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现当代文学小说研究 (dancingmirror)
- 我们班的推荐书单 (小囡)
- 每日一读(一中国篇) (37°暖)
- 世纪文存-摩登文本 (白牙)
- kindle电子书 (迩夕。)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憩园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撄宁 2011-06-09 13:03:31
巴金在他一贯的批判题材下,写出了一部温暖的作品,人性的光映照着每一个人物,即使是作者要着力批判的对象,也并没有将其概念化,而是用饱含同情的温润笔调写出了人物内心的苦痛和挣扎。
6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3-01-09 21:52:17
巴金的小说风格在1940年代中期有了明显改变,主基调由先前的高亢激越转为沉郁悲。文句和构思仍然比较简单,个人觉得巴老在小说创作功力方面的肤浅与他的个性有关,但若将他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青春期的"幼稚"表征却非常可贵。巴老晚年能写出随想录,真诚忏悔文革(实际上他远不是最该忏悔的人,却替荒唐时代里的大多数塞责敷衍的"聪明人"担当起了历史的拷问),并非偶然。对憩园里所写的人物,他的感情爱憎减少,更... 巴金的小说风格在1940年代中期有了明显改变,主基调由先前的高亢激越转为沉郁悲。文句和构思仍然比较简单,个人觉得巴老在小说创作功力方面的肤浅与他的个性有关,但若将他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青春期的"幼稚"表征却非常可贵。巴老晚年能写出随想录,真诚忏悔文革(实际上他远不是最该忏悔的人,却替荒唐时代里的大多数塞责敷衍的"聪明人"担当起了历史的拷问),并非偶然。对憩园里所写的人物,他的感情爱憎减少,更能客观理性地处理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等,而且也比"家春秋"时期更注重对于苦难中的小人物心灵世界复杂构成的深入刻画。 (展开)
0 有用 明眸 2007-12-14 22:03:06
对现代名著的感觉挺复杂的……不是很有兴趣。
1 有用 KaiY 2019-07-27 20:23:00
和《寒夜》一起读的。并不认为巴金被高估了,作品写的很好,蛮喜欢这个种风格的,人品更不用说。
0 有用 知识分母 2012-02-04 16:26:11
“我曾经有过一段认真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经历,那是一种地道的板凳功夫”尼玛叶老您这说的是我吧是我吧是我吧...“在我的阅读印象中,整体的现代文学似乎并不怎么样。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特色不在于成熟,而在于它的不断成长”整个现代文学,就是像是一次重新开始的实验,在这个实验里,我们失去了多少,又能得到多少,打碎了一些什么,又学回来了一些什么。
0 有用 谷子 2023-01-26 23:00:09 江苏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0 有用 . 2023-01-17 14:11:28 四川
相当……无味
0 有用 不肯栖寒枝 2023-01-12 17:56:44 江西
一般。印象最深的应属杨老三这个角色,明知道他做过许多混账事无可救药,可觉着其人可恨活该的同时,看到他凄惨寥落却又忍不住生出几分怜悯。人性也许就是如此复杂,很难只有单面感情。此书行文间总带着一份来自作者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但是由此他不愿去深究任何人的坏处,以至于他要批判的东西也变得虚无缥缈了起来,少了力透纸背的力度。
0 有用 一个大英俊 2023-01-11 22:23:05 山东
不太好看
0 有用 Faust 2023-01-08 22:13:39 湖南
深深感动了。巴金先生后期的作品架构更小,更轻盈深厚。两代两家的同构互话传达大家庭最普遍的境遇。这本温和,淡淡的哀愁,好像人世的宁静一隅,如书名一样。想起之前看巴金写家的后记,写他的家庭,写他的周旁。他从五四走来,战乱,文革,到千禧年,那一代最后的见证者。我之前没能正确认识他,现在只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