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osz's ABC's的书评 (29)

言小非 2007-06-21 19:50:4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版

米沃什对波伏娃的态度

一个人的羁绊 米沃什在回忆录中写道的:“我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米沃什虽然始终保持着这种谨慎,但他看不惯西蒙·波伏娃所代表的巴黎左派知识分子的习气,接受不了“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也同样不认同...  (展开)
廖伟棠 2008-11-09 16:00:2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版

凉风左右至

凉风左右至      ――纪念切斯瓦夫.米沃什和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1      那不是你的姿态,   乌云盘亘于你的土地之上,纵使三叶草仍在闪耀。   我拒绝哀悼你,如哀悼一个死于伦敦大火中的孩子。   乌云盘亘于我的土地之上,我只能一饮。 ...  (展开)
2014-02-19 19:22:04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文学作为永恒的纪念

“难道只因为曾经有过这样的事?” 切斯瓦夫•米沃什少年时代有位亲密的玩伴,斯蒂凡•扎古尔斯基,绰号“大象”。米沃什和大象都是“流浪汉俱乐部”的成员,两人一起参加同学聚会,一起远足旅行,一起驾着独木舟航行去巴黎。因为大象,扎古尔斯基家的利波夫卡庄园成了朋...  (展开)
暂停 2006-05-15 14:26:1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版

诗人的词典

2004年2月,我在北京买了两本《切•米沃什诗选》(张曙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一本送给了一个朋友。5月,我拿着它去云南闲晃。在大理洲的一间山顶木屋里,窗外不远处是碧汪汪的一池湖水,低天翻滚的云朵把变幻的影子投在水上,密集簇开的黄花像刚刚窜出草地的火苗,翻...  (展开)
理想国 2024-04-18 10:17:27 云南人民出版社2024版

用一本词典携带一个精神故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请设想:如果有一天醒来,你失去了你的全部记忆,那你将是谁?你还会是你自己吗? 米沃什在哈佛大学做讲座,在演讲落幕时说道:“人类是靠对自己的记忆而活的,即是说,活在历史中。” 米沃什在漫长的流亡生活中,从未抛弃过他个人的历史、他的独家记忆。在他的小心保管下,他...  (展开)
萧轶1989 2014-05-02 16:56:43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米沃什:朝阳的心灵

  我们不得不承认,那些流亡学人的回忆录,总能轻易地激发我们阅读的兴趣。同样的,相信大部分人如我者,对于米沃什及其写作的热切关注,皆因其复杂而痛苦的人生经验与我们自身有某些暗合之处。在回忆录《米沃什词典》中,米沃什抛弃了我们日常所见的回忆录形式,而是采取了...  (展开)
橙子的店长日记 2016-03-06 18:38:13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有的时候身处在一个大熔炉中,很容易忘记自己要做的是什么。每天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它们比生活有趣,比工作轻松。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就容易忘掉本来自己的目的,变得情绪化、善变、浮躁且浮夸。 切斯瓦夫 · 米沃什写了一个词条: AMBITION(抱负)。它在受伤时就会凸现...  (展开)
P.H. 2014-05-10 11:19:35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我是把自己关进了自己的堡垒,并拉起了吊桥。

A~Z很多人最后都被杀或者自杀了,20世纪对特殊国家的文学家思想家影响颇深。看到最后跋写道disappearance of people and objects,消失的人和物,任何东西都不能延续,在算活的足够长的人的意识里,其他人的面孔姿势话语也在逐渐消逝,直到再也不会有人出来作证。我尽量用简薄...  (展开)
WhiteFang 2014-04-25 12:04:49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很久以前有一群波兰人

很久以前——也或许并没有那么久——有过这么一群波兰人,他们写作,绘画,建设,在欧洲边缘的小酒馆里谈论无政府主义,完全不知道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后来他们有的被纳粹枪决,有的被苏联流放,有的死在奥斯维辛的集中营,有的死在古拉格的集中营,还有的从古拉格归来为盟军...  (展开)
Clélia 2006-07-16 03:26:3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版

曲解米沃什

虽然印象里的诺贝尔越来越像一个世界级的国家首饰,但这只是擅长炒作的媒体自造的隔膜,若不是因为〈米沃什词典〉封面上的“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西川及三联,我可能会更晚结识这位擅长用黑色幽默洞悉生活的波兰老头,他用词典的方式检索了记忆中的闪光点,他用某个词...  (展开)
汪杨 2011-03-16 17:02:0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版

