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的书评 (34)

老探戈 2007-09-14 00:18:45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话听上去有点儿残酷,尤其是对读书人来说;然而,却是无法颠覆的事实,这又让人无奈。这有点儿像站在地球上观望宇宙,即便是借助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你又能看到多少呢?但读书人如我等却是...  (展开)
一块屁萨饼 2008-05-12 12:09:17

自下而上谓之“形”

《作文本》是张永和累积了二十多年的零散作文,时间跨度之大、范围之广让我真的很难说出对整书有怎样的印象,只好说说启发最大的题目了。 作为一个学工程出身的人,我的本职其实就是做好一个“工匠”。根据国标规范,行业惯例和潜规则(说潜规则,就是有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么画...  (展开)
ehongbo 2007-07-11 11:53:24

我对《作文本》的功利性阅读

2005年敲的文字 ———————————————————— 近日慕名买了一本张永和的《作文本》,睡前醒后读之,甚欢。 张永和是我最为喜欢的建筑师,他与另一个建筑师提出的"基本建筑"对我影响比较大。那时我还在学校,好像是大三,某天逃课跑去三联书店看书,翻到某本杂志...  (展开)
celine 2008-04-30 15:42:47

自我思索的感觉

平淡建筑,在细微中感觉空间,生活建筑,在人本中思索行为...总感觉那是一种仰望的境界,探讨的寓意,平等,又满含智慧...看完后有再品一次的欲望....  (展开)
eyesfetish 2009-01-31 19:44:15

有趣的几个观点

-----------我是写给我自己看的,看不懂我文章的不要发言---- 在 作文本 里有个有趣的理论,住120平的人更容易住在房间里。住在40平的人更容易住在城市里。 40平的房间功能可能就是只有一张床。SO, OWNER就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可以分布在OFFICE, CAFE,SQUARE,MALL, CINEMA. 为...  (展开)
李嘉图 2014-07-03 15:15:18

一篇零散的读书笔记

本来是《现代建筑理论》课程的期末读书笔记作业,慢慢的敷衍而成,后来发现居然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索性还是发上来,希望有人能够点评一二。说是读的张永和,其实看的台湾国立交通大学龙书章教授的公开课更多,也感受到龙教授治学的严谨与认真,在这个偏僻的角落里...  (展开)
【读品】 2007-03-10 00:54:55

【读品·城市】建筑师的思想录

【读品·城市】建筑师的思想录 这本谈建筑的书,如果你把它当作哲学书来读,也许更合适。这么说,实际上是假定谈建筑的书与哲学书应当有所区分。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这个假定的确是存在的。建筑究竟应该怎么谈?我(们)未必清楚,不过,张永和还是使我(们)产生了疑惑:...  (展开)
drunkdoggy 2007-08-03 20:29:33

冰山一角——文学与建筑

作家不仅创作文本,也创作建筑。好的作家未必都是好的建筑师,但留心建筑的作家往往都是大师。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三岛由纪夫、雨果、曹雪芹。卡尔维诺关心隐身城市,艾柯擅长利用建筑学弥补他趣味上天赋上的不足,二者在此处皆小胜对建筑不甚敏感的同类作家。伍迪艾伦...  (展开)
孙胡子 2010-05-13 01:16:20 田園城市版

散发着木香的作文本

能买到这本书也是机缘巧合。 在《人物》中看过一期张永和的访谈,觉得这个人很有趣,知道他有本书叫《作文本》。世界设计大会时,在央美的展厅翻看了几页,之后一直寻找,但是网上一直缺货。 四月去上海考察,慕名去了趟渡口书店,真是超级小。但是书选的很贴心,也有养眼的店...  (展开)
lei 2006-10-31 12:54:53

想写侦探小说的建筑师的作文本

作文本。四年级的时候写作文就很费力的建筑师出了这本书《作文本》。在书架上插着的时候,就喜欢这样拙劣的名字。 他是文字的外行,我是建筑的外行。所以外行与外行看热闹。 作文本。把封皮拆开,是个黄色的大大娃娃,在各种图片之中,俏皮地笑。绘图是可爱的,关于窗的投影,...  (展开)
邱小石 2006-11-01 16:32:22

