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原作名: Мать
译者: 寒阳
出版年: 2000-8
页数: 361
定价: 13.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文学文库(全译本)
ISBN: 9787540213213
内容简介 · · · · · ·
高尔基的名字在所有外国作家中,在我国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之一。凡是读过高尔基书的人至少从课本里就知道他的《海燕之歌》、《母亲》。这位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作家。前苏联社会主义学的奠基人曾带着神圣的光环被置于神坛。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前苏联发生的那场巨变,霎时在俄国文坛上刮起一股大反高尔基的旋风,大有将他颠倒过来,“翻个个儿”的架势。以过一段时日,虽然至今对高尔基的评价已发生示同于昔日的变化,但是,他的作品还是赫然出现在最具代表性的外国文学史中,作为历史存在,无人能撼动他的地位。《母亲》以巨大的艺术力量阐述了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在革命斗争中不断觉悟、成长的过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在作品中反复突出的“真理”、“理性”即马克思主义。作品通过弗拉索夫家两代人的不同命运揭示了这一真理。巴维尔接受...
高尔基的名字在所有外国作家中,在我国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之一。凡是读过高尔基书的人至少从课本里就知道他的《海燕之歌》、《母亲》。这位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作家。前苏联社会主义学的奠基人曾带着神圣的光环被置于神坛。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前苏联发生的那场巨变,霎时在俄国文坛上刮起一股大反高尔基的旋风,大有将他颠倒过来,“翻个个儿”的架势。以过一段时日,虽然至今对高尔基的评价已发生示同于昔日的变化,但是,他的作品还是赫然出现在最具代表性的外国文学史中,作为历史存在,无人能撼动他的地位。《母亲》以巨大的艺术力量阐述了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在革命斗争中不断觉悟、成长的过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在作品中反复突出的“真理”、“理性”即马克思主义。作品通过弗拉索夫家两代人的不同命运揭示了这一真理。巴维尔接受马克思主义,团结、教育广大群众,一起进行了摧毁旧世界的斗争,成为出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特别是通过过去怯懦、在痛苦生活中逆来顺受的尼洛芙娜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坚强的革命者的过程,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思想。
母亲的创作者
· · · · · ·
-
马克西姆·高尔基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生平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Gorkey,Maksim)
前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市一个木工家庭,1936年6月18日卒于莫斯科。
【文学创作】
1、早期生活与创作
高尔基4岁丧父,11岁起独立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1884年流落到喀山,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其间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于1889年被捕,获释后行动仍受宪警监视。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不久开始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1898年出版两卷集《随笔和短篇小说》,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他只上过2年学,完全靠自学成才。
早期创作多为短篇体裁。其中,《马卡尔·楚德拉》和《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等作品以黑暗与光明的...
【生平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Gorkey,Maksim)
前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市一个木工家庭,1936年6月18日卒于莫斯科。
【文学创作】
1、早期生活与创作
高尔基4岁丧父,11岁起独立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1884年流落到喀山,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其间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于1889年被捕,获释后行动仍受宪警监视。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不久开始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1898年出版两卷集《随笔和短篇小说》,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他只上过2年学,完全靠自学成才。
早期创作多为短篇体裁。其中,《马卡尔·楚德拉》和《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等作品以黑暗与光明的强烈对比,歌颂向往光明及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献身的英雄人物,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切尔卡什》、《柯诺瓦洛夫》和《因为烦闷无聊》等小说,则着力真实具体描写下层人们的苦难生活,表现他们对现实的愤怒情绪,艺术上属于现实主义 。收入两卷集的短篇小说《读者》和评论文章《保尔·魏尔兰和颓废派》等,还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就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鲜明的反颓废派艺术立场。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完成的《福玛·高尔杰耶夫》和《三人》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题。
从1900年起,高尔基参加并主持知识出版社的工作,通过出版《知识》丛刊团结了当时俄国大批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1901年他在圣彼得堡写传单揭露沙皇政府镇压示威学生的暴行,号召推翻专制制度,同年发表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充满革命激情,被认为是“革命的宣言书”;这一年他还受革命政党的委托建立秘密印刷所,为此第二次被捕、遭流放。
20世纪初高尔基接连写了几部剧本,其中的《小市民》揭露了资产阶级保守派与自由主义者的矛盾,塑造了活生生的工人形象;《底层》深刻批判对幸福的消极等待思想,剧中的一个人物宣布:“‘人’这个字听起来多么自豪。”《避暑客》、《太阳的孩子》和《野蛮人》三剧则及时揭示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分化,鞭笞抛弃革命理想的人。1905年革命爆发初期,他曾以目击者的身分写了讨伐沙皇政府枪杀请愿群众的传单,号召人民奋起斗争,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民主工党的《新生活报》和《战斗报》的出版,多方努力为起义者筹划经费和武器。这期间他还发表大量政论,其中《谈谈小市民习气》一文深刻分析小市民习气的社会根源、心理特征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
2、中期生活与创作
