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您準備要繼承這世界嗎?
前進哈佛寶典
從研究生到名教授,李歐梵院士在哈佛度過半生歲月,珍貴的求學經驗,深刻的學術生涯,邀請有抱負者一起開墾智慧。
哈佛是全球最著名的高等學府,錄取率卻一年比一年低,競爭一年比一年無情……。名校不會主動來找您,進入國際頂尖名校,是成為菁英最準確的方程式,本書提供最專業的哈佛求學心得,和前進名校的要訣。
我的哈佛岁月的创作者
· · · · · ·
-
李欧梵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李歐梵
哈佛大學中國文學教授。 1939年生於河南,後隨家遷臺灣,臺大外文系畢業。1970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專攻中國現代文學及思想史。
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普林斯頓、芝加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作品有《上海摩登》等學術著作,隨筆集《狐狸洞話語》、《世紀末囈語》等;並與妻子李玉瑩合著《一起看海的日子》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 平常死读书的学生,不一定进得了哈佛。学业或入学考试的分数再高,都不能算数,因为可能别人比你更高,申请哈佛的都是天下佼佼者。当然,分数也不可太低。 2. 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学生的“个性”——从申请人的兴趣、所参加的活动和课业以外的特殊才华显示出来的“个性”。如果你是马友友(世界顶级大提琴家,以前也是哈佛本科生)第二,哈佛必会虚位以待。 3. 因此,申请书的那页“个人报告”(personal statement)至关重要,在这篇短文中申请者应竭尽所能把自己的“优点”写进来,这也可以看出其个性和才华。然而写这篇报告时必须有文采,不能人云亦云,或把自己吹成天仙下凡。所谓“个人报告”,顾名思义就是指申请者的“个性”的一面,以自己的某些独特经验做例子更好。 4. 三封推荐信也很重要(申请研究院则绝对重要),但信的写法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是八股官样文章,这三封信务必把申请人的个性和异禀写出来。因此,请什么人写这三封推荐信也至关重要。 5. 以上所有申请表格以推荐信,绝对要是“真迹”,不可作假或抄袭,因为“入学委员会”的委员绝顶聪明而且经验老道。 6. 不论你是美国以外任何国家的公民,语言能力绝对重要,英语能力当然更是如此,而英文功力最好表现在“个人报告”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可造假。其他语言能力则多多益善,中文能力也应该很好,至少要有双语或三语的背景,这样更符合哈佛的国际视野。 7. 如果能有在世界各地居住或旅行的经验,则可视为优势,因为哈佛注重学生个人经历的文化多元性。将来哈佛招收的国际学生也会越来越多。 8. 名校出身并不重要,因为哈佛希望学生的来源更多元、更民主,不分贵贱贫富(名校学费贵,多是富人子弟才能入学),只要能入选,都可以申请奖学金或助学金。所以,不要因为家境不好而裹...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1页 -
他从来不相信任何一个系统,或一种独一无二的思想标准。他非常怀疑,怀疑这种那种系统的可读性,或者某种系统放之四海而皆准 “脉络”(context)这个意义更广的字眼,它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思想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环境(包括思想家);一是某种思想和同一时空中的其他思想间所构成的关系。 他的章法之一就是他所有学生都很熟悉的“双方面”辩证法:分析一个问题必会“从一方面看”(on one hand),再从“另一方面看”(on the other hand),如此双方面互相辩证下去越挖越深,却从来没有结论,而是把问题演变成“问题组”(problematique),绝非“正反合”式的庸俗黑格尔辩证法所能概括。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我的哈佛岁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李欧梵:作为狐狸的一生
李欧梵:作为狐狸的一生 文/孤云 《我的哈佛岁月》/李欧梵 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1版 《清水湾畔的臆语》/李欧梵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1版 作为“他者”的李欧梵 读书如坐地铁,到达终点之前必要一站一站地经过。李欧梵对我而言,也是一个站点。一度迷恋李...
(展开)

哈佛岁月|那些不曾被辜负的时光
在读《汪曾祺书信集》时,在汪老写给施松卿的“美国家书”部分,提到了聂华苓的女婿李欧梵,看到有人评论李欧梵的《我的哈佛岁月》,特地找来看了,也算是读书时一个小惊喜。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李欧梵,但大多数人肯定都知道《纽约客》、《台北人》的作者白先勇,而他们在台湾大...
(展开)

还是很娓娓道来的一本书的
其实美国东部和西部,尤其是美国西部的加州南部,真的是一个富人扎堆的地方。不仅仅是美国的富人,还包括国内的土豪们,移民的首选必然是洛杉矶这样的地方,李教授一介书生,受点歧视也没啥了,哈哈。 东部则完全不同。你如果背着一个包,在剑桥溜达溜达,就会发现很多背着书包...
(展开)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1)7.7分 297人读过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7.6分 1119人读过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8.0分 139人读过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7.6分 7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1年看过的书 (安庆市民李女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的哈佛岁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kidz 2010-12-17 22:08:01
文科滴孩子文笔不错。
0 有用 呼呼小睡 2011-07-02 10:56:06
好
0 有用 yoga 2013-06-05 23:47:04
又捡起来读,常读常新。好一个狐狸李,文如其人。
0 有用 cclemon 2011-02-11 16:31:49
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优势 哈佛并不是完美的~
0 有用 7531689 2018-06-07 10:28:58
应该买一本放在家里,困惑时看看;不过李欧梵的随笔,我每次读到3/4都会觉得很腻…然后结尾又觉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