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的裘德的书评 (154)

走走 2008-04-04 21:58:1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我们的问题是书读得太少还是太多

阅读书籍时我时常代入自己,发现在书中可以找到许多共鸣。时代真的不同了吗,人性的成长与挣扎却如此相同。或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从小就被教育,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就是力量。可是知识真的改变了我的命运吗?掩卷沉思,显然是的,我被它改变得如此与众不同,继而郁郁...  (展开)
何许人 2012-03-19 11:38:3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阅读《无名的裘德》一书的过程并不愉快,甚至随着情节的推进越来越压抑。裘德好学勤敏,立志以知识改变命运。他对神圣,崇高和美好的事物怀着天然的向往。同所有未涉世事的青年一样,他以为世界在面前了展开无限的可能,一切都是予取予求。那是他人生中叶嫩花初的早春。而当第一...  (展开)
penguin 2017-07-05 16:57:2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底层生存的反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哈代在他封笔小说《无名的裘德》中塑造了一个想要摆脱自己穷苦底下生活的年轻人——裘德。他努力的想要去基督寺学习,成为大学的儿女,于是在毫无指导的情况下开始了他的自学之路。在他十九岁的那一年,他遇到了一个与他性情不和的女人艾拉白拉,在被艾拉白拉骗婚之后放弃了自...  (展开)
2009-09-07 18:50:1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但愿离去是幸,但愿永不归来

一个世纪前的作者没有电脑没有打字机,一杆笔在一叠叠稿纸上凌乱地书写。一定要写得快,因为灵感的火花稍纵即逝。要来来回回地誊抄,直到颈椎和手指关节劳损,背也驼了,还要不停地写。    一直好奇大作家是不是有一套方法,就像导演拍电影,把90分钟切成一个个场景,再割...  (展开)
身是客 2009-03-31 14:45:3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托馬斯.哈代:《無名的裘德》

微信公众号:shenshike-HK (心是主人身是客) ====== 書是今年春節途經一條小巷在一家特價書店里淘的。新春頭買書好像不太吉利,后來果然,所持的匯豐銀行股票插水一樣。書便宜得不成樣子,挑了四、五本,有《纯真年代》、《紅字》等世界名著,總共才二十多塊錢。 事實證明,便...  (展开)
elsa 2011-03-20 11:34:1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怎么会活成这样的悲剧

读到裘德烧书的那一段,我觉得是书里的一个高潮,虽然那一段既不长,也没有摆在显著的位置。“他用不着再往下琢磨了,他只需面对这个明显的事实:他声称自己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宗教传布者,那完全是骗人。”(P207)一边平静地烧书,一边有邻人的闲语,问他是不是在烧他姑婆留下...  (展开)
白·墨 2014-05-28 09:17:44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版

换季风

公平地说,福楼拜、托尔斯泰,是耶稣的衣服的一部分,重外在;哈代、陀氏,是耶稣心灵的一部分,重内在。排小说的位置,哈代、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第一流的。普鲁斯特、乔伊斯,不如他们。 ——木心 一 一年前的暑假我去镇...  (展开)
北极地区 2010-08-31 11:33:4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版

负你残春泪几行

因为现实是如此残酷,基督寺竟成了永远的美梦。每当裘德远远眺望着它夜晚时的华灯初上,那些灯光下的人却永远也不会知道,他们有多么幸福。 哈代在序中曾明白的写道,这本小说“只企图把那种会紧随人类最强烈的恋爱之后而来的悔恨和愁烦、讪笑和灾难,直率坦白地加以...  (展开)
Susie 2008-04-13 22:42:4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无名的裘德

喜欢书中的女主角苏珊娜,善良,任性,追求爱的纯粹以及自由。她所演绎的又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下铺的姐妹不喜欢这个女主角,认为她太任性,太神经质。可苏珊娜是我所看过的书中或电影中我最喜欢的女人。她读过很多书,很有思想,因此不是个世俗的女人;她超凡脱俗,因...  (展开)
迷羊@色 2007-05-28 09:28:52 译林出版社1999版

可以走多远

哈代的小说有股子令人震愕的力量。当我读到苏“回归宗教”那一章节,几乎想把这本书远远地摔到窗外去,永远避开它悲剧的结局。这不是哈代第一次触动我的神经。隔了这么多年,隔了一种文化,我们可以不理会他究竟批判了什么,究竟讽刺了什么,但是我们无法回避他用故事敲打我们...  (展开)
AOI 2010-12-31 13:10:2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受患难的人,为何有光赐给他?

