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历史的书评 (74)

须臾之间 2007-01-04 22:34:15

吾不复梦周公久矣!

老实说,严耕望的这本书我原本是不知道的,即便是严耕望这个人,也孤陋寡闻更不得知。只是在写吕思勉诚之先生、钱穆宾四先生的书评时,方才从网上搜到不少观点皆引自该书,确实也深得其味。于是遂而购下,束之高阁,姑且异日观尔:) 全书三大部分,治史经验谈、治史问答、钱...  (展开)
苍庐 2009-01-24 13:17:00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

读《治史三书》笔记

涉及史学方法论的主要是前两篇——《治史经验谈》和《治史答问》。有很多很实在的经验,归纳笔记如下。在笔记的最后一部分,将略述读《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的几点感受。 一、学科涉猎 既要专精,又要博通。博通既包括史学本身,又包括史学以外学科的旁通,尤其是各类社会科学。...  (展开)
yikee 2006-05-14 22:40:37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版

我读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

     万物总有来由,做事亦每有缘起,所谓求真,求善,求美,一直是人类的永恒命题。   自幼对历史持有一份特别的温情,年近而立,平日多胡思乱想,此情尤甚,直恨大学没有读上历史专业。幼时对历史的兴趣,现在想来,多是对史实的兴趣,如读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展开)
海市蜃楼 2011-10-12 22:16:10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版

《治史三书》读后

严耕望先生享誉史坛,是钱穆先生最看重的学生,也是胡适、杨联陞一致称许的史学大家,并被余英时誉之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先生一生,论著辉煌,如《两汉刺史太守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唐仆尚丞郎表》、《唐史研究丛稿》、《唐代交通图考》等,规模宏大且...  (展开)
风轻飘 2014-08-27 22:04:02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版

以前看过但不记得了,今天看八卦的

这部书多年前翻过,估计是在学校图书馆里面借出来的。但没有太多的印象了。但当时准备研究宋史肯定和这个书有点关系,而且充实而光辉,勤谨和缓等等都还有点记忆。但其他的东西似乎是完全没有记忆。 严先生所做的那些东西,我一概毫无兴趣,对于古代社会,特别是早期的历史,基...  (展开)
格野 2022-03-09 20:07:03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版

治史三书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这句话看似平平无奇,却很难真正做到。 治史经验谈:治史要专精于博通;要多看书,不局限于题目去翻材料,不仅要看正史,还要多看其它史料;尽量少说否定话,不要忽略反面证据;尽量使用原始史料;学术工作之要诀“勤、谨、和、缓、恒、定、毅、勇...  (展开)
SeventhMints 2021-03-28 18:41:34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版

治学与做人三七分成——《治史三书 治史经验谈》

“老早呢,觉得你没用场好,心底里不龌龊,人做得清爽。太有用场的人都是有点下作的。现在看看,没用场就是没用场。中国是个啥地方?做学问做三分,做人做七分。外国的人要紧的是发明这种机器发明那种机器,中国人呢,要紧的就是你跟我搞,我跟你斗。你不懂这个学问,你在中国...  (展开)
苏格拉底大王 2011-03-31 20:30:13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

通识与考据:论社会科学知识的如何增长

——读《治史三书》 王成军 20110331 严耕望(1916-1996)先生生逢乱世,而潜心治学,体现了一个史家的坚韧。《治史三书》上两篇谈治史经验,后一篇述人生际遇。两相匹对,可窥见其一生治学得失的深刻思考。抛书沉思,可悟社会科学知识的增长。 史学是一门通观古今的学科,西...  (展开)
Shark咬人猫 2020-06-25 19:36:30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版

做一个健康纯净的学术人 ——读严耕望《治史三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我早就有耳闻,但由于自身的懒惰,一直未寻来品读,今适逢课程与作业要求,遂首次通读。读罢,由于我自身的治学水平局限,故暂未达到大彻大悟之感,但也自觉离跨入史学门槛的距离又增近了一步。 《治史三书》是由《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钱穆...  (展开)
紫湮 2012-08-31 23:50:51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