关于上帝(6)2004-08-13 11:02:12

前一段在三联书情上预告的米沃什词典有书了,很利落地买了一本。正好最近在读马拉美,西川讲,米沃什的“时间”不是马拉美或博尔赫斯的“时间”;他要“探查那使时间屈服的法律”,他说:“时间在我们的头顶狂风似的怒号。”西川的评论总是有点喜欢螺旋上升。 书里面有很多有趣...  (展开)
天水明夷 2005-11-15 14:41:1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版

信念一种

1)、那时看《拆散的笔记本》没感觉,但这本书一下让我喜欢上了。米沃什在这里用了一种很好的方法结构起了他的一生,那就是词典的方式。这是出于一种对词语的信任,或者说是一种在世界与词语之间关系的敏感。问题是我也意识到了,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用这种方式来结构呢。看这本...  (展开)
蓝色梦想 2014-07-01 17:42:14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米沃什的人生词典

看到《米沃什词典》,难免会让人想到《哈扎尔词典》或《马桥词典》。不同的是,后两部著作是虚构的小说,前者则是一部非虚构的随笔集。米沃什以词条的形式,讲述了生命中的159个人生词条。这部著作可以说就是米沃什的人生词典,每一个词条里,都记录了他对人生的一些重要回忆与...  (展开)
时间的玫瑰 2010-03-17 16:07:3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版

转载:BY李海鹏

米沃什说,也许这本词典是一件替代品,它替代了一部长篇小说,一篇关于整个20世纪的文章,一本回忆录。跟《我的世纪》有点儿像,就是《昨日的世界》那路书的温和版。我从来没喜欢过米沃什,这人正直、敏锐、爱思考,但跟别的大诗人比起来,没什么才气。我看完了,陶冶...  (展开)
布衣素裙 2009-09-17 11:01:4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版

床头书

有时候,我们经由文字抵达灵魂。尤其需要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候。 最早知道这本书因为一个报纸的推荐,后来,在第三极书局看到,并没抱太大的希望,我们的翻译常常弄得原作惨不忍睹,买译本总是慎而又慎,西川的鄱译非常好,当时就欲罢不能。好书常常置于床头,早晚翻翻,如果同时...  (展开)
大器嚣嚣 2007-08-03 14:38:1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版

年龄是一种武器

年龄是一种武器。不仅是年轻对年老那种锐利的刺痛感,还有年老对于抵达真理的速度。米沃什活过了大多数同时代的人,所以最后他写下的词典中保持了坦率——他爱过恨过的人都消失了,只留下他发出声音。长寿使他有机会坦率,说出那些在在世的人面前不便于说出的话。他英勇得活...  (展开)
aga 2006-12-08 17:12:3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版

有限想像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对一些书籍的阅读多少对我产生了影响,但并没有使我发生理想中的变化。无论是应用文字的力量,还是内里的思维方式,我调动它们的时候,甚感吃力。就像一个学艺未成的孩子,我在挥舞手中的棍棒时,还被器具旋转的惯性牵引着磕磕绊绊走。最近的一个事例就是...  (展开)
Ludlow 2021-01-09 22: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评米沃什词典

过去是不准确的,无论我们怎样努力,我们也无法确定过去事实上如何。我们必须依赖人们的记忆,而记忆并不可靠。它翻过来调过去地耍花招骗人,窜改经验的数据。即使人们说某事发生时他们在场,你也不能相信他们,他们一般只是把从别人那儿听来的事当成事实复述一遍。我们自己在...  (展开)
mármol 2017-07-22 23:42:2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米沃什的记忆拼图

---------------------- 米沃什词典读起来让我感到有些吃力,原因之一在于米沃什用词典体消解了线性叙事的连贯性,以具体的词条来呈现头脑中的私人记忆,当我努力尝试用所有的拼图碎块还原一个完整的图案时,不管我能否成功,最终呈现出的结果都已注定满是裂缝。以词典...  (展开)
kapy83 2012-03-09 14:41:0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版

片段

阅读这三百页的小书,竟然差不多一天的时间,这让我感觉到我读书的速度慢了。或者由于最近太盯着速度与页数的缘故? 哈扎尔词典没看过,但马桥词典和这部词典都和我预先对于这种迷幻的形式结构有些失望,他们是如此清晰和着迷于故事性,完全缺乏晦涩与探索的喜悦。当然,其实从...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9条)

订阅Milosz's ABC's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