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我的书评 (28)

黑暗之刺 2010-08-08 02:28:4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岁月如歌

年少时以为自己生活在梦幻仙境,如同那消失的亚特兰蒂斯,长大后才发现,我们心破碎成两半…….以这句话来解读本书相信应该是恰如其分的.斯蒂芬•金这本中短篇小说集,是以美国60年代为背景,以虚构小镇哈威奇开篇收尾,,以鲍比,萨利以及卡罗尔为主要叙事人物来完成的一组岁月...  (展开)
齐物秋水 2010-08-11 19:49:2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那一代人的怕与爱

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在《亚特兰蒂斯之心》中不再“惊悚”,而是陷入了虚实交织的回忆漩涡,“虽然难以相信,但六十年代的确如此,那些事情的确发生过”。上世纪六十年代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多事之秋,而美国亦同样风云激荡,一代人在此中沉浮沦落,度过青葱岁月。《亚特...  (展开)
Sami 2011-01-15 11:14:5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沉没的大陆。

一如斯蒂芬金,慢热的起始,冲刺的结尾。所不同的是,《亚特兰蒂斯之心》并不残酷,尽管它反映的年代里的疯狂很残忍,但它不残酷,它很温柔。泰德寄给鲍比的浓烈的玫瑰花瓣,皮特从爱与畸形世界的泥沼中挣脱,威利在三重身份的转换折磨中寻求救赎,萨利在停滞的时间里死于坍塌...  (展开)
ZOE 2020-01-12 02:55:3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那封装满玫瑰花瓣的信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虽然应该没什么人看这篇书评,但是保险起见:书评内会有《亚特兰蒂斯之心》的书和电影版剧透,以及《白夜行》和《一九八四》的剧透。 《亚特兰蒂斯之心》主要发生的背景年代是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美国,我读过的老金爷子的书基本上都是设定在这一个时间段,而且书中字里行间...  (展开)
dessner🌻 2020-08-20 12:12:52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版

我把心留在亚特兰蒂斯

提到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可能会想到越南战争、反战运动和嬉皮士。美国作家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亚特兰蒂斯之心》(Hearts in Atlantis)就是基于这个背景。出版社介绍:“这是一部由两个中篇,三个短篇构成的小说集,五个故事环环相扣,依照不同视角、不同...  (展开)
JUNWK1334 2010-12-21 01:18:5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我死的时候,会直接去天堂,因为我生活在地狱”

我之前看了不少关于1968年的书和电影,但大多都是讲述学生运动和当时的社会思潮的,经过四十多年时间的美化,那段历史显得特别动人,嬉皮士的生活也好、LSD也好、或者当时的音乐和文学,看起来都很有魅力。虽然知道这是反战思潮引导下产生的社会运动,但是我对于战争本身,或者...  (展开)
占据着小心空 2008-04-11 17:33:36

开始懂得

看的第一本史蒂芬.金是《撒冷镇》,他用无异于在漂流中打桩描绘一件不太可能的事儿。 在《战悚游戏》,安妮发动除草机碾过年轻警察,而我眼前的场景似乎是—— 一个驾驭着没有炮塔的坦克车,肩上扛着巨大棒球棍,面目狂热或者干脆一派冷漠的异教族,由远及近朝我而来。 在《呼...  (展开)
霍比坨 2022-07-27 08:32:17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版

老金谈亚特兰蒂斯之心(《尸骨袋》致读者部分)

后来,我写了《亚特兰蒂斯之心》,结果它像一把钥匙,把耐心躲在我心底深处三十年,就等着有机会露脸的东西放了出来。我是在六十年代长大的人,在越战正炽的时候成长的人,从一开始写作就想把我成长的年代,我经历的时事,从《欢呼鱼》到西贡沦陷到喇叭裤和迪斯科放客音乐没落...  (展开)
三²面人 2020-08-13 12:01:1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童年里的背叛,堕落中的成长

