裂(事实上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可能),他仅是以一次次对生命处境的回应形成了自身的“道术科分”,虽然这些学说湮灭于“启蒙”“进步”...  (展开)
阿佐 2023-02-11 08:11:50

定于何一?

《惟适之安》应该与《自由的所以然》互看,或者说十多年后,黄克武先生进一步补全了对严复的研究。以往本着进步论的观点,对于严复的看法,往往只看到其“启蒙”的一面,对于其“反启蒙”的一面,却无法安放。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严复难道就如斯横跳吗?一个人的思想发生翻...  (展开)
布与 2013-10-15 23:36:25

远逊史华慈

史论混杂,结构很差!前者因为作者对历史的兴趣大于对思想的兴趣,后者主要是因为凑文成书。第二章、第三章有什么好写的?第四章、第五章本可以写得深入的,结果却比较浅。与史华慈的《寻求富强》比起来,实在差远了。  (展开)

订阅惟适之安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