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政治的书评 (59)

姬一鸥 2010-01-17 12:43:40

学术界的“去魅”与坚忍

一九一八年,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慕尼黑大学,给青年学生做了题为《以学术为业》的演讲。出人意料,在演讲一开头,韦伯就告诫学生,“众多平庸之辈无疑在大学扮演重要角色”。在打算进入学术界之前,最好先问问自己,能不能“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  (展开)
madlogos 2006-08-03 10:46:32

读《学术与政治》(Max Weber)

Max Weber的这本小册子对后世影响之大,恐怕他自己当时都不曾预见到。书中收录的两篇演讲《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作于1919年,其时正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历史走向的拐点——一战结束,德国战败,大繁荣,大萧条……都在这一年前后陆续铺开。整个时代的精神是焦灼不安的...  (展开)
黄靓鱼 2011-06-06 10:41:42

读《以学术为职业》

老人家的这篇演讲由于是与《以政治为业》一起出版的,然后取了个天煞的名字叫《学术与政治》。令人不寒而栗啊。硬着头皮看了下来,发现其实这是一篇不错的励志作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之感。就是板起脸说冷笑话,有点让人受不了。然后我把它“翻译”一下吧! 1、菜鸟们~关键是...  (展开)
阳朔赤壁 2007-01-29 19:37:49

书摘

1。一个教师所应当做的,不是去充当学生的精神领袖,不是立场鲜明的信仰灌输,而是尽力做到“知识上的诚实”,去“确定事实、确定逻辑关系和数字关系或文化价值的内在结构”,因为没有对手和不允许辩论的讲台,不是先知和煽动家应呆的地方。 2。一名正直的教师,他的首要职责...  (展开)
逆流沙wing 2012-03-11 21:33:42

韦伯的心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每当一个时代将要终结而再度总括其价值时经常出现的人。你看,一个男人站了起来,拥抱着时代的重荷投向内心的深处... 在他之前的人们都在世俗的悲喜中起伏;但,他只觉得—— 人生的沉重, 并将所有当作一个“礼物”来拥有。超越其意志的,只有神;于是,他爱神—...  (展开)
小新蝎子-游 2010-10-26 12:56:07

在今天,韦伯给中国的启示

距离马克思•韦伯生活的年代已经有近一百年之久了,这部作品收录了韦伯在临终前一到两年间发表的两篇演讲,即《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演讲之时,已到一战结束,德国掀起革命,在斯巴达克团等组织号召下,首都柏林工人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韦伯在国家动...  (展开)
Ignaz 2018-03-23 19:42:28

德意志第一个彻底告别浪漫主义迷思的人

想不起来昨晚是第几次读韦伯的《学术最为一种志业》了,第一次大概是在没有空调和暖气的南区寝室看的冯先生的译本。但是这次是第一次看德文原文的,而且是花了80欧分在kindle上看的。一百年前,对整整一百年前,那个眉头紧锁,目光如炬,胡子浓密,身材魁梧的汉子,那个德意志...  (展开)
番吉 2021-05-25 08:42:01

《以政治为业》笔记(2019.7.6)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目录 1.政治的定义 2.支配权的类型 3.近代国家和职业政治家的出现 4.以政治为业的方式 5.专业官吏的兴起 6.职业政治家的来源 7.新闻工作的地位 8.政党的经营 9.英、美、德三国的政党 10.德国职业政治家的现状 11.以政治为业的含义 12.政治和道德的关系 译注 1、政治的定义 “政...  (展开)
Kim 2016-03-07 16:49:56

平常生活中的精神和意义 ——居于祛魅后的世界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一个超越世界,或者流于个人直接关系上的一种博爱。” 韦伯的演讲或许算不上振聋发聩,至少坚定有力。在场的学人们直起身,屏息...  (展开)
Panacea 2015-01-29 14:33:08

看清世界并依然爱它——《学术与政治》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清世界并依然爱它 ——《学术与政治》读书笔记 信仰的世界已遭理性的“除魅”,而理性的世界通过“理智化”的不断追问也走下了神坛。波普尔说过“当问一个人关于人类未来的走向时,除了不负责任的回答之外还能期待什么呢?”正如韦伯所言,“讲台不属于先知和煽动家...  (展开)
bunny friend 2009-04-27 20:42:47

谁解民主?

近来读了几本社会学的杂书,对民主这个东西渐渐产生一点迷惑,或者也是以前读书思考太少的缘故吧。 首先是在《学术与政治》的前言里,冯克利先生重述了韦伯揭示出的一个“极紧要”的事实:“在那时的许多欧洲人看来,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最关键的价值科目——科学和民主,也已遭...  (展开)
乡下人 2014-05-06 10:59:03

以学术为业

昨天看了马克斯•韦伯的一篇演讲,叫做《以学术为业》。韦伯在分析了从事学术的艰难的外部环境(譬如想要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的种种周折,从事学术活动时外部的种种限制)之后说:“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如果年轻学者请教一些做讲师的意见,对他给予鼓励几乎会引起难以承...  (展开)
Wolfgang 2013-02-28 00:40:28

你要做学术还是要搞政治?这是绕不过去的一本书

在读韦伯的东西以前,我没有想到Max是不喜欢哲学的,虽然柏拉图和尼采的著作对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对他的哲学的那些情感,我叶不打算深究。我读他的书时,我感觉到的——写书的人必定学识渊博。更恰当一点说,这是一种德国式的渊博。以偏概全的说,像尼采、萨维...  (展开)
乔大路 2012-01-11 13:42:02

《学术与政治》思想笔记

说起来也好玩,德国的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一经传入中国,都会引起一场思潮甚至革命,像康德,尼采,卡尔·马克思,海德格尔,马克斯·韦伯等等,如果就当下的现状来说,我觉得马克斯·韦伯更适合被当代人来做一个思想道德上的标榜,尤其是政治家和思想家。读《学术与政治》时产...  (展开)
Wenqian Li 2009-11-21 11:41:33

我们这个时代的参照——读《学术与政治》

历史总是呈现出某种惊人的相似性。每个时代的多数人面对历史时,总有一种无知的优越感掺杂其间:似乎每个人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而自己生存的当下正处于某个历史的转折点上。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恰恰在于,这种盲目的以自我为中心也多呈现出某...  (展开)
action 2009-10-13 10:36:51

天职

正当此时为毕业后何去何从烦困,重读《学术与政治》,心有难以平复的震撼。 “如果每个人都找到了握着他的生命之弦的守护神,并为之服从,这其实是平实而简单的。”这是韦伯“以学术为业”演讲的最后一句话,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天职”或“命运”。但这并不代表韦伯服膺于宗教,...  (展开)
小镇村夫 2008-08-07 20:03:20

找寻:生命之弦的守护神

马克斯.韦伯在“以学术为业”的演讲中,最后一句说“如果每个人都找到了握着他的生命之弦的守护神,并对之服从,这其实是平实而简单的。” 韦伯在对“理智的牺牲”的阐发中提炼及指引着我们找寻人生的最终意义,以对抗他那个年代的当前困境“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  (展开)
孟羊羊 2020-06-29 15:56:49

以学术为业以及附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以恰当的方式将科学问题呈现出来,使一个未曾受学但具备领悟力的头脑能够理解这些问题继而能对它们进行独立的思考(对我们来说这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大概是教育事业中最艰难的任务。 你对每一个人都要凭着良心问一句: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9条)

订阅学术与政治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