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译者: 陈亮 / 李启 / 周立方
出版年: 1984年
页数: 313页
定价: 1.20元
装帧: 平装
统一书号: 7203-070
内容简介 · · · · · ·
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最著名的著作.
该书第一版于1973年出版,原名为"Men,Messages, and Media: A Look at Human Communication",由施拉姆一人完成.
1982年此书出版第儿版,由施拉姆和波特合著,书名为"en,Women,Messages, and Media: nderstanding Human".
1984年新华出版社翻译出版了第二版.
该书是最早翻译成中文的传播学著作,开启了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大门.是一本里程碑式的著作.
在中国影响十分大.
传播学概论的创作者
· · · · · ·
-
威尔伯·施拉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1907-1987),美国学者,被誉为传播学的奠基人,曾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传播中心、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和夏威夷东西方中心传播研究所主持研究工作和任教。他创建了第一批以“传播”命名的大学教学和研究单位;撰写了第一批传播学课程的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他还是传播学大师级外国学者中对中国关注最多的一位。
施拉姆编写了二十多部与传播学相关的著作,要者除本书外还包括《大众传播的过程与效果》(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大众传媒与国家发展》(Mass Media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我们的儿童生活中的电视》(Television jn the Lives ...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1907-1987),美国学者,被誉为传播学的奠基人,曾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传播中心、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和夏威夷东西方中心传播研究所主持研究工作和任教。他创建了第一批以“传播”命名的大学教学和研究单位;撰写了第一批传播学课程的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他还是传播学大师级外国学者中对中国关注最多的一位。
施拉姆编写了二十多部与传播学相关的著作,要者除本书外还包括《大众传播的过程与效果》(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大众传媒与国家发展》(Mass Media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我们的儿童生活中的电视》(Television jn the Lives of Our Children)、《报刊的四种理论》(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合著)等。
目录 · · · · · ·
"传播"的含义
传播的开端
语言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
大众媒介的产生
第二章传播起什么作用
人类传播--三位心理学家的看法
传播的社会功能
传播应用于个人的社会功能
小结传播对人类的功能
第三章传播过程
信息的性质
传播关系
传播关系的双向性质
传播契约
传播行为
电路和行为
小结传播怎样起作用
第四章传播符号
符号的性质
非语言符号的性质
第五章传播代码
语言符号和代码及沃夫-萨皮尔假设
语言的若干问题
第六章传播途径:谁同谁谈话
广角镜
传播途径的几种型式
为什么要这些途径
有关选择的公式包会什么内容?
第七章传播媒介:大众与个人的
渠道的朴素心理学
两级传播论
麦克卢汉学说
结论
第八章大众媒介的深广度
大众媒介的结构与功能
媒介的财源
媒介的延伸:知识产业
第九章发送者、接收者与挑选过程
新闻的选择
大众传播的传播对象
生活中的特定方式
趣味的表现形态
教育与媒介的利用情况
第十章社会控制与大众传播
有关控制的实际问题
社会控制的某些其他侧面
第十一章传播怎样产生效果(一)
一、被抛弃的模式--“枪弹论”
二、有限效果论
三、使用和满足论
四、采用--扩散论
第十二章传播怎样产生效果(二)
五. 说服论
亚里斯多德模式
卡特赖特模式
霍夫兰学说
六、一致论
七、信息论
一种信息模式
对分析传播效果的各种学说的概括
第十三章大众媒介的潜在效果
个人时间的使用
知识
社会化
第十四章大众媒介较少潜在的效果
舆论
媒介人物
媒介事件)
媒介议程安排
广告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十五章信息革命
新时代的标志
过载的安排
问题的社会方面的延伸
计算机的特殊重要性
· · · · · · (收起)
喜欢读"传播学概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大众传播学研究的里程碑(第3版) 8.3
-
- 传播学史 8.4
-
- 关键概念 8.1
-
- 符号透视 8.1
-
- 大众传播学 7.6
-
- 传播研究导论 9.2
-
- 传播理论 8.5
-
- 传播学引论 8.4
-
-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三辑) 6.7
-
- 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 7.6
传播学概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传播学概论>读书随记

传播学概论:一把表象的手术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你早上起床,看到白云飘过阴沉的天空……” 在人类漫长一天的最后一秒,我们终于进入了大众媒介时代,宛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上学以来,老师有意让我们多了解关于新闻传播学的东西,去了解各种思想流派,见识见识历史上伟大的人,去学习优秀的人都是在想什么。 这对于我来... (展开)>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谁有台湾译本? | 来自角炮 | 4 回应 | 2012-05-31 11:18:09 |
很不错的一本传播经典教材~ | 来自万物学园 | 2008-05-07 22:32:3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8.4分 834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8.6分 315人读过
-
新华出版社 (1984)8.6分 90人读过
-
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 (1985)暂无评分 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传播学100本推荐 (Helena)
- 大众传播观念养成之旅 (贾不许)
- 为考研读过的传播学书 (暖言巷陌)
- 理论书 (胡胡)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传播学概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月亮照在六便士 2010-11-30 23:18:57
电子版好像扫描的 经常把“要”打成”耍“ 这种错字 读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表达我们的敬意
1 有用 喵星人徒爪煎鱼 2012-06-11 01:50:53
在今日看来,这部写于80年代的书可能过时了,但其中对于传播的定义和描述在网络主导传播的时代依然适用,。书本的最后,施拉姆大胆的预测了未来的传播形势,正好与现在吻合,而他以及同时期的人对高智能的担忧到现在依然强烈
1 有用 红配绿 2009-12-18 00:06:19
只有新华印的内部版了。。。
0 有用 Longz 2012-10-07 01:12:04
好吧也算。
1 有用 韦 2009-10-14 20:50:11
感觉我还是水平有限,感觉施同学像在写杂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