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的书评 (226)

唐山 2014-12-09 17:02:2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一个没有收获的秋天

与太平天国相关的书,堪称汗牛充栋,多一本少一本,似乎已不再重要,在这个熟题材上想写出新意来,几乎不可能。 但,裴士锋告诉我们,其实还有完全不同的新视角,那就是从国际政治来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与美国南北战争有什么关系?洪仁玕为什么要写不大可能执行的《资政新篇...  (展开)
YongtoriBodon 2016-01-22 16:00:3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空前的内战,空前的视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空前的内战,空前的视角 ——读《天国之秋》 对于太平天国,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它是历史教科书上的“重点”,也是历代农民起义的“终点”。我们的教科书称其为“起义”,评价它为旧式农民战争...  (展开)
md2 2015-01-23 15:58:1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预演

我只从“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这书有什么看点”来说一下。 作者在前言就已经说明了:写作本书的最初目的是要纠正欧美知识分子关于“太平天国叛乱能够平定主要是因为西方干涉”的观念。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这第一句就把他们吓到了。我操,平定太平天国不是文正公搞的吗?顶多...  (展开)
冬眠不觉晓 2016-11-07 17:01:5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天国之秋——太平本虚幻,天国亦悲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曾经对晚清太平天国那一段的历史感兴趣,可惜一些书翻来翻去,观点都和教科书上差不太多,让人觉得无聊。直到后来看到罗尔纲的书,才意识到教科书们只是小喽啰,观点实来自于大 boss太祖钦点。这是谁也改不了的。 不过近年来对于太平、湘军、淮军、义和团的官方评价口径有了...  (展开)
校书郎公子熙 2021-02-21 22:45:3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唯利是图:全新视角下的太平天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陷天京,标志着持续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失败告终。 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定都于此,建立了与满清对峙的政权。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方直接关系到西方列强的利益:通...  (展开)
啊呜鳄鱼 2018-08-23 09:41:5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没有非黑即白的历史,也没有真正的客观中立

在中国,对于太平天国的这段历史,已经被官方有导向性的教育和民间野史演绎得太多,难辨真假。洪秀全从历史课本上的民族英雄到丧心病狂的神经病患者,让人觉得可笑而可悲。 刚开始读时,很喜欢作者流畅的文字,对于史料研究的详实,切入点的独特,尤其是观点的客观。然而越往后...  (展开)
Hysoul 2016-08-27 14:08:5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寒蝉凄切的秋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天国之秋》的封面很中国,在那个“秋”字中间看到“安庆府城”四个字,想来述说的是曾国藩攻克安庆城的场景,整书给人第一眼的印象就是用心,而读完此书也应证了这点。 01 若单论季节,那么秋季真是个幸福的季节,秋高云淡,一片丰收的场景。但若要是讲起王朝的秋天,可就...  (展开)
绯村拔刀斋 2018-12-15 22:57:1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西方视角下的天平天国

«天国之秋»以西方人的行动为时间线,以西方人的观察为视角,以西方人的观点作为评判,描述了西方人在天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完成了一部另类的太平天国史。此外,作者同时运用了全球视角,将美国南北战争对于英国政府对中国政策予以考虑,不失为本书的一大亮点。 将洪仁玕...  (展开)
静水流深 2019-03-20 10:40:4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太平天国失败的隐秘线索

徐瑾 唯有在对比之中,历史才充满了探索的可能性。 在清宫戏的流行中,大家惊讶于乾隆是华盛顿的同时代人,对于太平天国其实和美国南北战争几乎同时也感到陌生。的确,这场爆发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运动,距离现在不过150年时间。 百年之后回首,伴随着众多新材料被挖掘,对太平天...  (展开)
michaelr 2022-03-01 21:29:4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太平天国三棱镜 第一棱 金色 ——《天国之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棱 金色 ——《天国之秋》 第二棱 红色 ——《太平天国》 第三棱 黄色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 总论 本书在叙事方法上和其他传统的关于太平天国的著作不同,它没有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全景式的描绘,也不深入挖掘洪秀全或曾国藩的宗教、思想与行为上的差异。作者裴士锋...  (展开)
LB 2021-04-21 17:24:3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西方文献所带来的视野局限