1906年初,高尔基秘密离开俄罗斯到美国,在那里宣传革命,为党募集经费。同年在美国写成剧本《敌人》和长篇小说《母亲》。前者通过一个工厂的工人群众同工厂主面对面的激烈冲突,成功地表现了工人阶级不怕牺牲的团结战斗精神;后者取材于1902年索尔莫沃工人“五·一”游行事件,突出塑造了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巴维尔及其在现实的教育下由逆来顺受转变为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母亲尼洛夫娜的形象。两部作品都渗透着对历史进步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表现现实的创作原则,是公认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在美国期间,作家还写了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政论《我的访问记》和特写《在美国》。
革命暂告失败后,高尔基于1906年秋从美国到意大利,定居卡普里岛。翌年5月,和列宁 一起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此后几年里,他创作了《没用人的一生》、《夏天》和《奥古洛夫镇》等中篇小说,《最后一代》和《瓦萨·日烈兹诺娃》等剧本,以及《意大利童话》和《俄罗斯童话》等一批优秀作品,在此期间,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他同当时担任党中央委员的鲍格丹诺夫比较接近,参加了以后者为首的前进派活动,并受其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他的中篇小说《忏悔》宣扬明显的造神论思想。当时他发表的一些论文以及专著《俄国文学史》等,也包含不同程度的“观念复合”、“经验组织”和造神论等错误观点。经列宁的批评帮助,他逐渐提高认识,脱离前进派集团。
1921年夏天,因病复发出国就医,直到1928年基本上住在意大利索伦托。他一边治病休养,一边通过书信和会见来访者尽力抵制拉普等一些团体的极“左”和宗派主义错误,为培养青年作者及团结不同风格的作家做了大量工作。他还努力创作,发表回忆录《列夫·托尔斯泰》和特写《列宁》,完成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走向革命道路,劳动者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历程。1924~192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在从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改革到十月革命的广阔历史背景上描写一个家庭三代人的变迁,从心理和道德角度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必然衰落。
1928年回国后,高尔基曾两次到全国各地旅行参观,写了长篇报告文学《苏联游记》。1931年起定居莫斯科。晚年的创作中,剧本《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和《陀斯契加耶夫等人》表现了资本主义的没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写了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40年的历史变迁,以一个个人主义知识分子为中心人物反映出革命力量的壮大。他还发表《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一系列论文,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4年当选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任主席。
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被介绍到中国。他的许多小说、剧本和论著都不仅有了中译本,而且还被编选成单卷、多卷的《高尔基文集》出版。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母亲"的人也喜欢 · · · · · ·
-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8.1
- 堂吉诃德(上下) 9.0
-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全集(1) 8.7
- 我的大学 7.7
- 牛虻 8.7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1
- 前夜 父与子 8.0
- 童年 7.7
- 草叶集 8.1
- 格列佛游记 7.9
母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8 条 )
觉醒——《母亲》读后感
> 更多书评 3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0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7.8分 3348人读过
-
Citadel (1992)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7.7分 456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8.6分 22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学专业本科外国文学必读书目 (大理寺卿)
- 女性要读的一些书 (已注销)
- 英语专业学生必读的59本世界文学名著 (淤泥河干)
- 世界名著-北京燕山出版社 (Candy)
- 北京燕山出版社——世界文学文库 (半支竹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1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母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JOY 2006-03-28 19:39:57
压迫。贫困。反抗。
0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3-04-05 20:47:02
高爾基不是那麼簡單的紅色的。
0 有用 Coco 2009-12-19 14:23:15
深刻感人。
0 有用 Nee 2009-09-29 12:17:42
勇气与力量
0 有用 .渊 2013-03-11 16:27:23
死活看不完的一本书.......
0 有用 齐天大圣 2024-12-02 20:29:29 上海
一个偶然的机会,儿子说不妨读一下这本书,因为它是《童年》的“前传”。我读的燕山出版社的高尔基系列的确把《母亲》和《童年》三部曲列在一起叫“高尔基四部曲”。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母亲》误解成《童年》的前传情有可原。这本书里的“母亲”与其说是巴维尔一个人的母亲,不如说她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母亲。与传统意义上儿子深受母亲熏陶从而走上革命者的道路不同,这本书里的母亲是反过来受到儿子及同志们的培养,走上了革命者... 一个偶然的机会,儿子说不妨读一下这本书,因为它是《童年》的“前传”。我读的燕山出版社的高尔基系列的确把《母亲》和《童年》三部曲列在一起叫“高尔基四部曲”。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母亲》误解成《童年》的前传情有可原。这本书里的“母亲”与其说是巴维尔一个人的母亲,不如说她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母亲。与传统意义上儿子深受母亲熏陶从而走上革命者的道路不同,这本书里的母亲是反过来受到儿子及同志们的培养,走上了革命者的道路的。当时的俄国革命者大多来自工厂、来自城市,这和几年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完全不同。事实也证明了,照抄照搬苏联模式是完全行不通的。中国的革命必须走自己的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本书成书于1907年,十年后“十月革命”终于成功。多年后,革命的火种沿烧到了东方。苏联虽死,革命永存。 (展开)
0 有用 就就就就这样吧 2023-02-11 00:05:55 重庆
@2007-05-15 11:12:55
0 有用 Yolanda 2022-11-04 18:20:54 北京
2009-02-02 读过
0 有用 万里 2022-08-14 20:32:02
小学二三年级买的书,书纸都脆了,高中读的前半本,本科毕业一年后读完剩下半本
0 有用 豆豆狗 2022-08-07 17:49:21
读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的版本,刘引梅翻译。读了很久没读完,语言和主义比较多,缺少一些抓人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