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董强
出版年: 2012-11
页数: 194
定价: 2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小经典系列
ISBN: 9787532757312
内容简介 · · · · · ·
作为《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的延续,随笔《帷幕》概述昆德拉在前两者中的思考,并以更自由的笔触探索与历史和生活现实交混的小说艺术世界。他撕裂了遮盖着世界和文学的帷幕,将读者带到各国,带到拉伯雷、福楼拜、司汤达、塞万提斯、马尔克斯、富恩特斯、穆齐尔和荷马的土地上。
帷幕的创作者
· · · · · ·
-
米兰·昆德拉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馨。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位可爱的乡绅邀请堂吉诃德到他家去。他的儿子是个诗人。比父亲更清醒的儿子马上就看出客人其实是个疯子,所以就大模大样的保持与他的距离。接下来,堂吉诃德请年轻人朗诵他写的诗,难以推却的年轻人听从了,堂吉诃德对他的才华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受到奉承的儿子高兴极了,对客人的智慧惊叹不已,一下子忘记了他的疯狂。因此,究竟谁更疯狂些,是称赞清醒的人的疯子,还是相信疯子的称赞的清醒的人?我们进入了另一种喜剧性的领地,它更细腻,也要珍贵的多。我们笑,并非因为有一个人被嘲笑了,处于可笑的境地,或者甚至受到了侮辱,而是因为,现实突然带着它的模棱两可性呈现出来,事物失去了它们表面的意义,在我们面前的人并非他以为是的那个人。这就是幽默(对奥克塔维奥·帕斯来说,幽默是归功于塞万提斯的现代的“伟大发明”)。幽默并非在一个处境或一篇叙述的喜剧性结局中短暂的迸发出来博我们一笑的火花。它那审慎的光照亮着生命的整道风景。我们试着再来看一遍我刚刚讲述的场景,就当它是一部电影的胶片:可爱的乡绅将堂吉诃德请到他的城堡内,并向他介绍自己的儿子。这位儿子马上向这位怪诞不羁的客人表现出矜持和优越感。但是,这一回,我们已经知道了结果,我们已经看到年轻人在堂吉诃德过一会称赞他的诗的时候他那种自恋的快乐,当我们现在再一次看到场景的开端,儿子的举止马上就让我们觉得他很自负,与他的年龄不符,也就是说,他从一开始就是可笑的。一个在他身后已经有过许多“人性”经验的成年人(他看生活就象是重新看一遍已经看过的电影胶片)就是这样看世界的,很久以来,他已经不再把人们的严肃当一回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9页 -
在艺术的领域内,对此没有确切的标准。每一个美学评判都是个人的赌博;但这种赌博并不囿于它的主观性,它在与别的评判相撞击,试图被人承认,企望达到客观性。在集体意识中,小说的历史,包括从拉伯雷到今天的漫长过程,就这样一直处于一种恒久的变化之中,参与其中的,有明智者与愚蠢者,有识者与无识者,而在这一历史之上,遗忘在不断扩展它那巨大的坟墓。在巨大的遗忘的坟墓里,与非价值一起,躺着那些未被足够评价、未被人认识或被遗忘了的价值。这一不可避免的不公平使得艺术的历史具有深刻的人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对延续性的意识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帷幕"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帷幕"的人也喜欢 · · · · · ·
帷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4 条 )




从小说的历史到存在的深渊

> 更多书评 6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8.7分 605人读过
-
Harper Perennial (2007)8.3分 2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3分 4472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9.0分 48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2年9.1~10.31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文学 (一九八零)
- 上海译文“小经典” (疯行)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米兰·昆德拉 年表顺序作品大全 (王多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帷幕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waits 2013-04-09 15:44:46
我有时觉得,昆德拉之所以要写那些废话多多做作矫情的小说,只是为了能够写出《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帷幕》这不朽的三部曲。
1 有用 sonoko 2014-04-14 10:15:05
2013.昨天在咖啡厅窝了一整天,看完《超越时空》又看这本,注意力不太集中,可是觉得,这样心神恍惚地看书也很好。2014.去南京的来回路上读完。非常好读。关于一个作家在本国内和世界内的评价不一样的论述,让我默默想了很久。以前也模糊知晓此事,可是现在才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以前总会因为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在他的母国评价一般,觉得是不是自己的品味有问题。现在明白,我看一本书,是带着我所有的经验,带着我的母... 2013.昨天在咖啡厅窝了一整天,看完《超越时空》又看这本,注意力不太集中,可是觉得,这样心神恍惚地看书也很好。2014.去南京的来回路上读完。非常好读。关于一个作家在本国内和世界内的评价不一样的论述,让我默默想了很久。以前也模糊知晓此事,可是现在才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以前总会因为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在他的母国评价一般,觉得是不是自己的品味有问题。现在明白,我看一本书,是带着我所有的经验,带着我的母语、文化来看,跟另外一国的人自然不一样。我能看到的东西,他们看不到,自然,他们能看到的东西,我也看不到。 (展开)
3 有用 木南 2017-10-03 17:30:35
昆德拉说,托尔斯泰是在故事之外的世界打开了很多窗子,他的文论也是这样。这种在文本中游走,又能随时抽出话题的写作模式,让人惊叹。
0 有用 ---- 2015-04-07 14:23:14
“有谁没有在某一天问过自己:假如我出生在别处,出生在另一个国家,另一个时代…我们所有人都被绝望地钉在了我们出生的日期和地点上。在我们生活的具体而唯一的处境之外,是无法想象我们的自我的。…通过这一处境,才能被理解。70”
0 有用 海埂的猴子 2015-09-03 00:05:58
比《小说的艺术》启发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