其实与哈代并不特别投缘,比起劳伦斯,比起毛姆,哈代就像裘德一样,给人一种纯洁的无力感。淑身上有难得清明的智慧与灵性,却没有尤斯塔西雅骄蛮中的自然,也没有苔丝的柔弱中的强大,她是如此不食人间烟火,我只能把她看做哈代想象中的理想人物。她身上缺少的,正是激情,那...  (展开)
柠檬叶子 2008-12-07 13:59:32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版

永不消散的雾霭

“那个孩子睁大了眼睛看了又看那个隐约模糊的城市,有那么一块地方,上面有星星点点的亮光,像红黄宝石一样,闪烁明灭。时光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了,空气的透明度也跟着增加了,到后来,那些星星一般的红黄宝石,分明能看出来,是一些风信旗、窗户、湿润的石板房顶和其它发亮...  (展开)
美源发彩 2015-07-20 12:12:4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无名的裘德》——无名也可以伟大

《无名的裘德》已经看完了,看的过程中,看完之后,都一直觉得受着排山倒海般的震撼。里面对个人意志和社会习俗间的思辨太让人纠结,我能感到作者敏锐、深刻的分析能力。他不仅戳到了社会的痛处,还把隐藏在社会光鲜外表下的顽疾毫不留情的揪了出来。小说大致分为了三段:前期...  (展开)
空山疯语 2011-12-25 22:59:53 南方出版社2003版

无名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真是一片圣地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年夏天的最后一天,我是怎样在雨中奔跑追逐我的梦想,又是怎样狠狠跌倒,这种疼痛即使现在回想起来也依旧清晰。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圣地,属于某个人或者某个梦想,光阴流转,永不退色。不过芸芸众生如你我,却一辈子都无法到达...  (展开)
melody 2009-12-15 23:10:5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费劳孙:另一个裘德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小说创作巅峰时期的杰作之一 ,也是其封山之作。小说这一独特的历史地位,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在对《无名的裘德》的角色分析上,现有研究多以男主人公裘德和女主人公淑为中心,鲜有人对配角费劳孙先生做细致深入分析。 虽然费劳孙在全书中的戏份不...  (展开)
横岭 2020-03-18 05:26:59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版

在如何思考个人成长和婚姻关系这一问题上,或许每个人都应该读一遍《无名的裘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自己先是通过《文学回忆录》认识了托马斯哈代,然后又通过张谷若翻译的《德伯家的苔丝》而对《无名的裘德》产生兴趣。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木心正是这样一位“观千剑而后识器”的人,对于托马斯·哈代的作品,木心是这样评价的, “像《苔丝》这种小说,...  (展开)
广森一 2009-04-01 20:07:30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版

裘德教我的

《无名的裘德》看完了,觉得自己看书是如此之慢,这次与往常不同的是看完这本书远没有阅读中间的过程兴奋激动。 这本书让人不由想到一些激进愤慨的字眼——追求真理的意志。自然,本能。 什么才是真正的荒谬?有种人不需要宗教,也受不得社会规范的管制,这种人被看作离经叛...  (展开)
cheryl 2013-07-26 10:55:15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版

“字句叫人死”

合上书,裘德这个人,从此就挥之不去了。 从此他是我未曾谋面的朋友、兄弟。可以想见,在世界的某处,辛苦辗转,因为艰难世事的残酷磨砺,变得沉默;因为一再被言语曲解,所以羞于将关于理想的字眼挂在嘴边。但是他不说,不代表他没有。他籍籍无名,不代表他委身于...  (展开)
紫陌散人 2012-09-25 23:05:3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版

理想,只是烂在心里的脓疮吗?

读苔丝,我会常游离于故事之外,惊叹于哈代精巧的小说布局。读裘德,布局不如苔丝,却让我深陷故事当中难以自拔。 如果说苔丝是一本关于纯洁女人的失落的书,那么裘德算得上一本关于理想男人的失败的书。苔丝的失落在于太单纯,读之令人咬牙切齿,相较于命运,更恨这种不负责...  (展开)
小猫在哪里 2022-06-29 17:30:16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版

被欲望支配是人无法抵抗的命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哈代的作品常是悲剧,这我是清楚的。 裘德生下来就是不幸的,这一点无可质疑,他用天真幼小的躯体忍受一些无法抗拒的苦难,他支持下去的希望,先是基督寺,后是淑,前者为他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美好画卷,后者在他希望破灭后给他力量,然而二者都离开了他,都像泡沫一般戳破,仿...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 (共154条)

订阅无名的裘德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