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因为一部《花间一壶酒》,北京大学李零先生的“文名”一时被大家所熟知。在这之前,更早知道的,是李零先生的本行是研究考古、古文字、古文献,有著作《中国方术考》、《中国方术续考》问世,同时还是国内研究孙子兵法颇有成效的学者之一,曾先后出版《吴孙子发微》、《〈孙子〉古本研究》等 有关著作和多篇论文。
本书是李零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孙子兵法》课程的讲义。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流畅活泼的语言、丰富具体的资料,向读者展现这部中国古代最伟大兵法著作的内涵,介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兵学知识,并对军事学、思想史、古代哲学等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重新全面深入地了解《孙子兵法》,获得更真切的兵学知识。把全书分十五讲,约27万字,配图近百幅。
李零先生文笔爽利,放松自如,见解独特,不做作,不多加修饰,却常给读者带来“窥一斑见全豹”的惊喜。这部讲义只是讲《孙...
因为一部《花间一壶酒》,北京大学李零先生的“文名”一时被大家所熟知。在这之前,更早知道的,是李零先生的本行是研究考古、古文字、古文献,有著作《中国方术考》、《中国方术续考》问世,同时还是国内研究孙子兵法颇有成效的学者之一,曾先后出版《吴孙子发微》、《〈孙子〉古本研究》等 有关著作和多篇论文。
本书是李零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孙子兵法》课程的讲义。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流畅活泼的语言、丰富具体的资料,向读者展现这部中国古代最伟大兵法著作的内涵,介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兵学知识,并对军事学、思想史、古代哲学等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重新全面深入地了解《孙子兵法》,获得更真切的兵学知识。把全书分十五讲,约27万字,配图近百幅。
李零先生文笔爽利,放松自如,见解独特,不做作,不多加修饰,却常给读者带来“窥一斑见全豹”的惊喜。这部讲义只是讲《孙子兵法》,李零先生却能够把他多年来对于兵法、军事学、哲学和思想史等等的体会和感想,都在这部书里呈现出来。有人评价说,李零先生是“属于那种闲聊比上课感觉好,写文字比说话感觉好的人”(张鸣《董桥耐读,李零也耐读》)。其实你听过他的课便会知道,李零先生的课讲得也是如此生动活泼,一点不像是你想象中那种“皓首穷经”的“老先生”。而这部继《花间一壶酒》之后的倾力之作,将会让你更加深切地触摸到这位学识广博且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学者的思维,理解并且感受到他的隐藏于安静外表下的热情。
兵以诈立的创作者
· · · · · ·
-
李零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因为一部《花间一壶酒》,北京大学李零先生的“文名”一时被大家所熟知。在这之前,更早知道的,是李零先生的本行是研究考古、古文字、古文献,有著作《中国方术考》、《中国方术续考》问世,同时还是国内研究孙子兵法颇有成效的学者之一,曾先后出版《吴孙子发微》、《〈孙子〉古本研究》等有关著作和多篇论文。
本书是李零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孙子兵法》课程的讲义。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流畅活泼的语言、丰富具体的资料,向读者展现这部中国古代最伟大兵法著作的内涵,介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兵学知识,并对军事学、思想史、古代哲学等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重新全面深入地了解《孙子兵法》,获得更真切的兵学知识。把全书分十五讲,约27万字,配图近百幅。
李零先生文笔爽利,放松自如,见解独特,不做作,不多加修饰,却常给读者带来“窥一斑见全豹”的惊喜。这部讲义只是讲《孙子...
