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的世界的书评 (39)

读白谦慎《傅山的世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故整体架构十分规矩,第一章和第二章,从晚明到清初这个时段的社会背景出发,写人在社会中的生活;第三章是学术情境,第四章则以傅山本人为中心,写其书法艺术的发展变化。 序言即点出十七世纪开始到十八世纪书法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帖学到碑学的转变,作... (展开)
艺术、政治、学术:文人个案研究的范例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将思想史与社会史结合起来,探讨宋明理学向清初考据学变迁的过程。与此相似,《傅山的世界》也是在几重维度中考察一个学者书法家的人生:1)从书法史而言,17-18世纪自王羲之以降的帖学传统被碑学取代;2)自思想史而言,清初考据大行,金石文字...
(展开)

#读书札记#白谦慎《傅山的世界》
#读书札记#白谦慎《傅山的世界》 2014年春节,小假七天,往返于湖南、陕西之间,虽舟车甚烦,然欢愉之事亦多,其间未顷刻忘读书之事耳。年初五,陕西,雪,夜读白谦慎《傅山的世界》,略记笔记如下,聊以自适耳! 1、晚明城市文化尚“奇”的审美时尚,为书法上的尚“奇”之风...
(展开)

白谦慎:《傅山的世界》的写作、出版机缘
白谦慎:《傅山的世界》的写作、出版机缘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5月01日 14 版) 艺术史在中国是一个很年轻、也颇有特殊性的学科。也因其年轻,而大有可为。《傅山的世界》的研究、写作、出版过程,多遇贵人,也抓住了一些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文革后期,艺术...
(展开)

读《傅山的世界》,看书法审美的分水岭
在翻开《傅山的世界》前,我非常担心这样一本涉及书法史的书会不会过于艰涩而无法一气读完,可非常出乎意料的是,我花了两天通读了一遍,其中有几个章节我看了两三遍,如尚“奇”的明清美学、董其昌和晚明书家、颜真卿的感召力、支离和拙丑,不可否认这些章节写得非常精彩,让...
(展开)

这是一个怎样的transformation?
之前听人推荐过这本书,亦听说是研究单个艺术家最好的学术著作之一,于是我就在某个冬夜诚惶诚恐地翻开了它。可悲的是,我一点也不懂书法,俗物一个,所以只能是隔靴搔搔历史的痒了。 傅山是明末清初那个神奇时代环境培育出来的奇人,观摩他晚年的行草,字居然可...
(展开)

书法嬗变与新的书法艺术范式的兴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中心论点 本书通过透视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傅山的一生,从社会变迁、政治变革、学术风气、文化景观等视角解释了17世纪的中国书法何以从帖学传统转向为碑学传统。晚明尚“奇”的文化风气和清初考证学和金石学的学术转向,改变了过去以唐楷为代表的精致书风,推动以古朴为美的新... (展开)
“旦成诵,乃行;否即予杖。”
碑林公园镇楼 ——傅山碑林 《晋祠演绎(划掉)故事》里唯一活着时就封了神的男人 活着时就是个传奇 在双塔的庇护下,空前绝后 对儿子的记载真是....哎,傲娇老父啊.... 篆隶笔意还可以在傅山存世的最后一件作品中见到。这件作品是傅山为哀悼儿子傅眉所书。傅眉死于1684年二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