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的书评 (15)

张樾 2008-05-01 20:07:0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第一课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公元一八七八年,或许是一个午后,三十八岁的都德在巴黎的公寓里写下上面的句子,他的胸腔里蛮是怒火,他的脸上有泪水。他颤巍巍的笔下讲的是一个普鲁士入侵之后占领区的故事,贪玩的小佛郎...  (展开)
Fal Conde 2020-05-21 21:20:1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大革命对阿尔萨斯人民族认同的决定性影响

语言一般被认为是鉴别民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在暴法统治下本地语言行将灭绝的阿尔萨斯地区,情况显得要复杂蛮多。这片本身讲日耳曼语系语言的地区,在历史上长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17世纪末才畀太阳王用龌蹉手段纳入统治,然而到19世纪之后,此地的法兰西认同却扶摇...  (展开)
Jelly 2021-01-05 18:19:0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现实的童话

感觉都德的小说更像是基于现实的童话,大多都在描写现实中的温情和美好,即使处于苦难中也带有温暖,而现实中的残忍却都点到为止。 虽然《最后一课》《围攻柏林》这两篇关于普法战争爱国主义的短篇比较有名,但描写普罗旺斯风情的其它短篇更能让人看到人间的美好。 《小东西》...  (展开)
嘎嘣嘎嘣脆 2011-09-16 17:07:48 译林出版社2010版

谈都德的《最后一课》

(摘自《唐山师专学报》) 作者:赵 朕 《最后一课》的作者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中,除一部诗集和一些戏剧外,共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和四部短篇小说集。《最后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即普...  (展开)
树欲静 2020-03-11 19:32:00 译林出版社2010版

【Reading056】最后一课-都德-人文小说-1869

——“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他好好的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 阿尔丰斯·都德(Alphonse Daudet)于1840年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于1897年去世。他未曾读过大学。代表作:《磨坊文札》、《小东西》、《星期一故事集》等。 (https://baike.baidu....  (展开)
火柴人 2019-09-25 04:42:4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最后一课

【(中国版)最后一课】(小说)(非法国版《最后一课》) 作者 火柴人 今天,你们毕业了,老师给你们上最后一课。一个课本里一般不会讲到的问题,就像你们最爱做的事,是和女生传递纸条,一起走路,都是在课下完成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情商高、智商低的民族。你们一定很诧异我...  (展开)
目标170 2020-05-14 21:40:11 译林出版社2010版

我是理解“塞甘先生”家的山羊的。

本书有很多短篇构成,其中有几篇不错的,因为我是听书,精力上不是很集中,我只把我认为还不错的几篇中的段落摘抄如下,若是没有读过这些短篇,我的书评会看的有些糊涂。 1. 《塞甘先生的山羊 》 “可怜的小山羊!它看见自己站得这么高,就自以为至少和世界一般大……” “后来...  (展开)
成为波伏瓦 2017-05-30 09:45:3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版

仿佛是很久以前的故事

在图书馆随意翻阅,发现了这本《最后一课》,看到了都德的名字。记得学过这篇课文,还是在小学的时候,不禁感慨,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也不记得我当时的感受是怎样了,就想着来读读吧。 现在再读《最后一课》,好像也没太多感受了。不知道是不是我不喜欢重读读过的作品的原因...  (展开)
读书人 2007-05-26 22:05:40

补上这:《最后一课》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我在小学时就以读过。不过,那是在语文教科书的课文里。在没重读之前,我一直以为教课书上《最后一课》是一部小说的选段,而不是一篇短文。就像上学时语文课本里的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可以说,我的学生时代里几乎没有阅读过一本完整...  (展开)
文艺集社 2023-06-21 17:12:14 译林出版社2010版

还记得「最后一课」吗?

记得初中,还是高中,语文书里有一篇课文,叫《最后一课》。内容大概是:一个小学生经常迟到、翘课,不好好学习,突然有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宣布,今天是最后一课了,往后,法语课将不复存在。 当时懵懂,光看到了光阴难再的一面,以及人和人之间分别的感伤。重读才懂得,那种分...  (展开)
🌈Cassandra 2014-11-25 16:09:14

薇讀書——《最后一课》

初中学过的课文,小弗朗斯回忆自己最后的一堂法语课。该书收录较多普法战争背景的故事。作为法国文坛重量级的作家,都德以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立于欧洲文坛。但同样是短篇小说,完全比不上莫泊桑的水准。也有传说后来法国收复阿尔萨斯后,许多当地的居民并不愿意回归祖国。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更欣 2019-03-11 10:06:09

姑妄言之

有少数人懂我就满足了。有一个人懂我也满足了。没有人懂我也满足了。 初中的语文课本中学习了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也有都德的登场。法国爱国作家,这是我对都德的第一印象。 同时我也记住了法国的两块土地:阿尔萨斯和洛林。当时只觉得,毁灭一...  (展开)
更欣 2017-07-17 11:47:56

姑妄言之

有少数人懂我就满足了。有一个人懂我也满足了。没有人懂我也满足了。 初中的语文课本中学习了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也有都德的登场。法国爱国作家,这是我对都德的第一印象。 同时我也记住了法国的两块土地:阿尔萨斯和洛林。初中的时候只觉得法...  (展开)

订阅最后一课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