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 汉唐阳光
原作名: Gulag: A History
译者: 戴大洪
出版年: 2013-4
页数: 750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唐阳光人文图书
ISBN: 9787513310901
内容简介 · · · · · ·
在这部受到普遍称赞的权威性的《古拉格:一部历史》著作中,安妮•阿普尔鲍姆第一次对古拉格——一个大批关押了成百上千万政治犯和刑事犯的集中营——进行了完全纪实性的描述,从它在俄国革命中的起源,到斯大林治下的扩张,再到公开性时代的瓦解。阿普尔鲍姆深刻地再现了劳改营生活的本质并且将其与苏联的宏观历史联系起来。
《古拉格:一部历史》出版之后立即被认为是一部人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对于任何一个希望了解二十世纪历史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必读书。
古拉格:一部历史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美国)安妮•阿普尔鲍姆 译者:戴大洪
安妮•阿普尔鲍姆,《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和编辑部成员(2002-2006)。毕业于耶鲁大学(1986),马歇尔奖学金获得者(1987)。曾担任(伦敦)《旁观者》杂志国外编辑,《经济学家》杂志驻华沙记者和网络杂志《石板》以及一些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作品还发表在《纽约书评》、《外交季刊》、《华尔街日报》以及许多其他报纸刊物上。她的著作还有《东方与西方之间:跨越欧洲的中间地带》。
目录 · · · · · ·
致谢
序言
第一部分 古拉格的起源,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三九年
第一章 布尔什维克统治初期
第二章 “古拉格的第一个劳改营”
第三章 一九二九年:重大转折点
第四章 白海运河
第五章 扩大劳改营
第六章 大清洗及其后果
第二部分 劳改营的生活和劳动
第七章 逮捕
第八章 监狱
第九章 押解,到达,挑选
第十章 劳改营的生活
第十一章 劳改营的劳动
第十二章 惩罚与奖励
第十三章 看守
第十四章 囚犯
第十五章 妇女和儿童
第十六章 垂死的囚犯
第十七章 生存的策略
第十八章 逃跑与反抗
第三部分 劳改营工业联合体的兴衰,一九四○年至一九八六年
第十九章 战争爆发
第二十章 “局外人”
第二十一章 特赦——及后来
第二十二章 劳改营工业联合体的全盛时期
第二十三章 斯大林死了
第二十四章 囚犯的革命
第二十五章 解冻——与释放
第二十六章 持不同政见者的时代
第二十七章 八十年代:捣毁塑像
尾声:纪念
附记:究竟有多少?
参考资料
注释词汇
索引
· · · · · · (收起)
"古拉格:一部历史"试读 · · · · · ·
但是,你的脊梁已被打断, 我的美丽而凄惨的世纪, 带着一丝空洞的微笑 你残忍而虚弱,回首望去, 像一只衰老的野兽, 看着自己的爪印。 ——奥西普?曼德尔斯塔姆,《世纪》 我们的目标之一是戳穿下述骗人的鬼话:最残酷的镇压时代是从一九三六至一九三七年开始的。我认为,统计资料将于未来显示,甚至早在一九一八年秋天正式宣布实行“红色恐怖”之前,当年年初已经开..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不过,想要孩子的女囚犯也大有人在,但是她们的命运同样悲惨。人们多次提到那些在劳改营里生孩子的女人的自私和唯利是图,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哈娃·沃洛维奇的故事。沃洛维奇是一九三七年被捕的政治犯,她在劳改营里非常孤独,因此考虑生一个孩子。尽管哈娃并不特别爱孩子的父亲,叶列昂诺拉还是于一九四二年出生在一个没有母亲专用设施的劳改营里: "那里有三个母亲,在营房里给了我们一个自己的小房间。臭虫像沙子一样从屋顶和墙上往下掉;我们整夜都要从孩子们身上把它们掐死弄掉。白天我们必须出去干活儿,把婴儿留给我们能够确定不去干活儿的老年女犯照看;她们总是偷吃我们留给孩子的食物,一点也不感到害臊。" 然而,沃洛维奇写道, “整整一年间,每天晚上我都坐在孩子的小床旁边,把臭虫一个个掐死并且默默地祈祷。我祈求上帝,哪怕把我的苦难延长一百年,也不要让我与我的女儿分开。我祈祷将会与她一起获释,即使因此成为乞丐或者残废。我祈祷我能把她抚养成人,即使为此我不得不向人卑躬屈漆乞求施舍。但是上帝没有回应我的祈祷。