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R.费曼(1918~1988)出生在纽约市的法洛克维,194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对发展原子弹做出过重要贡献。战后费曼曾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教书。1965年,他因盘子电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除了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外,费曼在不同时期还曾是故事大王、艺术家、鼓手和密码破泽专家。
《别逗了,费曼先生》的这些回忆文字,为这个大人物大致描绘了一生!这是一本很棒的读物:挥霍无忌、惊世骇俗,却仍然温馨,很有人情味儿。《走进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仅仅是稍微触及了他的人生根本:科学。我们在这里或那里,能够看到,作为背景材料,科学只是一笔带过,而不是作为他的人生焦点来处理的,但他一代一代的学生和同事,都知道科学在他的生活中的分量。或许本书也只能这样来写。要把关于他和他的工作的那些爽人心神的故事组织起来,或许也...
R.费曼(1918~1988)出生在纽约市的法洛克维,194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对发展原子弹做出过重要贡献。战后费曼曾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教书。1965年,他因盘子电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除了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外,费曼在不同时期还曾是故事大王、艺术家、鼓手和密码破泽专家。
《别逗了,费曼先生》的这些回忆文字,为这个大人物大致描绘了一生!这是一本很棒的读物:挥霍无忌、惊世骇俗,却仍然温馨,很有人情味儿。《走进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仅仅是稍微触及了他的人生根本:科学。我们在这里或那里,能够看到,作为背景材料,科学只是一笔带过,而不是作为他的人生焦点来处理的,但他一代一代的学生和同事,都知道科学在他的生活中的分量。或许本书也只能这样来写。要把关于他和他的工作的那些爽人心神的故事组织起来,或许也真的没有办法:挑战与挫折,得到慧见时的兴奋,科学的理解带来的深深的喜悦,这才是他的人生快乐之源。
别逗了,费曼先生的创作者 · · · · · ·
-
理查德·费曼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理查德・费曼(Richard P.Feyrman)1918年出生,1939年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又加入罗拉拉摩斯实验室,对原子弹的发展贡献卓著。1956年与薛温格和朝永振一郎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88年2月困患癌症辞世。费曼的思想如天马行空,喜自辟蹊径,且从不固执,求知欲极强。他很爱恶作剧,但往往只为点出世间许多荒谬之处。确如《洛杉矶时报》所说的,“任何读这本书而不大笑出声的人,心理一定有毛病。”
目录 · · · · · ·
第1部分 从法洛克维到麻省理工学院
他动动脑袋瓜子就能修好收音机!
菜豆
谁偷了门?
拉丁语还是意大利语?
总想逃避
米特普拉斯特公司的首席化学家
第2部分 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岁月
“别逗了,费曼先生!”
我——!
猫地图?
魔鬼头脑
搅和油漆
别具一格的工具箱
测心术
业余科学家
第3部分 费曼,炸弹和军队
嘶嘶的信管
考验猎犬
从低处看洛斯阿拉莫斯
撬锁贼碰到了撬锁贼
山姆大叔不要你了!
第4部分 从康奈尔大学到加州工学院,接触巴西
讲派头的教授
有问题吗?
我要我的一块钱!
你就这样问她们?
幸运数字
又是这个美国人!
什么话都会说
照您吩咐的,老大!
盛情难承
第5部分 一个物理学家的世界
你解狄拉克方程吗?
百分之七的答案
十三次
“鸡母牛,鸡母牛!”
但那是艺术吗?
电是火吗?
书好书坏,看看封面
诺贝尔的另一个错误
把文化带给物理学家
巴黎见分晓
另类状态
野狐禅科学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面对谜题时,我有一股不服输的死劲。这是为什么后来我会想把玛雅象形文字翻译成现代文字或者是碰到保险箱就想办法打开它。记得在高中时,每天早上总有人拿些几何或高等数学的题目来考我,而我是不解开那些谜题便不罢休。通常我都要花上一二十分钟才找出答案;然后在同一天内其他人也会问我同样的问题,那时我却可以不加思索便告诉他们答案。因此我在替第一个人解题时花掉分钟,可是同时却有5个人以为我是超级天才! 中学时代还有一个叫做“代数队”的团体,队上有5名学生,经常跟别的学校比赛。比赛方式是大家一字排开,坐在两排椅子上,主持比赛的老师抽出装着题目的信封,信封上面写着“45秒”等等。她打开信封,把题目抄到黑板上,说:“开始!”因此实际上我们可以用来解题的时间多过45秒,因为她一边写你便可以一边想答案了。比赛规则是:每个人面前都有纸和笔,你怎么写都可以,重要的是答案。假如答案是“6本书”, 那么你要在纸上写上“6”,把它圈起来。 只要圆圈内写的是正确的,你便赢了。 可以肯定的是,那些题目都不是用传统套公式的方法便可以解出答案的,你不能“设A为红色书本数、B为蓝色书本数”,套入公式,解、解、解,直到你得到“6本书” 这个答案。那样做至少要50秒,因为出题目的人早就试算过,再把时限缩短那么一点点。你必须想:“可不可能单用‘看’便找到答案?”有些时候真的一眼便看出来答案是多少,有时却必须发明一些新方法,然后拼命计算,找出答案。这是绝佳的训练,我也愈来愈精于此道,最后还当上队长。学会如何快速解代数,对我往后念大学时甚有助益。例如当我们碰到微积分的题目时,我便很快看出题目的方向,而且很快地把答案算出来——真的很快。 “曲线尺的特色就是不管你怎么转动,每条曲线最低点的切线一定都是水平线。” 于是班上所有同学都拿起曲线尺,依着不同角度转动,手上拿着铅笔,沿着曲线最低点...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49页 -
