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比我老的老头》一书出版后广受读者追捧,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此次增订珍藏版,补收入了黄永玉刚完成的新作《为什么老头儿号啕大哭?》和一篇回忆聂绀弩先生的长文,并特邀著名漫画家丁聪先生为书中所写人物绘制肖像插图。
在这本具有黄氏独特风格的书中,黄永玉先生用风趣且另类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他相识的那些“比他老的老头”:钱钟书、沈从文、李可染、聂绀弩、张乐平、林风眠、张伯驹、许麟庐、廖冰兄、黄苗子、郑可、陆志庠、余所亚……通过这些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们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在与这些艺术大师的相遇、相识、相知中,最值得细细品味的是他们的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
此书制作印刷精美,是高档礼品书,且具收藏价值。
比我老的老头的创作者
· · · · · ·
-
黄永玉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黄永玉湖南凤凰县人,1924年7月9日出生。受过小学至初中二年的教育。16岁开始以绘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民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美术学院教授。写过诗、杂文、小说、剧本。出版过画册、诗集、杂文集、木刻画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开过个人画展。
目录 · · · · · ·
为什么老头儿号啕大哭?(增订珍版代序)
北向之痛
我少年、青年、中年、暮年心中的张乐平
大雅宝胡同甲二安魂祭
大家张伯驹先生印象
离梦踯躅
这些忧郁的碎屑
往事和散宜生诗集
给这个党员打分
忆雕塑家郑可
米修士,你在哪里呀!
不用眼泪哭
余所亚这次真的死了
白头偕老之歌
云深不知处
天末怀先让
· · · · · · (收起)
北向之痛
我少年、青年、中年、暮年心中的张乐平
大雅宝胡同甲二安魂祭
大家张伯驹先生印象
离梦踯躅
这些忧郁的碎屑
往事和散宜生诗集
给这个党员打分
忆雕塑家郑可
米修士,你在哪里呀!
不用眼泪哭
余所亚这次真的死了
白头偕老之歌
云深不知处
天末怀先让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那时也曾哭过一次,忍不住的热泪滂沱,头埋在被子里。那是读到巴尔蒙特的诗句: 为了太阳, 我才来到这世界! 哭得像小孩子。哭完就算,好人一个!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4 -
对老婆,要打心里谢谢,如初恋般的永远的爱慕。从年轻时看她的背影到老,她是你俩整体的一半。漂亮的眉梢边的皱纹和霜染的鬓角,是你生命中明澈的镜子。苦难到来,不管相距远近,你俩的心跳是既同步又共振……想到这里,人生多值得欢歌啊! 夫妻间的关系像幽兰,芳香、隽永;朋友呢,更明亮、更灿烂。夫妻生活,或是像甜蜜而热闹的蜂房,像宁静的林中溪涧;朋友呢,是大地,是世界的全部…… 友情是爱情的扩大。 苗子和郁风兄嫂这么一对文雅、旷达的夫妇,能想像他们是从血海和无尽的灾难中活过来的人吗? 对于悲苦、负义、屈辱……他们只是付之一笑。那么洒脱,那么视之等闲——进入死亡深渊而复从死亡深渊爬出,有如作一次风景绮丽的轻快旅游而神采淡远,真不可思议。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比我老的老头"的人也喜欢 · · · · · ·
比我老的老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5 条 )
论坛 · · · · · ·
即使不落泪,也要感动! | 来自老张 | 1 回应 | 2009-07-04 23:22:2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0)8.3分 298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03)8.3分 6464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07)8.4分 1785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08年)8.5分 93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想读的书-近代文学/学界/往事/传记 (bu6gu)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Book]历史与社会2 (最爱cheesecake)
- 比我老的老头 (RMR)
- 小说 随笔 散文 诗歌 旅游2 (波西米)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比我老的老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拉姆 2009-08-06 23:30:14
不用眼泪哭
0 有用 Lolali 2008-09-20 17:18:09
我喜欢一个通透的老小孩的回忆。黄永玉是老小孩,还是小老头呢。还是有种犀利的聪明的。
2 有用 萨库拉 2013-04-29 00:13:57
能画能写还有智慧,羡煞。生在这个国家的艺术家是一种悲哀。
0 有用 大头 2008-02-05 20:43:29
抱怨有点多
0 有用 加鹿 2011-02-24 15:33:24
文章是寫得真好。豁達,懮傷,平實,細微,讀這種追憶文真是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