我是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在一个偶然的机遇我发现了久久版的这本书,我立马被封面的跳房子吸引住了。也不知为何,我之前读的斯蒂芬金的书都不是恐怖型的《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这本同样是。这是一个关于童年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最纯真的友情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遭背叛...  (展开)
耳朵有尾巴 2020-06-06 15:08:3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沉没的亚特兰蒂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斯蒂芬金被称为恐怖小说之王。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文字阅读带来的恐怖体验恐怕及不上电影。前几日在跑步机上看一部僵尸电影,恶心得让人无以为继。我想,如果用文字来描述,一定不会产生如此极端的效果。当然,阅读文字带来想像、意境,这些电影恐怕也无法表现出来的。 亚特兰蒂...  (展开)
被髮左衽 2020-02-27 01:11:49

也只能盡力而為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史蒂芬·金眾多恐怖故事中,《勿忘我》應該是最奇特、最奇特、也帶有最多主觀感情的一本。 前兩個故事維持了金在中長篇作品一貫的高水準,一樣是那個緬因州,一樣是那一群人——作家、孩子王、瘋癲的壞胚子和做得一團糟的雙親。還有就是一場冒險和永遠無法追回的年少時代。 ...  (展开)
杨小寒 2024-05-14 23:59:55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版

苦涩的海水,鲜活的记忆

两天看完了斯蒂芬金的《亚特兰蒂斯之心》,心里沉沉的,闪回童年的片段,虽说远不能和小说里跨越近半个世纪的叙述相比,但那些闪回的记忆确实就像沉默在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安静、缺氧、苦涩,但让人上瘾。 在图书馆书架上随便拿的书,不是他的热门书,看之前没看简介,所以在开...  (展开)
crophen 2022-03-07 22:54:56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版

亚特兰蒂斯早已沉没

相互关联的5篇中短篇故事组成的作品,除第1篇有超自然元素外,其他几篇写得都挺现实。 《穿黄外套的下等人》:男孩博比与老人之间的友情故事,但他们不止是朋友,还是师生,男孩还从老人身上得到自己从没有机会感受到的父爱,以及很多人生道理。也正因为在生活中,很多事从母亲...  (展开)
Amy🍀 2022-01-05 20:22:18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版

玫瑰花瓣

#阅读《亚特兰蒂斯之心》 Stephen King (长篇一)一九六〇年 #穿黄外套的下等人 其实我一开始很讨厌莉莎(博比妈妈),虽然后来也没喜欢上她,但慢慢开始理解她,她或许信错了人,做错了事,但她也承受了很多委屈,她对博比的爱是真实的。作者并没有批评或者赞扬任何人,只是...  (展开)
迩笗 2021-12-05 18:14:21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版

1960

这两天刚好看到一些关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视频,我所了解的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第三世界国家民族解放,独立建国,冷战,美国单极霸权…而20世纪60年代,人们认为世界是不合理的,认为不合理的世界是可以被改造的,合理的世界是可以通过人们的努力创造出来的。那是极端的年代...  (展开)
weiviva 2019-10-20 08:47:1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我们只能活在回忆里,没有希望

本以为是一个长篇,第二篇《1966年 我把心留在亚特兰蒂斯》读到一半,我渐渐明白,这其实是独立的故事,可以与前面(过去)割裂,但牵绊残存。 事实上两个长篇和三个短篇虽总体是一体的,讲述了几个十来岁的孩子的童年到五十来岁的中年。 而我最喜欢的是前两个长篇。《1960年,...  (展开)
BabyXi 2018-04-23 20:21:1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我们都是时间的俘虏、永远的人质”

这是一部由两个中篇、三个短篇构成的小说集,五个故事环环相扣,依照时间顺序,通过不同视角、不同主人公的交替叙述,共同折射出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美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的动荡与变迁,反映了这一代美国人精神世界的垮塌。作者斯蒂芬•金,是我最喜欢的小说家,有史以来作品...  (展开)
地球 2016-11-14 16:59:3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亚特兰蒂斯,我来找找

整部小说由五个故事、或者说五个部分组成。通过第一个故事构建的三个童年玩伴发展开来,从他们身上引出了之后的故事,最后一个部分,鲍比与卡罗尔年老后重新相遇,故事结束。结构非常独特,且非常有张力。 鲍比和泰德.布劳提根的故事是我最喜欢的。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8条)

订阅勿忘我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