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为何而来的书评 (8)

接受才会亲近,和解才能放下
1、孩子不明白,自己从父母身上得到的关注给予,并非需要同等回馈给父母,而是在将来的某一天当他们自己当了父母时,再给予他们的孩子需要的照料和关爱! 2、给予比接受来得简单。给予时自我感觉良好,仿佛在人之上。但是接受时,我好像是在人之下,处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上。 3...
(展开)

【书评】【这一生为何而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中比较实用的点: 1.爱的五个同心圆理论 第一个是父母。 将父母带进我的灵魂和内心,用爱去接受我父母所给予我的一切。我承认这一点。我接受并认同儿童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包括父母没有看到的地方或他们的某些过错,甚至很疯狂的事情。这一切都是我命运的一部分。我承担这些挑... (展开)
随心流动、原始意识、自由
通过访谈的形式介绍海灵格的思想及他是如何利用排列系统帮助人们达到内心和解的。海灵格的很多案例都是化解战争后代的内心仇恨、冲突,非常鲜明、有效。 海灵格说:“在原始意识中不允许排除在外的行为发生。如果有个成员被系统排除在外,他会在被排除在外的压力下“本能”地从...
(展开)

关于“接受”——读海灵格的《这一生为何而来(海灵格自传访谈录)》
前几日,看海灵格的《这一生为何而来(海灵格自传访谈录)》,在看到第84页中关于他对“接受”的一段: “所有的礼物都有其价值。如果有人想要送我什么,他的想法都是想要为我做点什么,让我开心。我很高兴地接受他的诚心给予。在这样的思维下不管他给的是什么,都是价值连城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