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叶华年
出版年: 2003-8
页数: 566
定价: 25.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现当代系列
ISBN: 9787806575260
内容简介 · · · · · ·
《V.》描写的人物林林总总,形形色色,各自取不同的生存姿态,整部小说就像一个生活的万花筒。小说的每一章每一节都展示了纷繁多样的场景或事件,然而所有的场景和事件都遵循着熵这条主线变化和发展,这影射着社会的涣散和无序,人类的盲目和无奈。阅毕小说,掩卷沉思,读者会深刻地感受到小说表明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无可避免地走向热寂的历史。
品钦的这部小说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颇具代表性。当时美国的小说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变,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的荒诞派。不少作家审视历史,觉得世界脱节出轨了,美国内外交困,问题成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荒唐怪诞的现象比比皆是,人的自由意志已经丧失,人的个性和自我日渐消亡。这样的时代产生不了正剧,作家只能用一种近乎滑稽嘲弄的喜剧来表达人类生存状态的悲剧性的荒谬,这也就是黑色幽默。荒诞派作家往往反剧正写,一脸严肃地描写卑微琐屑的芸芸...
《V.》描写的人物林林总总,形形色色,各自取不同的生存姿态,整部小说就像一个生活的万花筒。小说的每一章每一节都展示了纷繁多样的场景或事件,然而所有的场景和事件都遵循着熵这条主线变化和发展,这影射着社会的涣散和无序,人类的盲目和无奈。阅毕小说,掩卷沉思,读者会深刻地感受到小说表明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无可避免地走向热寂的历史。
品钦的这部小说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颇具代表性。当时美国的小说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变,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的荒诞派。不少作家审视历史,觉得世界脱节出轨了,美国内外交困,问题成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荒唐怪诞的现象比比皆是,人的自由意志已经丧失,人的个性和自我日渐消亡。这样的时代产生不了正剧,作家只能用一种近乎滑稽嘲弄的喜剧来表达人类生存状态的悲剧性的荒谬,这也就是黑色幽默。荒诞派作家往往反剧正写,一脸严肃地描写卑微琐屑的芸芸众生。小说中这些人物企图在混乱不堪的世界中发现或建立秩序,在杂乱无章的生活中寻觅或想像出意义来,而读者在对他们无用的努力发笑的同时,又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他们的困惑、沮丧、痛苦和空虚。
品钦在《V.》中刻画了人类社会中的熵增值现象,表明人生种种追求的平庸和虚幻,暗示世界在奔向热寂。但品钦并没有宣扬虚无主义和末日思想。他的目的显然在于将人类的病态与异化放大了展示给读者看,从而引起他们的惊怖和警醒,以求自救救人,匡时救世。对于中国读者而言,阅读这部小说除了能使我们对美国社会有所了解之外,当也能促使我们自思;而品钦的后现代主义的叙述技巧和黑色幽默的手法对我们也不无启迪,会使我们的阅读过程充满新奇和愉悦。
V.的创作者
· · · · · ·
-
托马斯·品钦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托马斯·品钦是个颇具特色的作家。他从不抛头露面,却始终为文学界和公众所关注;他很少与人交往,似乎游离于社会之外,所写的作品却全是面向社会现实、关心人类状况的;尽管他对自己的作品是否得奖并不关心,但他的主要作品都获得了奖项或好评。
品钦对自己的身世和生平似乎讳莫如深,他不像其他作家一样在作品封套的内页上刊有肖像,他在大学的新生登记表上也无照片,学校所保存的他的成绩报告单竟然莫名其妙地不翼而飞,他在部队的服役记录也因位于圣路易斯的海军办公室的爆炸而被焚毁。于是人们对于品钦只有一个简要的了解。托马斯·品钦于1937年5月8日生于纽约州长岛,在美国海军服役过两年,1958年去康奈尔大学主修工程学,后转到英语专业,获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在纽约市内的格林尼治村住了一年,后去华盛顿州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公司内部报刊室负责技术性写作。毫无疑问,他在美国海军中的生活经历...