四月已然行逝三分之二,总算看完了一本在原计划之内的书。 作为甲骨文系列最负盛名的作品,此书其实优劣泾渭分明。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材料的引用,大量引用外文文献力争相对客观。加之环环相扣的惊险情节与流畅自然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很容易引人入胜,将读者带到晚清纷飞的战...  (展开)
董小赤赤赤赤赤 2022-08-24 17:49:4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一点感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在看《天国之秋》时,认为本书可大致分为四条故事线(欢迎补充与指正):太平天国发家、兴起与衰亡线、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线、北京清宫线、国外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线。在第四线中,作者着重于介绍英国(国外)对“太平叛乱”的态度,注重于分析中国内战于国外的关联(...  (展开)
bolshevist 2015-08-31 12:59:2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天国倒下的逻辑

作者的主要逻辑是: 英国为了维持对华贸易的优势,在战争前期精心维护着清政府和南方叛军之间的均势平衡,谁都有机会。但美洲大陆的另一场类似性质的内战打破了英帝国的全球贸易体系,急需选择一个看起来能继续合作的对手打破亚洲大陆上的僵局。 此时洪仁轩温和但没有实力支撑...  (展开)
Artaxias 2020-05-11 01:3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里士满与天京,大英帝国的棋谱

如果想要从一本书里窥伺到太平天国的全貌,《天国之秋》绝不是一个好选择。裴士峰大多着墨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所扮演的角色之上,因此在一开始便把时间设定在了“天京事变”之后,洪仁玕登场之时。此时的天国已然走向了下坡路,可怜开国四王一笔带过,堂堂天王洪秀全竟还没有...  (展开)
薛潤 2019-03-11 01:00:4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天国之秋 随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天国之秋》 (美)裴士锋著 2.20-3.10 大概读到将近一半的时候,我才想起来去理解书名的含义,因为这本书讲述的内容和我最初以为的大不相同,本以为是一本讲述太平天国运动从发起到灭亡的书,其实一个“秋”字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这本书中绝大部分笔墨都在于描述其由盛转衰的...  (展开)
匿名大總攻 2018-07-27 21:01:2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需要两方面看待的书

(1)-历1-甲骨文系列1-《天国之秋》豆瓣8.2 咋说呢,这本书可以说开了我的一种全球史观,能把太平天国和美国内战联系到一起真的是很厉害了 可是他塑造的全球史观一方面有利于了解各方在一个历史事件中的客观影响,不像明朝那些事一样局限在中国大地上 但另一方面他塑造的全球...  (展开)
飘荡的果壳 2017-08-12 09:07:5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天国之秋:一个悲凉且无收获的时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开始拿起这本书,绝对是冲着书名来的,光是听着书名就觉得很文艺:《天国之秋》,只是没想到,它讲述的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太平天国。 提起太平天国,大家都不陌生,张口就出: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而且在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和水平等等,作为文科生,...  (展开)
云笑吾 2016-06-29 00:11:3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破壳之雏,不可助其力

一百五十页的尾注的确是一个槽点,但也说明了作者的严谨。另外尾注也确实降低了对读者的干扰。整部书在较完整的时间顺序下摆出很多国人所不知的细节,例如英军烧毁圆明园也不是毫无缘故,而英国议会也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反对干预 的,另外英国政府对于清廷的支持也改写了传统教...  (展开)
谦吉 2023-03-11 20:58:4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版

科举落榜者和他的异梦

外部势力介入一国内政,国家就会四分五裂。介入者与当局者的博弈是战时利益的博弈与战后利益的分配。 只有与世界紧密联系才不会脱节,战争是人民的苦难,无论是太平军还是清军,战法与火力配置后勤保障都与时代脱节,就如同俄乌战争,菜鸡互啄。 英美介入者的言论几百年没有变...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1 12 后页> (共226条)

订阅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