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長恨歌》裡的上海小姐「王琦瑤」,《處女蛋》裡的女畫家「阿三」,弄堂裡的小家碧玉「妹頭」,以及新書女主角「富萍」,是王安憶筆下代表性的上海女子。富萍自小沒有父母,寄人籬下與叔嬸同住。因為說親給「奶奶」過繼的孫子李天華,從揚州鄉下來到上海。
一九六四年間,上海。明天有什麼事情等著她呢?孫子受過教育,性情溫柔,但是弟妹多,拖累大,偏又個性軟弱,富萍看到的是一個非常麻煩的將來。
順著這樁婚事的周周折折,小說寫富萍,一個外表木訥,然而內心自有見解,「帶著一股子鮮豔的鄉氣」的女孩。寫淮海路上海市區,背井離鄉在弄堂做保姆的女人,沒有丈夫可靠,只能倚靠自己。以及蘇北船上人家,移民到上海,扎下根來,只有在夢裏思鄉……
王安憶以質樸筆觸,描寫這群生活在上海底層的人們,在千絲萬縷的社會關係間,懷抱對生活簡單的意願和希望,「一股勁地往前奔日子」。是一部充滿人情之美,動人的...
《長恨歌》裡的上海小姐「王琦瑤」,《處女蛋》裡的女畫家「阿三」,弄堂裡的小家碧玉「妹頭」,以及新書女主角「富萍」,是王安憶筆下代表性的上海女子。富萍自小沒有父母,寄人籬下與叔嬸同住。因為說親給「奶奶」過繼的孫子李天華,從揚州鄉下來到上海。
一九六四年間,上海。明天有什麼事情等著她呢?孫子受過教育,性情溫柔,但是弟妹多,拖累大,偏又個性軟弱,富萍看到的是一個非常麻煩的將來。
順著這樁婚事的周周折折,小說寫富萍,一個外表木訥,然而內心自有見解,「帶著一股子鮮豔的鄉氣」的女孩。寫淮海路上海市區,背井離鄉在弄堂做保姆的女人,沒有丈夫可靠,只能倚靠自己。以及蘇北船上人家,移民到上海,扎下根來,只有在夢裏思鄉……
王安憶以質樸筆觸,描寫這群生活在上海底層的人們,在千絲萬縷的社會關係間,懷抱對生活簡單的意願和希望,「一股勁地往前奔日子」。是一部充滿人情之美,動人的小說。
作者简介 · · · · · ·
王安忆,上海人,1954年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读小学,初中毕业后赴安徽淮北农村插队,后调地区文工团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6年应邀访美。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锦锈谷之恋》、《米妮》等小说集及《69届初中生》、《纪实与虚构》《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等长篇小说。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98年并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
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
喜欢读"富萍"的人也喜欢 · · · · · ·
富萍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一个人的战争--读王安忆《富萍》


> 更多书评 2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2005)7.5分 698人读过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7.5分 92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8.0分 23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中文创作) (鹿鸣之什)
- 2012书单 (阿达)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富萍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鲁闽 2011-06-16 23:14:20
王安忆说“我的语言真正成熟表现在《富萍》”,所以我找来再读一遍。但读完之后,我觉得这写法还是笨重了,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另外,有些历史显得单薄,有的段落又嫌繁复。以上是上次重读的感想,这次读感觉更好了,富萍是连起故事的线,分叉出去又有了各式各样的人。因为给每个人物都写了小传,所以当这些人一起出场时,言语动作就更加生动。至于富萍离开奶奶的“义无反顾”,我一开始还有些不解,再想想也就明白了。年轻人成长... 王安忆说“我的语言真正成熟表现在《富萍》”,所以我找来再读一遍。但读完之后,我觉得这写法还是笨重了,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另外,有些历史显得单薄,有的段落又嫌繁复。以上是上次重读的感想,这次读感觉更好了,富萍是连起故事的线,分叉出去又有了各式各样的人。因为给每个人物都写了小传,所以当这些人一起出场时,言语动作就更加生动。至于富萍离开奶奶的“义无反顾”,我一开始还有些不解,再想想也就明白了。年轻人成长的这一路,会对不起很多人,但也不是损人利己。这本就是条弯路,有多少无奈,也就有多少故事。 (展开)
1 有用 Miss 难以置信 2009-03-20 22:17:00
王安忆还是《长恨歌》写得最好
0 有用 阿达 2012-05-25 11:24:04
出其不意而又一语中的的比喻意象,敏感多疑多虑,邻里长短的琐细,王安忆的文字中总能发现张爱玲的痕迹。只是张爱玲已经将人世的苍凉写绝,王安忆的文笔再好,这些生活在上海的芸芸众生的悲喜浮沉就显得不够厚重。故事情节松散,拖着“光明的尾巴”的结局似乎仓猝而就。在一群只有称号的小人物中,富萍
0 有用 L.L 2024-11-12 21:16:18 英国
王安忆说:“我喜欢纯洁的文字,对语言有自己的审美标准.语言首先要有表现力,也不要太冷僻,就是普通的语言,像冯梦龙编辑整理的民歌集《挂枝儿》,整理后很文雅.我的语言有好几个阶段,有泥沙俱下的阶段,也有寻求简洁的阶段,《长恨歌》中的语言太华丽,繁复得不得了,这种华丽在《伤心太平洋》达到一种极致,这也和心境有关.年轻的时候想表达的东西特别多,来不及涌出来,喜欢堆砌,背后还有一点对事情的表达和把握不够准确... 王安忆说:“我喜欢纯洁的文字,对语言有自己的审美标准.语言首先要有表现力,也不要太冷僻,就是普通的语言,像冯梦龙编辑整理的民歌集《挂枝儿》,整理后很文雅.我的语言有好几个阶段,有泥沙俱下的阶段,也有寻求简洁的阶段,《长恨歌》中的语言太华丽,繁复得不得了,这种华丽在《伤心太平洋》达到一种极致,这也和心境有关.年轻的时候想表达的东西特别多,来不及涌出来,喜欢堆砌,背后还有一点对事情的表达和把握不够准确.我的语言真正成熟表现在《富萍》.《富萍》是平白的、干净的语言的开始,会斟酌、寻找合适的表达.小说就是从你写第一句开始,进入一种命运。《长恨歌》以后,我的语言有所进步. (这是王安忆自己给《富萍》的评价,只能说她还是太谦虚了,这书真是写得极好的. ) (展开)
1 有用 Alice 2017-03-31 12:26:13
真有耐心的一本书。每出来一个人,就引出一段人生。大量的细节让故事变得雍容沉着,喜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