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的书评 (26)

【转】卢雅怀:作为现代建构的罗马帝国“衰亡”与“转型”
本文出自《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0期,注释从略。作者卢雅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摘要:对西部罗马帝国晚期这一历史时段,历史学家提出了大相径庭的叙事。爱德华·吉本提出的罗马帝国“衰亡”论,反映的是对大英帝国可能重蹈罗马帝国覆辙的焦虑和对“蛮族”的...
(展开)

甲骨文图书2014年拟出版书目
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高品质读品。译介国外的经典社会科学类理论著作和学术畅销书是我们图书系列的主要方向。作为一个新的品牌,敬请广大读者关注、批评!您的任何意见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供给我们: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oracode(社...
(展开)

【转】孙振民:罗马帝国衰亡问题研究——兴起、嬗变与趋向
摘要:罗马帝国的衰亡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相关研究范式也在不断转变。表面上看,学者们的主要论调从“罗马帝国衰亡”转变为“罗马世界转型”,其后又回归到“罗马帝国衰亡”。然而,研究范式的转变,隐含的是对“罗马帝国”概念的不同界定,相应的研究对象和解释框架也...
(展开)

读《罗马帝国衰亡史》杂感(2)
夜读偶录 -- 读《罗马帝国衰亡史》杂感(2) 1764年10月,吉本(Edward Gibbon)漫游意大利,身临古罗马废墟,感怀无尽,“罗马首王之踪迹,西塞罗之音容,与夫凯撒倒地之情状,历历如在眼前”。15日,夕阳西下,吉本兀坐古罗马废墟,发思古之幽情,此时此景,颇似太白笔下气象...
(展开)

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吉本并不认可君主专制制度,因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完全依赖一个人的性格和才智,其幸运是偶然的、幸福是无法持久的,而极高的地位、极大的权力,也将人性推向极端。 但在一个庞大的社会中,依靠选举来决定领导者也是不可行的,这种方式有太多的弊端,而君主世袭制,在得到普遍承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