当我的宝宝刚刚开始学步时,当我刚刚听到她所说的第一句话——那一句美妙温馨的‘妈妈’——时,不顾冬天的严寒,他们把衣衫褴褛的我们塞进一辆货车转送到了‘母亲劳改营’。在那里,我的长着满头金色卷发的矮胖小天使很快变成一个苍白的幽灵,眼睛下面有乌青的阴影,嘴唇全部都烂了。” 沃洛维奇最初被安排在一个林业劳动队,后来又被派到一个锯木厂干活儿。晚上,她带回去一小捆木柴送给托儿所的保育员。作为交换,她被允许在正常探视时间之外去看女儿。 “我见过保育员早晨叫孩子们起床。她们总是连拉带拽硬把孩子从冷冰冰的床上弄起来……对孩子们又打又骂。她们脱掉孩子们的睡衣,用冰冷的水给她们洗漱。孩子们甚至不敢哭喊。他们像老人一样轻轻的抽着鼻子,发出轻微的叫声。 这种让人难受的声音天天都从小床上发出。已经大得可以坐起来或者...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49页 -
也许出人意料的是,古拉格输出政策最为持久的影响发生在欧洲以外。在中苏关系最紧密的五十年代初期,苏联“专家”帮助中国建立了几个劳改营,还在抚顺附近的一个煤矿组织了劳改队。中国的劳改营至今仍然存在,尽管它们与当年建立时所仿效的斯大林式劳改营几乎已经没有一点相似之处。它们仍然是强制劳动的地方——就像斯大林的古拉格系统那样,在其中服刑往往伴随着一段流放——但是,中国劳改营的负责人不大受劳动定额和中央生产计划的困扰。相反,他们的精力集中在“教育改造”的严格形式上。在当局看来,与囚犯制造的产品相比,囚犯的赎罪和囚犯向党仪式性的忏悔即使不是更加重要,至少也是同样重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古拉格:一部历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古拉格:一部历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古拉格:一部历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5 条 )
> 更多书评 75篇
论坛 · · · · · ·
作者词条被禁 | 来自怪兽很悠闲 | 2025-02-09 21:09:22 | |
有高清PDF版,免费分享,有需要豆油 | 来自dream | 32 回应 | 2024-11-13 11:22:26 |
百度苏联吧、历史吧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一群 | 来自乾哥 | 3 回应 | 2024-03-22 05:20:56 |
多少页啊 | 来自饥饿艺术家 | 2023-08-01 09:43:51 | |
英文完整版epub分享 | 来自台台以台 | 22 回应 | 2022-09-12 05:06:14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2004)9.0分 69人读过
-
新星出版社 (2014)9.1分 340人读过
-
左岸 (2015)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Doubleday (2003)暂无评分 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3(上) (ICE CHAN)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豆瓣9分以上小说,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图书 (我不豆谁豆)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古拉格:一部历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3 有用 思郁 2013-04-07 22:06:24
这书如果让我再多读两遍,就要抑郁了。
9 有用 坚定躺平的锡兵 2013-06-04 17:06:11
纳粹集中营直接屠杀犹太人是为了抢夺他们的存量财产和他们的生态位,苏联劳改营设立的根本目的则是利用犯人的免费劳力、剥削他们的增量价值。
10 有用 柏林苍穹下 2013-09-16 22:59:04
不止是一部历史。
22 有用 霜 空白言说 2014-08-21 00:46:19
看到你们,想到我们 正如丘吉尔所说,在没有其他更好的制度前,民主还是比较好的,至少独裁会被限制 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太过于乌托邦了
23 有用 将来 2013-11-07 12:11:29
马克思当初有想过这结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