看事物的角度

这本书的内容和封面一样干净。这样的文本方式,简洁、跳跃、概念、充满可能性,有点象创作开始的时候,在一张白纸上随机想到一些词汇先记录下来,至于之间有什么关系和意义,需要进一步运用观念与逻辑把他们勾连起来。 说得多和说得少,都不一定是学问。关键的概念创造在于看事...  (展开)
ciecie 2006-05-21 14:47:24

有趣的作文本

偶读建筑师张永和的《作文本》里的一篇随笔“关于建筑教育”。里面介绍了一个有趣的概念--美术建筑,即以美术的思维方法和以美术的设计训练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最大的诟病在于过分强调表现,忽视人与建筑空间的关系,把建筑当作一个大到能够允许人进出、居住的雕塑。于是建筑...  (展开)
vox 2005-11-16 23:05:06

乱说:

张永和这个名字非常地有构成想象的理由,永和---永和豆浆;永和---永远和平.食之理想,和平的理想. 对于建筑师本人,他是一种身份,一种标签,贴上去后,就是背后非常的建筑. 知道张永和,是与刘家琨,赵冰,王澍,朱文一,徐卫国等参与的1999年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作品展(2000年...  (展开)
El 2017-02-22 12:32:11

记这本拖了大半年的书

从大三上开学一直都到了大三下开学。为什么拖了这么久,除开自己的拖延症和懒癌(耻辱啊耻辱!),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内容本身有些难懂。豆浆叔把自己二十年的文章挑出三十来篇,整理成《作文本》,大跨度的时间让这本书很适合碎片化的阅读(当然也不是说不能一次性读完,假若能...  (展开)
Torpedo 2016-03-24 00:22:01

Why does he make us feel these questions if he’s not going to give us any answers?

大二时候写的读书笔记。一字未动。 我一般回看一个月前写的东西都会羞耻感爆棚,但这篇现在看也还好。 可能是当初对建筑真的有过一颗真心。 ------------------------------------------------------------------------------------------------ 一、 艺术性 书中《向工业建筑...  (展开)
turquoise 2014-07-04 15:48:5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版

创意是如何可能的

知道张永和先生,是通过《晃眼视频》的一期讲座,他是一个建筑师,有自己的工作室,也当老师,也喜欢鼓捣和本职工作看似不那么相关的事儿,比如写作,比如服装设计。 发现《作文本》一书,是因为这个书名,很是好奇建筑师是怎样做作文作业的。以这么质朴的名字命名...  (展开)
樱卡 2009-02-23 15:48:57

看完热闹了

对于建筑门外汉来说真的只能看个热闹了,理性思维太过于浓重以致连文科出身的我连知识都不能说有所增长。 惊诧于作者的文学功底,恐怕能有所发言权的,也就是唯一看懂点的就是文学与建筑这篇了,伟大如莎士比亚、艾科、卡尔维诺,都在思考着实践着文学与建筑的关系,建筑,隐含...  (展开)
三文鱼 2007-05-06 15:51:53

持久的启发性

张永和长的慈眉善目,说话也是谈笑风生,不过从他的书里嫩感觉出他强大的、令人望而却步的心灵,他对建筑、文学、电影的执著无不体现...书中杂七杂八,是很多零散的想法拼凑在一起的,跳跃性很强,当然这类书有她独特的魅力——持久的启发性  (展开)
半格 2007-02-22 17:31:58

我的作文本都是我的宝

小时候写的东西有少数曾经被语文老师安排在作文课上朗读。 作为非A类学生,比起A类生朗读时候的顺理成章,我无疑有点紧张然后会有颤音。 有的语文老师会笑笑说,习惯就好了,有的会皱眉头什么都 不说。 我妈会高兴,然后说我没什么出息。 挠挠头,佯装...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4条)

订阅作文本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