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译者: 陳信宏
出版年: 20070430
页数: 336
定价: 320
装帧: 平裝
ISBN: 9789861340814
内容简介 · · · · · ·
內容簡介
建築物以及我們在房屋內陳設的物品,對我們的影響其實超乎想像。我們希望建築能平撫我們的心緒,或激發我們的活力;發揮隔離的效果,或塑造和樂的氛圍。我們也期待建築能保存歷史與記憶,甚至象徵未來。對建築美感的需求,就是對美好人生的認知。 從生活中最細微的物事,到世界最偉大的建築,狄波頓在這一場穿越建築哲學與心理學的迷人旅程中,帶領我們探索建築與人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以及什麼樣的設計能讓我們獲得幸福的人生。讀過本書,你將會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住家、街道,以及你自己。
精采內文試閱
幾年前,我和一名朋友約好共進午餐,結果朋友失約,又剛好下起大雨,我只好在倫敦維多利亞街上一幢由霧玻璃與花崗岩所打造而成的建築裡避雨,而這幢建築正是麥當勞的西敏店。這家速食餐廳的氣氛肅穆凝重,裡面都是單獨進餐的顧客,不是一面看著報紙,就是凝視著褐色的磁磚,以嚴厲粗暴的方式咀嚼著口...
內容簡介
建築物以及我們在房屋內陳設的物品,對我們的影響其實超乎想像。我們希望建築能平撫我們的心緒,或激發我們的活力;發揮隔離的效果,或塑造和樂的氛圍。我們也期待建築能保存歷史與記憶,甚至象徵未來。對建築美感的需求,就是對美好人生的認知。 從生活中最細微的物事,到世界最偉大的建築,狄波頓在這一場穿越建築哲學與心理學的迷人旅程中,帶領我們探索建築與人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以及什麼樣的設計能讓我們獲得幸福的人生。讀過本書,你將會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住家、街道,以及你自己。
精采內文試閱
幾年前,我和一名朋友約好共進午餐,結果朋友失約,又剛好下起大雨,我只好在倫敦維多利亞街上一幢由霧玻璃與花崗岩所打造而成的建築裡避雨,而這幢建築正是麥當勞的西敏店。這家速食餐廳的氣氛肅穆凝重,裡面都是單獨進餐的顧客,不是一面看著報紙,就是凝視著褐色的磁磚,以嚴厲粗暴的方式咀嚼著口中的食物。相較之下,動物的餵食槽可能還顯得比較輕鬆和樂。
看到這幅景象,我們平常的許多信念都因此變成無稽之談:我們總說人類有時候會慷慨待人而不求回報,人際關係有時候會真誠無欺,人生中的各種苦難都值得忍受……。這家速食餐廳真正的長處乃是在於激發人的焦慮。餐廳裡過於強烈的燈光,冷凍薯條放入油鍋的滋滋聲,以及櫃檯人員焦急忙碌的模樣,都不免讓人感受到這是一個暴烈而且漫無目標的宇宙,我們在其中的生命不但孤寂,並且缺乏意義。唯一的因應之道就是多吃一點,以彌補自己在這個環境裡所感受到的不適。
不過,我才吃到一半,卻有三十幾個身材高大而且金髮耀眼的芬蘭青少年走進店裡。他們對於自己身在南方,只需淋雨而不必忍受冰雪深感興奮,於是把這種興奮的心情充分表現在剝除吸管包裝的動作上,而且不時高歌兩句,偶爾也跳到同伴背上──餐廳的工作人員對他們的行為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應對,不曉得該予以斥責還是尊重。畢竟,這樣的心情應該也會伴隨著極佳的胃口。
外界凡俗的喧囂在這裡完全受到敬慕與沉靜所取代。兒童緊靠在父母身旁,以茫然不解的敬畏表情環顧四週。遊客一到教堂裡都自動輕聲低語,就好像大家都共同身在一個夢境裡,而且沒有人希望打擾這場美夢。外面街道上人人互不相識的陌生氛圍,在這裡卻轉為一種特殊的親密感。在這座大廳裡,人類本性中一切嚴肅的特質似乎都浮現了出來,讓人不禁思考有限與無限的問題,人的無力與神的崇高。這幢石造建築摒除了我們人生中一切的妥協與平庸,而在我們心中點燃了提升自我的渴望,期盼自己能夠達到像這幢建築一樣的完美境界。
在這座大教堂裡浸淫十分鐘後,許多原本在外界根本難以想像的觀念,突然間都開始顯得合理。在周遭的大理石、馬賽克、陰暗的空間以及薰香的味道包圍下,我完全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也相信耶穌曾經行走在加利利海的水面上。看著聖母瑪利亞的雪花石雕像襯在紅、綠、藍的大理石前,我完全不懷疑天使隨時都可能穿越倫敦上空厚重的烏雲,從教堂中殿的窗戶飛進大廳裡,吹響金色的號角,然後以拉丁文宣布天國即將舉辦的活動。
我如果身在距離這裡四十公尺以外的麥當勞,圍繞在那群芬蘭青少年與滾燙的油鍋之間,這些概念聽起來一定有如痴人的囈語。但只因為這幢建築所塑造的氛圍,同樣的概念卻產生了無上的莊嚴與重要性…more
■本書目錄
推薦序
壹、建築的重要性
貳、我們該採取何種建築樣式?