因为一部《花间一壶酒》,北京大学李零先生的“文名”一时被大家所熟知。在这之前,更早知道的,是李零先生的本行是研究考古、古文字、古文献,有著作《中国方术考》、《中国方术续考》问世,同时还是国内研究孙子兵法颇有成效的学者之一,曾先后出版《吴孙子发微》、《〈孙子〉古本研究》等有关著作和多篇论文。
本书是李零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孙子兵法》课程的讲义。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流畅活泼的语言、丰富具体的资料,向读者展现这部中国古代最伟大兵法著作的内涵,介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兵学知识,并对军事学、思想史、古代哲学等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重新全面深入地了解《孙子兵法》,获得更真切的兵学知识。把全书分十五讲,约27万字,配图近百幅。
李零先生文笔爽利,放松自如,见解独特,不做作,不多加修饰,却常给读者带来“窥一斑见全豹”的惊喜。这部讲义只是讲《孙子兵法》,李零先生却能够把他多年来对于兵法、军事学、哲学和思想史等等的体会和感想,都在这部书里呈现出来。有人评价说,李零先生是“属于那种闲聊比上课感觉好,写文字比说话感觉好的人”(张鸣《董桥耐读,李零也耐读》)。其实你听过他的课便会知道,李零先生的课讲得也是如此生动活泼,一点不像是你想象中那种“皓首穷经”的“老先生”。而这部继《花间一壶酒》之后的倾力之作,将会让你更加深切地触摸到这位学识广博且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学者的思维,理解并且感受到他的隐藏于安静外表下的热情。
目录 · · · · · ·
第一讲 《孙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一)《孙子》是一部兵学经典
(二)《孙子》的经典化:一至七
(三)最低限度参考书
第二讲 怎样读《孙子》
(一)传统军人的读法
(二)传统文人的读法
(三)《孙子兵法》和应用研究
(四)《孙子兵法》和哲学研究
(五)用世界眼光读《孙子》
(六)向鬼子学习
(七)《孙子兵法》和全盘西化
(八)《孙子兵法》与现代中国
(九)毛泽东与《孙子兵法》
(十)郭化若与《孙子兵法》
第三讲 (始)计第一
附录:《战争论》笔记之一:全书结构和警句名言--与《孙子》比较
第四讲 作战第二
附录:春秋战国的武器
第五讲 谋攻第三
附录:《墨子》“十二攻”
第六讲 (军)形第四
附录:《孙子》中的形势家言
第七讲 (兵)势第五
第八讲 虚实第六
附录:古书中的势
第九讲 军争第七
第十讲 行军第九
附录:中国古代的军事地理著作
第十一讲 地形第十
附录:《战争论》笔记之二:克劳塞维茨论行军、宿营、给养和地形--与《孙子》比较
第十二讲 九地第十一
第十三讲 九变第八
附录:毛泽东论军事--与《孙子》比较
第十四讲 火攻第十二
附录一:火攻的遗产
附录二:《六韬》论五首、火攻和候风
附录三:《太白阴经》论风角
第十五讲 用间第十三
写在后面的话
· · · · · · (收起)
"兵以诈立"试读 · · · · · ·
一 西谚云,战争是死亡的筵席(War is death feast)。 还有什么动物,比人更残忍,饥餐渴饮,自相残杀, 至今想不出办法,可以制止它。 以暴易暴,怨怨相报何时了? 可是,我们还要活下去——别被我们的同类吃掉。 兵法是生存哲学,我这么想。 葛兆光说,李零有兵法,时常拿我打镲。 他请我到清华演讲,特意向学生这么讲。 司马迁说,孙膑、吴起不会保护自己, 就像商鞅和韩非,...
喜欢读"兵以诈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兵以诈立"的人也喜欢 · · · · · ·
兵以诈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5 条 )
> 更多书评 35篇
论坛 · · · · · ·
很好的书 | 来自肥东 | 2012-11-12 10:30:13 | |
这是马骏教授强力推荐的一本的关于孙子的书 | 来自Reno | 2010-06-24 10:10:35 | |
這是他在北大上課時候的講稿 | 来自Jason Bourne | 2009-03-07 00:04:00 | |
值得一读 | 来自云图 | 1 回应 | 2009-02-19 00:46:3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中华书局 (2011)8.5分 51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兵以诈立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昵称 2015-04-23 15:28:23
15书46。李零的书翻过几本,他的专业是考古,后在中文系任教,文字有考据派的味道。此书不错,特别是前半部分及写在后面的话,但那些考古文字俺就略过了。《孙子兵法》俺很喜欢,当年还认真抄写过。不过,主席又说过,一上战场,兵法全忘了。是这个理儿。
0 有用 悲欣交集 2012-12-03 14:23:07
电子版少一半,NND
0 有用 黄耀明 2013-06-05 10:40:58
迅速了解《孙子》
0 有用 傅踢踢 2010-12-19 00:25:26
李老师还蛮有意思的,虽然是小书,材料却很翔实,解说也挺不错,读这一本基本就能了解孙子的概要了。至于通,就是自己的事了。
22 有用 风间隼 2015-07-26 20:40:20
打仗很花钱,所以最好去别的国家打。能抢什么就抢什么。士兵恐惧才会有战斗力,所以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愿意进军怎么办?欺骗他们,“愚兵投险”。名将才是国家的栋梁,君命有所不受。彻底的工具理性,赤裸裸的侵略战争宣言。李零的解说太枝蔓了,完全是上大课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