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费希特在当代各国》内容简介:由于费希特是康德开创的先验哲学的完成者,于是人们便将当今国际费希特研究的蓬勃发展称为“费希特的复兴”。鉴于费希特的复兴的这种情况,这本文集的编辑采取了这样的办法:第一,涉及的范围都是费希特研究已成规模的国家;第二,对每个国家的费希特研究的评介,尽量翻译本国哲学家写的报导,只有关于俄国研究费希特的报道是编者自己写的;第三,从每个国家都选译了一篇或两篇可供管中窥豹的文章;第四,所译的资料都是1995年前发表的,关于此后的进展,编者力求将所知作出补充。所译的报道与文章之后,有些写了补充说明,并全部附有费希特研究的书目,这些书目是参照M.鲍姆加特纳与W.雅可布斯编《费希特书目(1791—1968)》(斯图加特1968年)、雅可布斯续编《费希特书目》(1968—1993) (斯图加特1993年)和D.布雷齐尔编《费希特简报》(1—...
(展开全部)
《费希特在当代各国》内容简介:由于费希特是康德开创的先验哲学的完成者,于是人们便将当今国际费希特研究的蓬勃发展称为“费希特的复兴”。鉴于费希特的复兴的这种情况,这本文集的编辑采取了这样的办法:第一,涉及的范围都是费希特研究已成规模的国家;第二,对每个国家的费希特研究的评介,尽量翻译本国哲学家写的报导,只有关于俄国研究费希特的报道是编者自己写的;第三,从每个国家都选译了一篇或两篇可供管中窥豹的文章;第四,所译的资料都是1995年前发表的,关于此后的进展,编者力求将所知作出补充。所译的报道与文章之后,有些写了补充说明,并全部附有费希特研究的书目,这些书目是参照M.鲍姆加特纳与W.雅可布斯编《费希特书目(1791—1968)》(斯图加特1968年)、雅可布斯续编《费希特书目》(1968—1993) (斯图加特1993年)和D.布雷齐尔编《费希特简报》(1—15期),按出版年代编纂的,可供进一步研究时查考。
翻译大有问题,但是选文不差。内容包括:说明和强调知识学方法严格的先验性(其核心是设定和论证的理论)并以此批评黑格尔;将实践与理论理性的统一置放在费希特哲学的核心,澄清了对设定的误解(不是绝对自我为可分自我设定非我,而是它为非我设定可分自我)并说明它完全是实践的;由此出发讨论费希特多变的国家、法权乃至社会主义学说;以及对晚期知识学及其宗教蕴含的介绍。费希特把后人的事情都做尽了:无论在早期还是晚期,费... 翻译大有问题,但是选文不差。内容包括:说明和强调知识学方法严格的先验性(其核心是设定和论证的理论)并以此批评黑格尔;将实践与理论理性的统一置放在费希特哲学的核心,澄清了对设定的误解(不是绝对自我为可分自我设定非我,而是它为非我设定可分自我)并说明它完全是实践的;由此出发讨论费希特多变的国家、法权乃至社会主义学说;以及对晚期知识学及其宗教蕴含的介绍。费希特把后人的事情都做尽了:无论在早期还是晚期,费希特都已经实践了晚期谢林那种肯定哲学的方法;晚期知识学在绝对存在和可分知识之间更高地重演了早期在绝对自我和可分自我之间的关系,这完全类似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存在者;他所说的存在和知识间的图式关系类似梅洛-庞蒂在各种分析中发现的;当然还有安利,他几乎照搬了晚期知识学。 (展开)