参、會說話的建築
肆、理想的家
伍、建築的美感要素
陸、一片原野所蘊含的未來希望
附錄
幸福建築的创作者
· · · · · ·
-
阿兰·德波顿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1969年生於瑞士蘇黎世,在瑞士和英國兩地受教育。會說法文、德文及英文。現居於倫敦。
狄波頓才氣橫溢,文章智趣兼備,使他不僅風靡英倫,外國出版社也爭相出版他的作品,目前已有二十多國語言的譯本。書評人康納立(Cressida Connolly)讚嘆狄波頓是「英國文壇的奇葩」;另一位書評人葛雷茲布魯克(Philip Glazebrook)認為:「這種奇才作家,恐怕連掃帚的傳記都寫得出來,而且這柄掃帚在他筆下絕對是活靈活現的。」
著有:《哲學的慰藉》(究竟出版)《我談的那場戀愛》《愛上浪漫》《吻了再說》《擁抱似水年華》《旅行的藝術》以及《我愛身分地位》(以上皆由先覺出版)。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也许只有当我们已经在自己的生活中烙上了无法抹去的印记,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一直到中年都壮志未酬或痛失爱人之后,建筑才会开始给予我们某些货真价实的影响,因为当我们说被一幢建筑“感动”时,也正是暗示一种由化身为建筑结构的高贵品质与我们明知存在的这一品质更悲哀、更广阔的现实之间的对比产生的一种苦乐参半的感情。我们因看到美而哽咽哭泣,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它使我们体会到的这种幸福实在是例外。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建筑与“幸福” -
我们感觉一幢建筑不吸引人,也许只是因为我们不喜欢我们通过过它的外表模糊辨别出来的某种生物或者人所具有的那种气质——正如认为另一幢大楼很美只不过感受到了一种如果放在一个人身上我们会喜欢的性格。归根结底,我们在一间建筑作品中找寻的跟我们在一个朋友身上找寻的东西并无太大不同。我们认为美的事物正式我们所爱之人的翻版。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建筑与“幸福”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幸福建築"的人也喜欢 · · · · · ·
幸福建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4 条 )



论坛 · · · · · ·
页数:336 定价:320 | 来自Ms. S | 1 回应 | 2009-11-19 14:11:0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8.0分 5329人读过
-
Pantheon (2006)7.9分 97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8.1分 1583人读过
-
Vintage (2008)8.3分 6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自用2014 续3 (cruyff)
- Macy的豆列——可赏之物 (七月份的尾巴)
- 想读的书 (se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幸福建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糖人 2010-11-09 18:32:37
翻开第一页,就被这种文字风格所吸引,以致于在一页一页地翻书时,不知道自己是在看书,还是在遐想。一本书很快被翻完,不知道作者具体表达了什么,却记住了一个又一个的意象,斑驳的砖墙、或是森林中宏伟的桥梁、或者自己家温馨的暖炉。 总之这是一本温暖而让人遐想的书,同样的书还有《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0 有用 ROSAN 2010-11-17 21:28:32
借來的書有作者的簽名,好想帶回家裱起來。
0 有用 WY Law 2013-05-31 14:23:22
有些建築平庸也好,也是一些人對幸福的理解
0 有用 shZelda 2012-08-13 20:47:56
艾伦·得波顿的书我都读得七八了。源于那次和lu&福X去逛联合书店。买了一本给业兄,然后下落不明。
0 有用 浮生若梦 2019-01-23 12:04:25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