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的书评 (33)

谈书说画 | 和《十日谈》密切捆绑的名画
如果用一张画来代表《十日谈》,英国唯美主义大师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的这件作品一定当选 别看画中的男女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其实在花园之外,有一场大瘟疫正席卷佛罗伦萨。这也是《十日谈》写作时的真实背景。为了躲避瘟疫,7位女青年和3位男...
(展开)

【Reading010】十日谈-乔万尼·薄伽丘
——“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十日谈》(Decameron)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创作于1350~1353年间。其中记录了100个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批判教会的禁欲主义,体现了人与生俱来、难以抗拒的对欲望的追求。 乔万尼·薄伽...
(展开)

这个名著告诉我们,千万不要盲目的信任名著
这本尘封在书柜很久的书终于被翻牌了。 好多世纪之前的十个青年男女,十天,每人讲一个故事,总共100个故事。看得我心力憔悴。 总的来说,这些个故事要么是讽刺教会荒淫无耻,要么是歌颂爱情的伟大,要么是赞美各式机智的人。 有些个故事还真是让人看得脸红心跳,经过了将近7个...
(展开)

薇讀書——《十日谈》
這是我所知道的第一本禁書,但是讀完后覺得這有什麽好禁的。歐洲中世紀的文學作品被介紹到中國來的并不多,博伽丘所描繪的是中世紀意大利的人生百態,異國情調和充滿人文情懷的歐洲足以讓人流連。拋開嚴肅的批判主題,僅僅是從文字中感受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生活,自然愛不釋手。
(展开)

关于魔鬼与地狱的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六百多年前,意大利瘟疫爆发,佛罗伦萨变成人间地狱。一群男女逃亡途中聚在一起用十天讲了一百个故事(他们居然没有如我想象中一样搞点群体运动)。每个人的口才和编段子能力各有参差,故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三天由第奥纽讲述的第十个故事。 故事第十 阿莉白要出家修行,遇着... (展开)
薄伽丘《十日谈》—阅读随笔
看完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薄伽丘对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各种描写,以及女人与男人关系对立时的弱者政治。记得在听徐贲老师的西方文学课中讲到:“《十日谈》书中的“坏女人”,主要是指给男人戴绿帽子的女人,是从男人不喜欢的角度来说的,是对某种不言自明的男人的利益和...
(展开)

《十日谈》:“非标配”名著里的时代典型
“在若干世纪后,那些多姿多彩的人物,烟火味十足的城市,五光十色散发着浓郁意大利市民风情的闹剧与生活剧一一复活,宛如重现天日的庞贝古城,在历史的深处闪现尘世的悲欢与梦想。” ——《十日谈》序言 历史转型的年代总是充斥着动乱不安,人们足下踏着厚实的土地,心中却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