非常好的论文选集,最值得一读的是盖坚科和隈元忠敬对后期知识学的论述,前者从哲学史的角度追溯了后期知识学的源流(新柏拉图主义和埃克哈特),即一本身和一切中的一的区分,后者阐述了后期知识学中存在与意识的回互相即的结构,即存在“的”意识。此外,劳特从慕尼黑学派的严格的先验哲学的立场出发处理了费希特的知识学的设定和论证的构造,指责黑格尔返回了独断论;费洛年柯把费希特与迈蒙对想象力的心理学理解作比较,强调了... 非常好的论文选集,最值得一读的是盖坚科和隈元忠敬对后期知识学的论述,前者从哲学史的角度追溯了后期知识学的源流(新柏拉图主义和埃克哈特),即一本身和一切中的一的区分,后者阐述了后期知识学中存在与意识的回互相即的结构,即存在“的”意识。此外,劳特从慕尼黑学派的严格的先验哲学的立场出发处理了费希特的知识学的设定和论证的构造,指责黑格尔返回了独断论;费洛年柯把费希特与迈蒙对想象力的心理学理解作比较,强调了费希特的创造性想象力与实践理性的等同;切萨从“设定”的双重意义出发,将设定置于交互作用和绝对反思中理解,指出费希特哲学的批判性在于纯粹意识始终在经验意识中,强调了理论自我与实践自我相伴于每一环节的同时性,布雷齐尔也是同一思路。总体来说,后期知识学的核心是绝对自在的、纯粹内在的大一与其显现的关系。 (展开)
> 3人在读
> 7人读过
> 91人想读
订阅关于费希特在当代各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新鲜海捕鱿鱼 2023-06-07 21:31:29 山东
翻译大有问题,但是选文不差。内容包括:说明和强调知识学方法严格的先验性(其核心是设定和论证的理论)并以此批评黑格尔;将实践与理论理性的统一置放在费希特哲学的核心,澄清了对设定的误解(不是绝对自我为可分自我设定非我,而是它为非我设定可分自我)并说明它完全是实践的;由此出发讨论费希特多变的国家、法权乃至社会主义学说;以及对晚期知识学及其宗教蕴含的介绍。费希特把后人的事情都做尽了:无论在早期还是晚期,费... 翻译大有问题,但是选文不差。内容包括:说明和强调知识学方法严格的先验性(其核心是设定和论证的理论)并以此批评黑格尔;将实践与理论理性的统一置放在费希特哲学的核心,澄清了对设定的误解(不是绝对自我为可分自我设定非我,而是它为非我设定可分自我)并说明它完全是实践的;由此出发讨论费希特多变的国家、法权乃至社会主义学说;以及对晚期知识学及其宗教蕴含的介绍。费希特把后人的事情都做尽了:无论在早期还是晚期,费希特都已经实践了晚期谢林那种肯定哲学的方法;晚期知识学在绝对存在和可分知识之间更高地重演了早期在绝对自我和可分自我之间的关系,这完全类似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存在者;他所说的存在和知识间的图式关系类似梅洛-庞蒂在各种分析中发现的;当然还有安利,他几乎照搬了晚期知识学。 (展开)
2 有用 没名 2023-07-16 23:10:57 黑龙江
非常好的论文选集,最值得一读的是盖坚科和隈元忠敬对后期知识学的论述,前者从哲学史的角度追溯了后期知识学的源流(新柏拉图主义和埃克哈特),即一本身和一切中的一的区分,后者阐述了后期知识学中存在与意识的回互相即的结构,即存在“的”意识。此外,劳特从慕尼黑学派的严格的先验哲学的立场出发处理了费希特的知识学的设定和论证的构造,指责黑格尔返回了独断论;费洛年柯把费希特与迈蒙对想象力的心理学理解作比较,强调了... 非常好的论文选集,最值得一读的是盖坚科和隈元忠敬对后期知识学的论述,前者从哲学史的角度追溯了后期知识学的源流(新柏拉图主义和埃克哈特),即一本身和一切中的一的区分,后者阐述了后期知识学中存在与意识的回互相即的结构,即存在“的”意识。此外,劳特从慕尼黑学派的严格的先验哲学的立场出发处理了费希特的知识学的设定和论证的构造,指责黑格尔返回了独断论;费洛年柯把费希特与迈蒙对想象力的心理学理解作比较,强调了费希特的创造性想象力与实践理性的等同;切萨从“设定”的双重意义出发,将设定置于交互作用和绝对反思中理解,指出费希特哲学的批判性在于纯粹意识始终在经验意识中,强调了理论自我与实践自我相伴于每一环节的同时性,布雷齐尔也是同一思路。总体来说,后期知识学的核心是绝对自在的、纯粹内在的大一与其显现的关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