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欧文・M.费斯在这本敏锐的著作中指出――这正是宪法第一修正案所针对的问题。费斯阐明,对于政洽捐款开支、仇恨言论和淫秽出版物所施加的限制如何可能根据第一修正案予以辩护,而不是遭到其反驳,作者由此而重构了相关的辩论。他提醒我们,国家可以成为自由的朋友,可以保护和培育那些本来可能销声匿迹的言论,而剥夺这些言论可能使我们的民主丧失其全面和丰富的表达。
言论自由的反讽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欧文・M.费斯(Owen M .Fiss),1959年从达特茅斯学院本科毕业后赴牛津大学深造两年,获哲学学士学位,然后攻读哈佛大学法学院,1964年毕业。开始几年在法律界任职,曾在1965年担任联邦最高法院威廉・布伦南大法官的法官助理,1966-1968年担任美国司法部民权属特别助理。1968-197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法学教授,1976年开始在耶鲁大学任教,目前是耶鲁法学院讲座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司法程序,平等,分配正义,以及比较宪法研究等。出版学术专著十多部,在美国法学理论界享有盛名。
本书是关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经典性作品。
刘擎,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历史系副教授。
殷莹,现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目录 · · · · · ·
中译本序
导论
第一章 言论的“沉寂化”效应
第二章 艺术与积极主义的国家
第三章 新闻媒体的民主使命
第四章 将至的挑战
中文版增文一种既是个人又是政治的自由
作者鸣谢
附录
一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与第十四修正案(中英文文本)
二 主要相关诉讼案件简介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导论
第一章 言论的“沉寂化”效应
第二章 艺术与积极主义的国家
第三章 新闻媒体的民主使命
第四章 将至的挑战
中文版增文一种既是个人又是政治的自由
作者鸣谢
附录
一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与第十四修正案(中英文文本)
二 主要相关诉讼案件简介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言论自由的反讽"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 8.7
-
- 权力的媒介 8.4
-
- 联邦党人文集 9.0
-
- 悬而未决的时刻 8.3
-
- 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上下) 9.4
-
-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全二卷) 8.8
-
- 言论的边界 8.6
-
- 自由主义基本理念 7.7
-
- 论出版自由 8.6
-
- 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 8.4
言论自由的反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我们守望言论之时究竟在守望什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言论自由”不仅仅作为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概念出现在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而且还作为一项天然的权利甚至权力被人们所享用和尽情主张,同时具有不容置疑的正当性,隐隐约约成为一项帝王条款性质的底线式“政治正确”被全球文明国家所认可。 然而言论自由究竟是什么?谁... (展开)
曹旭东:言论自由与国家的新角色——欧文·费斯《言论自由的反讽》介评
【内容提要】面对言论自由领域的“沉寂化”效应和新闻媒体被市场“俘获”的现状,欧文·费斯从社群主义出发,在民主制的价值目标下重新定位了言论自由的价值,将平等筑入言论自由体系,改变了其传统的一元价值模式,从而获得了国家干预言论自由的正当性。国家在干预言论自由中...
(展开)

言论自由的反讽 摘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言论自由的反讽 费斯 刘擎译 新星出版社 2005,5 中译本序言 贺卫方 p2-p3 费斯教授┅┅认为第一修正案的含义不应如此;保证个人自我表达固然重要,同时也必须把宪法所追求的目标正确地界定,那就是拓展公共讨论空间,从而使普通公民能够对于公共事务以及围绕着这些事务的各... (展开)> 更多书评 1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7.8分 12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各学科领域入门书籍 (征羽)
- 自我通识教育 (锟斤拷)
- 学新闻传播最好能读读这些 (海鹰)
- 新星图书*学术 (玻璃软糖)
- 传播研究基础 (DIANLI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言论自由的反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Rhinover 2011-02-10 13:48:21
嗯,用那谁的话说,就是内部充满了张力,外部却缺乏号召力。
0 有用 J 2010-04-13 23:03:14
这是我看表达自由系列的第一本,其实这书需要先往后面看起。
0 有用 容安 2009-10-25 22:00:19
大法官就要这样保持清醒的批判态度。
1 有用 阿留申 2019-05-04 20:18:07
提炼出几个点:一,自由与平等在言论自由中不可避免发生冲突,“有时我们必须压低某一些声音,为了可以听到另一些声音。”;二,国家干预言论自由的手段除了“禁止”,还有“支持”与“沉默”;三,新闻媒体的独立对于言论自由十分重要,然而绝对的客观独立是不可能的。
2 有用 熊阿姨 2010-09-19 01:11:51
更多是从法理上来对言论自由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证,所以让贺卫方来作序。虽是小册子,读得有点吃力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