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道教史的创作者
· · · · · ·
-
许地山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案道家立法,厥品有三: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张陵。太上为宗,寻柱史嘉遁,实为大贤;著书论道,贵在无为;理静一,化本虚柔。然而三世不死,慧业靡闻,斯乃导俗之良,非出世之妙经也。若乃神仙小道,名为五通,福极生天,体尽飞腾。神通而未免有漏,寿远而不能无终。功非佴药,德沿业修,于是愚狡方士,伪托遂滋。张陵米贼,述死升天;葛玄野竖,著传仙公;愚斯惑矣,智可往欤?今祖述李复,则教失彼;宪章神仙,则体劣如此;上中为妙,犹不足算,况效陵、鲁,事章符,设教五斗,欲极三界,以蚊负山,庸讵胜乎?标名大道,而教甚于俗;举号太上,而法穷下愚:何故知耶?贪寿忌天,含识所同;故肉芝石华,请以翻腾。好色触情,世所莫异黄书御女,连称地仙。肌草盈虚,群生共爱;故宝惜涕唾,以灌灵根。避灾苦病,民之恒患;故斩得魑魅,以快愚情。凭武,俗之旧风;故吏民钩骑,以动浅心。至于消灾淫术,厌好方,理秽辞辱,非可笔传。事合氓庶,故比屋归宗。是以角、李弘,毒流汉季;卢悚、孙思,乱盈晋末。余波所被,实藩徒。爵非通侯,而轻立民户;瑞无虎竹,而滥求租税。费业,蛊惑士女。运屯则国,世平则蠹民。伤政萌乱,岂与同?…(《大正藏》五十卷五十ー页)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绪说 -
《唐书·宗室世系表》曰:「李氏出嬴姓,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逃难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家于苦县,至乾,娶益寿氏女婴敷,生耳,字伯阳,一字聃,周平王时为太史。」 唐高宗乾封二年,追号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始置崇玄学于玄元庙,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立玄学博士,每岁依明经举。二十九年求明《道德经》及《庄》、《列》《文子》者。于是道家诸子皆号为真经。 《唐书·百官志》曰:「崇玄署,掌京都诸亲名数,与道士帐籍,斋蘸之事。」又云:「开元二十四年,道士女冠隶宗正寺。」是直视道士为宗室也。 又云:「崇玄学曰崇贤馆,博士曰学士,助教曰直学士,置大学士一人,以宰相为之,领两京玄元宫及道院。改天下崇玄学为通道学,博士曰道德博士。未几而罢。」以宰相领道观,开宋人之先矣。 唐《六典》卷四云:「凡天下观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每观观主一人,上座一人,监斋一人,共纲统众事。而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其德高思精谓之炼师。」 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始建玄元皇帝庙于各地,画玄元皇帝像,而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像陪祀,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云:「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其威仪煊赫可想,吴道子乃当时名画家也。 《唐书·玄宗本纪》云:「天宝元年,享玄元皇帝于新庙。二年正月,作升仙宫,加号玄元皇帝曰大圣祖。三月,享于玄元宫。追号大圣祖父周上御大夫敬,曰先天大皇。改西京玄元宫曰太清宫,东宫曰太微宫。」其尊崇已极。 唐代公主妃嫔,多入道为女真,受金仙玉真诸封号。朝臣如贺知章之流,亦弃官乞为道士。 至唐武宗与宰相李德裕,因奉道之故,遂毁佛教,勒僧尼还俗,乃并摩尼、景教、火教,而尽灭之,可谓暴戾之至,然摩尼等派反从此混入道教之内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3页
丛书信息
· · · · · ·
蓬莱阁丛书(共58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南洋交通史》《魏晋思想论》《诗论》《中国思想小史》《中国文字学》
等
。
喜欢读"道教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道教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转】詹石窗:许地山《道教史》通说
作者简介:詹石窗,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四川大学生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 2010 (03) 许地山先生的《道教史》自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出版以来,至今已有七十余年。在这70多年中,由于社会需求的增长,我国出版界曾经先后重印或重版许地山先生的《道教...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商务印书馆 (2015)7.4分 107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6.8分 76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8.2分 45人读过
-
岳麓书社 (2010)8.0分 4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非实体收集01 (36.4℃)
- 蓬莱阁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彼岸)
- 道教书籍 (静升)
- 中古佛道 (by)
- 我的电子书文库2 (Tod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道教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总有刁民想害朕 2011-03-04 23:12:36
没看完
0 有用 樹君 2022-03-24 06:12:23
虎头蛇尾,不过倒也难怪,下册还没来得及写。资料性的东西还是蛮齐全的,包括总的哲学观,还有从它散发出的杨朱关尹庄子等不同流派,和在既定历史背景下如何逐渐与巫覡(阴阳家)、墨家乃至法家合流,儒法合流听得多,道法倒是少见。稍稍提了佛教传入后的影响(满天神佛)。写到东汉为止,没有后面最“有趣”的民俗部分,很可惜呀。
0 有用 飞渔 2008-06-12 17:23:25
今年重读二十年前买的八十年前的道教史,刘仲宇的导读评价很公正了。
14 有用 大島 2015-07-02 14:47:59
看的是凤凰出版社的,所有的“的”都写作“底”,看完后居然习惯了……
0 有用 自然醒 2012-09-22 14:14:52
人生能舍弃贪生好利,爱名羡位的心,便是一个至人。常人受这四事所驱使,所以弄得人性越来越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