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孟森(1869一1938),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於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後,於1913年当选为民国临时政府来议院议员,为配合议会活动,曾撰写时政论文;与此同时,相继发表有关清代历史的专题考证文章,在当时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1929年,就聘於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主讲清史课程。1931年应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讲授满洲开国史,至七七事变止。
孟森先生的清史研究成果,主要在於对清先世源流考定、满洲名称考辨、八旗制度考实、雍正继统考证、清初史事人物考辨等,对明清史的研究有着较深远的影响,被史学界誉为我国近代清史学派的开山祖。
清史讲义的创作者
· · · · · ·
-
孟森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孟森(1869-1938),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人,著名历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
目录 · · · · · ·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清史在史学上之位置
第二章 清史体例
第三章 清代种族及世系
第四章 八旗制度考实
第二编 各论
第一章 开国
第一节 太祖
第二节 太宗
第三节 世祖
第二章 巩固国基
第一节 圣祖嗣立至亲政
第二节 撤藩
第三节 取台湾
第四节 治河
第五节 浽服蒙古
第六节 定西藏
第七节 移风俗
第八节 兴文教
第九节 盛明之缺失
第三章 全盛
第一节 世宗初政
第二节 雍正朝特定之制
第三节 武功之继续一——收青海及喀木
第四节 武功之继续二——再定西藏
第五节 武功之继续三——取准噶尔
第六节 武功之继续四——取回疆
第七节 世宗兄弟间之惨祸
第八节 雍乾之学术文化上——禅学
第九节 雍乾之学术文化下——儒学
第四章 嘉道守文
第一节 内禅
第二节 嘉庆间兵事一——三省苗
第三节 嘉庆间兵事二——三省教匪
第四节 嘉庆间兵事三——海患
第五节 嘉庆间兵事四——畿辅教匪
第六节 道光朝士习之转移
第七节 鸦片案
第八节 鸦片案竟
第五章 咸同之转危为安
第一节 太平军(上)
第二节 太平军(中)
第三节 太平军(下)
第四节 太平军成败及清之兴衰关系
第五节 平捻
第六节 平回
附:俄还伊梨始末
· · · · · · (收起)
第一章 清史在史学上之位置
第二章 清史体例
第三章 清代种族及世系
第四章 八旗制度考实
第二编 各论
第一章 开国
第一节 太祖
第二节 太宗
第三节 世祖
第二章 巩固国基
第一节 圣祖嗣立至亲政
第二节 撤藩
第三节 取台湾
第四节 治河
第五节 浽服蒙古
第六节 定西藏
第七节 移风俗
第八节 兴文教
第九节 盛明之缺失
第三章 全盛
第一节 世宗初政
第二节 雍正朝特定之制
第三节 武功之继续一——收青海及喀木
第四节 武功之继续二——再定西藏
第五节 武功之继续三——取准噶尔
第六节 武功之继续四——取回疆
第七节 世宗兄弟间之惨祸
第八节 雍乾之学术文化上——禅学
第九节 雍乾之学术文化下——儒学
第四章 嘉道守文
第一节 内禅
第二节 嘉庆间兵事一——三省苗
第三节 嘉庆间兵事二——三省教匪
第四节 嘉庆间兵事三——海患
第五节 嘉庆间兵事四——畿辅教匪
第六节 道光朝士习之转移
第七节 鸦片案
第八节 鸦片案竟
第五章 咸同之转危为安
第一节 太平军(上)
第二节 太平军(中)
第三节 太平军(下)
第四节 太平军成败及清之兴衰关系
第五节 平捻
第六节 平回
附:俄还伊梨始末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近日浅学之士,承革命时期之态度,对清或作仇敌之词。既认为仇敌,即无代为修史之任务。若已认为应代修史,即认为现代所继承之前代,尊重现代,必不厌薄于所继承之代,而后觉承统之有自。清一代武功文治,幅员人材,皆有可观。明初代元,以胡俗为厌,天下既定,即表彰元世祖之治,惜其子孙不能遵守。后代于前代,评量政治之得失,以为法戒,乃所以为史学。故史学上之清史,自当占中国累朝史中较盛之一朝,不应故为贬抑,自失学者态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继我而为君者,毋令强势之人为之。此等人一为国君,恐倚强恃势,获罪于天也。且一人之识见,能及众人之智虑耶?尔八人可为八固山之王,如是同心干国,可无失矣。八固山王,尔等中有才德能受谏者,可继我之位。若不纳谏,不遵道,又更择有德者定之。倘易位之时,如不心悦诚服而有难色者,似此不善之人,难任彼意也。至于八王理国政时,或一王有得于心,所言有益于国家者,七王当会其意而发明之。如己无能又不能賛他人之能,但默默无言,当选子弟中贤者易之。更置时如有难色,亦不可任彼意也。八王或有故而他适,当告知于众,不可私往。若面君时,当聚众共议国政,商国事,举贤良,退谗佞,不可一二人至君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孟森著作集(共9册),
这套丛书还有
《满洲开国史讲义》《心史丛刊》《孟森政法著译辑刊(全三册)》《明元清系通纪》《明清史论著集刊(上下)》
等
。
喜欢读"清史讲义"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满洲开国史讲义 8.5
-
- 明清史论著集刊(上下) 9.3
-
- 明史讲义 8.9
-
- 清朝前纪 8.6
-
- 心史丛刊 9.0
-
- 孟森政论文集刊(全三册) 8.6
-
- 秦汉史 8.9
-
- 先秦史 8.8
-
- 明清史讲义(全两册) 8.9
-
- 山居存稿 9.4
清史讲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 更多书评 1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中华书局 (2010)9.1分 377人读过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6)8.6分 38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8.1分 49人读过
-
岳麓书社 (2010)8.8分 2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历史入门书36种 (三学斋主人)
- 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羊的门)
- 我的民国学术Ⅰ (羊的门)
- 37°暖书单(一) (37°暖)
- 我的明月清风Ⅱ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清史讲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小栗子2025 2011-05-04 17:14:37
尼玛的全繁体。。。。
0 有用 了无痕 2015-07-09 22:10:23
在我看来这本比较一般,尽管对八旗制度及清初史事的考证很见功力,但是讲义编成这样真的好吗...
0 有用 妮嗔 2011-10-08 00:45:41
木有台湾。。。
2 有用 Orsato 2012-01-04 22:50:34
于有清一代之军政、财税、文苑、边情诸端多有创见,实为清史研究开拓性力作,然叙及近代则仍不脱道德评判与民族史观,全无史家客观裁断之应有风范,白璧微瑕,殊为可惜。退而思之,心史先生本以满清前期研究见长,术业有专攻,诚然也。
0 有用 Brasidas 2012-06-02 03:25:46
博识精论,卓然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