托马斯·品钦是个颇具特色的作家。他从不抛头露面,却始终为文学界和公众所关注;他很少与人交往,似乎游离于社会之外,所写的作品却全是面向社会现实、关心人类状况的;尽管他对自己的作品是否得奖并不关心,但他的主要作品都获得了奖项或好评。
品钦对自己的身世和生平似乎讳莫如深,他不像其他作家一样在作品封套的内页上刊有肖像,他在大学的新生登记表上也无照片,学校所保存的他的成绩报告单竟然莫名其妙地不翼而飞,他在部队的服役记录也因位于圣路易斯的海军办公室的爆炸而被焚毁。于是人们对于品钦只有一个简要的了解。托马斯·品钦于1937年5月8日生于纽约州长岛,在美国海军服役过两年,1958年去康奈尔大学主修工程学,后转到英语专业,获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在纽约市内的格林尼治村住了一年,后去华盛顿州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公司内部报刊室负责技术性写作。毫无疑问,他在美国海军中的生活经历、在大学中所学的工程学的有关知识、在格林尼治村的所见所闻和在波音公司工作中所获得的科技信息,都成为他创作的素材。之后他去墨西哥完成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于1963年发表了《V.》,从此走上了专业作家之路。
目录 · · · · · ·
第二章 全病帮
第三章 速变艺术家斯坦西尔饰演了八个人
第四章 埃斯特做了鼻子整形艺术
第五章 斯坦西尔险险乎与鳄鱼一起上西天
第六章 普鲁费恩回到了街面上
· · · · · · (更多)
第二章 全病帮
第三章 速变艺术家斯坦西尔饰演了八个人
第四章 埃斯特做了鼻子整形艺术
第五章 斯坦西尔险险乎与鳄鱼一起上西天
第六章 普鲁费恩回到了街面上
第七章 她悬挂在西面的墙上
第八章 蕾切尔取回了溜溜球,鲁尼唱了一支歌曲,斯坦西尔拜访了布拉迪·奇克立茨
第九章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V."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V."的人也喜欢 · · · · · ·
V.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还是谈谈递归的阅读体验吧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如果有人想阅读《V.》这个译本的电子版本 | 来自核桃很睿智 | 10 回应 | 2023-11-17 23:12:19 |
求解斯坦西尔的线索顺序! | 来自Costello | 4 回应 | 2022-08-09 09:02:15 |
无 | 来自姓颜色的大学生 | 1 回应 | 2012-09-21 12:58:04 |
我操,不能说看懂了全部 | 来自原醉 | 5 回应 | 2010-11-10 19:30:24 |
say | 来自V.X.I.V | 2010-05-09 14:34:4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译林出版社 (2008)8.3分 201人读过
-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2005)8.8分 28人读过
-
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0)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Vintage Classics (1995)暂无评分 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附录——经典书目 (混乱时代:预言经典)【下】 (迎风追)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哲学 (Drift)
-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现当代系列 ([已注销])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V.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吴秉翰 2011-07-21 21:47:40
我极度混乱,不知道该怎么办~~
1 有用 汪杨 2011-06-04 09:51:49
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等名作也将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由于品钦作品的特点,有兴趣的还是去弄英文版看吧,说不定更清楚一些.如果诺贝尔文学奖能被发给美国人,也快轮到他了.
2 有用 2046小马 2024-07-14 22:53:58 江苏
为什么要将人物设定为档案人物?其目的是说明档案的力量?它不仅能控制、限制和摧毁相互竞争的叙事,还能促进、培养和创造通常被压制的叙事? 在品钦的作品中,各个人物不断参与叙事构建,试图建立自己的主观性,但这种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品钦通过将档案概念应用于叙事以及伴随的人物构建,档案被认为是客观的、毫无意义的,由原始材料组成,就像语言在没有语境和符号阐述的情况下应该是无生命的、毫无意义的一样。 档案的... 为什么要将人物设定为档案人物?其目的是说明档案的力量?它不仅能控制、限制和摧毁相互竞争的叙事,还能促进、培养和创造通常被压制的叙事? 在品钦的作品中,各个人物不断参与叙事构建,试图建立自己的主观性,但这种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品钦通过将档案概念应用于叙事以及伴随的人物构建,档案被认为是客观的、毫无意义的,由原始材料组成,就像语言在没有语境和符号阐述的情况下应该是无生命的、毫无意义的一样。 档案的概念,更具体地说,档案人物的构造/铭刻,使得人们可以把小说解读成二十世纪废墟中一件无生命的文物。因此,叙事行为对于按时间顺序排列碎片是必要的,这会导致对过去的重新排序并呈现事件的新层次。重新建立的层次既是现在的,也是面向未来的,因为叙事反映了与碎片的当前互动,并且观众将来会遇到这些互动。 (展开)
0 有用 陈裸 2008-12-26 19:02:24
神人神书。
1 有用 小宇宙木耳 2011-03-05 13:53:49
像v一样,飞上又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