“噢,”他说:“2.5的对数是……。对数的三分之一是1.3的对数,即……,以及1.4的对数,即多少多少之间,我就用内插法把它求出来。” 于是我发现:第一,他能背对数表;第二,如果我像他那样用内插法的话,所花的时间绝对要比伸手拿表和按计算机的时间长得多。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此以后,我也试着这样做。我背熟了几个数字的对数值,也开始注意很多事情。比方有人说,“28的平方是多少?”那么注意2的平方根是1.4,而28是1.4的20倍,因此28的平方一定接近400的两倍,即800上下。 如果有人要知道1.73除1是多少,你可以立刻告诉他答案是0.577,因为1.73差不多等于3的平方根,故此1/1.73就差不多等于3的平方根再除以3,而如果要计算1/1.75呢,它刚好是4/7,你知道1/7那有名的循环小数,于是得到0.571428……跟贝特一起应用各种诀窍做快速心算,真是好玩极了。 通常我想到的,他都想到,我很少能算得比他快。而如果我算出一题的话,他就开怀大笑起来。无论什么题目,他总是能算出来,误差差不多都在1%以内。对他而言,这简直是轻而易举——任何数字总是接近一些他早已熟悉的数字。 这是我的作风:除非我脑袋里能出现一个具体的例子,然后根据这个特例来演算下去,否则我无法理解他们说的东西。所以很多人一开始时会觉得我反应有点慢,不了解问题所在,因为我问一大堆笨问题,像“阴极是正的还是负的?阴离子是这样的还是那样的?” 但是过了一会儿,当那些家伙写下一大堆方程式,停下来解释一些东西时,我会说:“等一下!这里有个错误! 这不可能是正确的!” 那家伙瞪着他的方程式,果然,过了一会儿,他发现了错误,然后开始搞不懂这个开始时几乎什么都不知道的家伙,怎么有办法在这堆杂乱无章的方程式中找出错误? 他以为我是一步步地跟着他演算,其实不然。我脑中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4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别逗了,费曼先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别逗了,费曼先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别逗了,费曼先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91 条 )




你在做什么样的工作?

他在100年前改变了世界,影响了比尔盖兹和乔布斯的一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事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你可以赞美他们,引用他们,反对他们,质疑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事物。... (展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1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8.9分 3931人读过
-
W. W. Norton & Company (1997)9.2分 993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9.0分 18299人读过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8.8分 146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看完这些传记(二) (海鹰)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那些我读过的好书 (Savior)
- 开心有趣比什么都强!马伯庸的冷门书单 (豆瓣时间)
- Kindle (Leit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别逗了,费曼先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33 有用 蓝胖子的树洞 2017-02-23 21:59:21
也许传记本身很有趣,但是这个版本的翻译真的差的要命,到处都是东北腔,并且词不达意。
5 有用 阿江 2013-01-30 14:21:17
翻译太恶心,减一星
5 有用 西瓜吃西瓜 2015-03-24 22:38:30
三星全部给费曼,翻译这个坑爹货!要不是三联那版买不到了我才不会买这本叻!我要去找三联的pdf,哼!
7 有用 天天 2015-09-16 15:41:56
书是好书,扣的星扣在翻译上了,还头一次看到翻译这么烂的译者。 骂完翻译赞一下内容吧,很有共鸣,摘一段和菜头的评论好了: 费曼的妻子阿莲得了绝症,而费曼对此无能为力。当时他正参加曼哈顿工程,为美国制造原子弹。他只能在每个周末一次次跑去医院探望妻子,看她日渐憔悴,步向无可避免的死亡。当阿莲去世的时候,费曼没有任何悲伤的感觉,觉得这对于她来说是漫长痛苦后的解脱,而他自己已经早已麻木。书中说,很久以后的一... 书是好书,扣的星扣在翻译上了,还头一次看到翻译这么烂的译者。 骂完翻译赞一下内容吧,很有共鸣,摘一段和菜头的评论好了: 费曼的妻子阿莲得了绝症,而费曼对此无能为力。当时他正参加曼哈顿工程,为美国制造原子弹。他只能在每个周末一次次跑去医院探望妻子,看她日渐憔悴,步向无可避免的死亡。当阿莲去世的时候,费曼没有任何悲伤的感觉,觉得这对于她来说是漫长痛苦后的解脱,而他自己已经早已麻木。书中说,很久以后的一天,他偶然在街道上看见商店橱窗里的一套女装,下意识地想到:阿莲穿上该多好看啊。然后,巨大的悲伤突然无可抑制袭来,他终于失声痛哭。 (展开)
4 有用 winnie猫 2015-08-04 14:29:24
好久没有读过好看得舍不得一口气看完的书了 物理学家 故事大王 艺术家 鼓手和密码破译专家 - 迷人的费曼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