充实而有光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说,严耕望不愧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不论其在<治史经验谈>中自叙以”勤、恒、毅、勇、谨、和、缓、定“为学术工作之要决,更有言: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且看他为学术研究是如何大量搜集各种资料,把涉及研究方面的基本材料(主...  (展开)
韦海生 2020-04-24 18:31:00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版

读《治史三书》学写作

由于我对历史学研究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奈何走了另外一条路而无法进入学术中心,平日里只能读一些大师们教人如何治史做学问的闲书,当消遣读物。我时常阅读此种治学经验类书籍主要有周勋初的《艰辛与欢乐相随》,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张光直的《考古人类学随笔》和严...  (展开)
姚逸凡 2018-05-11 15:19:55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版

一本期货研究员推荐的历史奇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两年前,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奇书。 为什么说是“奇书”? 因为这是一本期货研究员推荐的历史访谈。 期货研究员面带神秘之色:“这本书看似历史学问,其实是投资研究的秘籍。历史、宏观、期货,一通百通。” 什么书这么神奇?就是这本《治史三书》,是历史大家严耕望的研究...  (展开)
LYZ 2009-05-12 13:05:59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

感受名家的“充实而有光辉”

在选修“史学概论”和读<<治史三书>>之前,我跟大多数声称对历史有兴趣的文科生一样,对于历史的热情其实不过是对于“历史故事”的好奇与追求,而对于历史学没有真正的了解。随着课程的深入和接受老师所布置得任务——即读这本对我而言史学专业感较强的书,我对于史学和终身奉...  (展开)
哲夫成城 2021-05-14 00:02:58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版

【转】孔祥军:严耕望先生史学述略

严先生安徽桐城罗家岭人,名德厚[1]字耕望号归田,以字行[2],所谓归田者,取陶野人「归园田居」之意[3],可见其心意指归大抵在于恬淡自然、不与世事,观其一生治学亦以躬自砥砺、勤耕不辍垂范后世,余英时谓其为史学界的「朴实楷模」[4],诚然也。先生论著精当,且卷帙煌煌,...  (展开)
ddddultra 2012-09-18 18:53:43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版

一些摘录

【唐太宗】 例一:《新修本草》一七“蒲陶”条云: 蒲陶……生陇西、五原、敦煌山谷。本注:“魏国使人多赉来。……此国人多肥健耐寒,盖食斯乎?” 按《本草》为药物学书籍,一般研究历史的人不会去仔细读,研究北朝民族社会问题的人也不会去读。这 条材料显示北朝人或许指...  (展开)
子烈 2008-12-05 10:19:49

我的一点点想法。

1 对于那些正想要跨进史学研究殿堂的青年学子,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它能够让你比较全面的了解到,什么是历史研究,历史研究这个“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去研究!这个是很重要的! 2 对于那些已经开始进入史学研究殿堂的人来说,这本书也同样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书中提到的...  (展开)
山月不知心底事 2023-06-15 15:14:56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版

《治史经验谈》摘录

一、原则性的基本方法 (一)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 (二)断代研究,不要把时间限制得太短促 (三)集中心力与时间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 (四)要看书,不要只抱个题目去翻材料照最笨的方法看,有机会发现宝贵史料。 (五)...  (展开)
Clencia 2022-09-18 14:53:58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版

做学问,唯勤能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治史三书》在史学界之盛名,愚闻之已久,此书是研究中国史所不可跨越的一级阶梯,一直以来都被学界盛誉为“金针度人”之书,凡治中国史,读此书皆大有裨益。但也因此书一直被学术界公认为治史入门的必读书籍,若是退一步,连史学殿堂的大门都没摸到,就去读这样一本作为大门...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74条)

订阅怎样学历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