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燕山夜话的创作者
· · · · · ·
-
马南邨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其实,无论读书,做学问,进行研究工作,首先需要的本钱还不是什么专门问题的知识,而是最一般的最基本的用来表情达意和思考问题的工具。这就是要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和一般逻辑的知识。 如果一个人不会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就很难谈到做学问、进行研究工作等等问题,这是非常明显的。不难设想,一个文字不通的人,怎么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又怎么能够通晓各科知识呢? 如果一个人连一般的逻辑都不懂得,当然就很难进行正确的思维,很难对自己接触的客观事物进行科学的概括,更不可能进行科学的判断和推理了。事实证明,有的人正是因为缺乏逻辑的基本训练,常常说了许多不合逻辑的十分荒谬的话,自己还不觉得它的荒谬,甚至于还自呜得意。也有的人因为不懂得逻辑,对于别人不合逻辑的荒谬言论,竟然也不能觉察它的荒谬,甚至于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根据这两方面的情况,所以我一直认为,如果自己要研究什么学问的话,最好想想自己是否学会了语言文字和一般逻辑。如果不会,就必须先把语言文字和逻辑常识学会,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功。 这个基本功学会以后,还要不断地练习,越练越熟,当然就越善于读书,越会做研究工作。没有练好基本功以前,并不是完全不能做专门的学问,只是效果可能不会很好。但是,也不必等到基本功完全练好了,然后才去做专门的学问,尽可以同时并进,双管齐下。 当着自己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功,能够独立思考和写作的时侯,就可以进一步找到自己要研究的专门问题的书籍,抓住适合自己需要的最重要的著作,哪怕只有一两本也行,把它读得烂熟,透彻地理解它的全部内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就无妨广泛地阅读其他书籍和参考资料,越多越好。这样日久天长,自己的知识必然会丰富起来,再加上实际调查研究和亲身实践的体验,就不难在某专门问题的研究上,做出一点半点的成绩来。 有的朋友在来信中还再三谈到博与专的关系问题,认为这个问题不好解决,表示很苦恼。实际上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博与...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08页 -
以前一直纳闷邓拓也是文史大家,怎么会把高濂的《遵生八笺》误写成屠隆的: “屠苏”本来是一种阔叶草。南方民间风俗,有的房屋上画了屠苏草作为装饰,这种房屋就叫做“屠苏”。有的书上说,住在屠苏里的人们酿的一种酒就叫做屠苏酒。它是用几种药草酿成的。据明代屠隆的《遵生八笺》记载:“屠苏方:大黄十六铢,白术十五铢,桔梗十五铢,蜀椒十五铢,去目桂心十八铢,去皮乌头六铢,去皮脐茇莫十二铢。”古人把一两分为二十四铢。照这些分量按方配制,就成为屠苏酒。 今天看到刻本原序的署名,才知道原来是屠隆撰序,疑惑得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共95册),
这套丛书还有
《酒徒》《骆驼祥子》《人生采访》《芙蓉镇》《鲁迅杂感选集/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等
。
喜欢读"燕山夜话"的人也喜欢 · · · · · ·
燕山夜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私人话语与意识形态话语的媾和
邓拓的《燕山夜话》声名藉藉。早在接触文本之前,我就早已听说过这部文选。本以为这样的报纸专栏文章,加之又是那样的年代,大约是像鲁迅那般短小精悍的杂文,或是魏巍那样的通讯体。然而实际的文本,却和我的想象相差甚远。 作为六十年代初期的作品,《燕山夜话》有着太多在现...
(展开)

那个年代难得的空谷足音
书里许多文章用现代的眼光看,未免有些乏善可陈,但是想想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背景下,一名党的高级干部,能够写出这些纯真平实的文字-没有口号、没有教条,文字简单朴实,批评善良中肯,作者的饱读诗书,也能真诚而不卖弄的释放出来,实在是太难得了。 邓拓说到头来,还...
(展开)

先有“马铁丁”,后有“三家村” 。
马铁丁,是1950年代初期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三人在《长江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思想杂谈”时合用的笔名。进京后,“马铁丁”的发展方向各有不同,张铁夫从政,官至北京市委宣传部长;郭小川习诗,成为当代诗坛顶尖高手;陈笑雨继续扛着“马铁丁”的大旗,杂文写...
(展开)

燕山夜话——专栏里的百科全书
这种专栏在我小时候很流行,介绍某一点小典故,或者说一个小故事。那时候的我,刚刚学会看报纸,每天一回家就捧着报纸如饥似渴地读着,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新鲜知识。专栏的文章内容是五花八门,上达天文,下含地理,中间还包括点性知识、夫妻相处之道之类(《南方周末》就有个这...
(展开)

【第七十四頁書】鄧拓《燕山夜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眾所周知,1965年底,姚文元在《文匯報》上發表了《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以影射廬山會議上彭德懷被罷官為名、對時任北京市長的作者吳晗進行批判,可謂“文化大革命”的先聲。 除了《海瑞罷官》,姚文元對吳晗、廖沫沙與鄧拓六十年代初在《前線》雜誌上撰寫的專欄“三家... (展开)> 更多书评 1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7.2分 179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1979)7.7分 510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7.9分 126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1979)7.9分 5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❸·❸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豆评≤7.9) (无心恋战)
-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余小轩)
- 百城一粟 (nick)
- 杂谈 (季人)
- 随笔2 (素心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燕山夜话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namik_ercan 2017-11-25 01:55:31
《燕山夜話》中還有一個不能不講的槽點,就是引用了一些民間科學家拍腦袋想出來的所謂“研究成果”,這可能就是現今假消息滿天飛的微信朋友圈之雛形。有一篇《養貓捕鼠》的文章是這樣說的:而這些鼠類繁殖能力都非常強盛。據統計,家鼠牝牡一對,四年之間能繁殖一百七十六萬三千四百頭;田鼠牝牡一對,四年之間能繁殖一億一千六百八十二萬七千九百二十頭。4顆星
0 有用 liz 2016-12-01 14:50:58
读了第三个版本的燕山夜话了。政治课论文写这个。
0 有用 完美的真空 2024-01-23 23:13:43 河北
科普文集,主要是文化方面。
0 有用 世事如浮烟 2023-12-26 14:08:08 广东
于苍山西山阅读。
0 有用 愚公∞ 2023-02-08 14:15:40 贵州
马南邨,是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位的笔名,三位在北京晚报上开的专栏,类似于今天的公众号。从内容上看,是借助古典来写当下的故事,三人的文笔都不错,写出来的文章,虽然有掉书袋的问题,但是写得深入浅出。其中有数篇收入到语文课本,包括大家熟悉的从三到万。从写作上,如果我们今天公众号其实是这种专栏文章的变形,如果能够阅读这种高质量的专栏文章,也就知道公众号的上限是什么了。如何设定主题,如何布局,如何选取素材,... 马南邨,是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位的笔名,三位在北京晚报上开的专栏,类似于今天的公众号。从内容上看,是借助古典来写当下的故事,三人的文笔都不错,写出来的文章,虽然有掉书袋的问题,但是写得深入浅出。其中有数篇收入到语文课本,包括大家熟悉的从三到万。从写作上,如果我们今天公众号其实是这种专栏文章的变形,如果能够阅读这种高质量的专栏文章,也就知道公众号的上限是什么了。如何设定主题,如何布局,如何选取素材,都是可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当然,读过这本书,再去看公众号,也就有了标准,什么文章值得看,什么文章不值得看,这本书也提供了非常有效的筛选标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