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Penguin (Non-Classics)
出版年: 1986-03-04
页数: 304
定价: USD 15.0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140077032
内容简介 · · · · · ·
'Angela Carter has influenced a whole generation of fellow writers towards dream worlds of baroque splendour, fairy tale horror, and visions of the alienated wreckage of a future world. In "Nights at the Circus" she has invented a new, raunchy, raucous, Cockney voice for her heroine Fevvers, taking us back into a rich, turn of the 19th century world, which reeks of human and an...
'Angela Carter has influenced a whole generation of fellow writers towards dream worlds of baroque splendour, fairy tale horror, and visions of the alienated wreckage of a future world. In "Nights at the Circus" she has invented a new, raunchy, raucous, Cockney voice for her heroine Fevvers, taking us back into a rich, turn of the 19th century world, which reeks of human and animal variety'. "The Times".
Nights at the Circus的创作者
· · · · · ·
-
安吉拉·卡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 1940-1992)
出生于英国伊斯特本(Eastbourne),是英国最具独创性的作家之一,书写风格混杂魔幻写实、哥特式以及女性主义。卡特著有八部小说:《魔幻玩具铺》(获约翰•勒维林•里斯奖)、《数种知觉》(获萨默塞特•毛姆奖)、《英雄与恶徒》、《爱》、《霍夫曼博士的地狱欲望机器》、《新夏娃的激情》、《马戏团之夜》,以及《明智的孩子》。三本短篇小说集:《染血之室》、《烟火:九个世俗故事》,以及《圣人与陌生人》等等。卡特的作品也深受媒体喜爱:短篇小说《与狼为伴》和《魔幻玩具铺》曾拍成电影,《马戏团之夜》和《明智的孩子》改编成舞台剧于伦敦上演,2006年更被喻为是安吉拉•卡特之年,在英伦掀起一阵卡特热潮。
译者 杨雅婷,台大中文系毕业,台大中文研究所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硕士,现从事翻译并教授钢琴。译作有《...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 1940-1992)
出生于英国伊斯特本(Eastbourne),是英国最具独创性的作家之一,书写风格混杂魔幻写实、哥特式以及女性主义。卡特著有八部小说:《魔幻玩具铺》(获约翰•勒维林•里斯奖)、《数种知觉》(获萨默塞特•毛姆奖)、《英雄与恶徒》、《爱》、《霍夫曼博士的地狱欲望机器》、《新夏娃的激情》、《马戏团之夜》,以及《明智的孩子》。三本短篇小说集:《染血之室》、《烟火:九个世俗故事》,以及《圣人与陌生人》等等。卡特的作品也深受媒体喜爱:短篇小说《与狼为伴》和《魔幻玩具铺》曾拍成电影,《马戏团之夜》和《明智的孩子》改编成舞台剧于伦敦上演,2006年更被喻为是安吉拉•卡特之年,在英伦掀起一阵卡特热潮。
译者 杨雅婷,台大中文系毕业,台大中文研究所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硕士,现从事翻译并教授钢琴。译作有《啥都瞭了》(行人出版)、《好爸爸——从男人本色探索称职父亲》、《别做老板的奴隶》、《阿兹海默症》、《乳房圣经》、《骨质疏松症》(以上作品由天下出版)、《童年之死》、《激发学习潜能的学校教育》(巨流图书出版)、《兰闺宝录——晚明至盛清时的中国妇女》(左岸文化出版)等。
喜欢读"Nights at the Circus"的人也喜欢 · · · · · ·
- Ornamentalism 8.5
Nights at the Circus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细说《马戏团之夜》——西伯利亚篇(大结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飞飞所在的皇家马戏团,坐上了横跨西伯利亚的火车,飞飞因为离开了人烟的地方而变得空虚、无聊和恐惧;因为丑王巴佛的缺席,小丑们也陷入了宛如假死的沉默状态中;大象也因为不适应恶劣的环境而出现日益衰弱的病相;由于公主射杀了一头老虎,她们之间也出现了信任危机。就在整... (展开)细说《马戏团之夜》——伦敦篇(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马戏团之夜] 在小说第一部,伦敦篇里,主要讲述了英国一位家喻户晓的马戏团明星、空中飞人——飞飞,在接受一个来自美国的记者华尔斯的采访。飞飞之所以受到万千观众的瞩目,甚至是上到公爵夫人,下到街头小贩,每个人都在谈论她,是因为飞飞拥有一项异于常人的特点,就是她长... (展开)呈现女性处境的更多可能
闪光趣味女孩和她后劲不足的爱情故事
>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8.3分 1147人读过
-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8.4分 535人读过
-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7)8.8分 161人读过
-
行人出版社 (2007)9.0分 5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哥特,阴郁气质与悲剧格调 (Leo Hepburn)
- 一堆怪小说 (比目鱼)
- Bibliography of Angela Carter (疯长的灌木)
- Roxanna Bikadoroff 绘制的 AngelaCarter 作品的封面 (petit maïs)
- Best British, Irish or Commonwealth novel from 1980 to 2005 (Woo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Nights at the Circus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魂走九霄三千里 2016-11-08 20:03:59
AC版本学我是不行的,但是看到如斯结果还是伤心
0 有用 小王 2022-04-13 22:12:59
“一个女人的名誉究竟存于何处?是在她的阴道呢还是在她的精神里?”
0 有用 BadCode 2020-10-24 15:54:08
当然还是最喜欢第一部分伦敦的故事啦,后面的稍显冗长繁复。卡特真如女巫,对各类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戏剧诗歌信手拈来。故事极具张力,纯洁与堕落、自由与束缚、善良与罪恶、瞬间与永恒。
0 有用 而桦 2023-08-10 09:52:34 云南
读的第一本Carter的书,一开始有些索然无味,以为故事会按照枯燥的访谈格式进行下去,单纯追溯过往,但整个故事的发展越来越失控,首先是场景,紧接着是主角,然后是狂欢节一般的混乱与秩序的颠倒,再到后面叙述视角也开始随意跳转。整本小说有太多东西可以讨论了,我想看何为真实何为虚幻;我也想研究为何选取伦敦-圣彼得堡-西伯利亚三个空间;我还想仔细梳理Carter在最后两章关于新时代、关于女性塑造新男性的观点... 读的第一本Carter的书,一开始有些索然无味,以为故事会按照枯燥的访谈格式进行下去,单纯追溯过往,但整个故事的发展越来越失控,首先是场景,紧接着是主角,然后是狂欢节一般的混乱与秩序的颠倒,再到后面叙述视角也开始随意跳转。整本小说有太多东西可以讨论了,我想看何为真实何为虚幻;我也想研究为何选取伦敦-圣彼得堡-西伯利亚三个空间;我还想仔细梳理Carter在最后两章关于新时代、关于女性塑造新男性的观点;我也很好奇看似脱节的最后几章和前面情节的关系;而Buffo一类的grotesque配角也让我很想掰扯掰扯,这些或疯或“哑”的人背后到底指向什么;另外,人类与动物界限的模糊除了造成阅读时困扰与障碍,必然也有其深意。奇妙的事,这一切令我好奇的点,最终都能用一个主题囊括:狂欢化。未来会重读再写论文吗? (展开)
0 有用 Lucinda 2019-05-31 20:30:27
一边读原文一边回味严韵老师的译文,佩服得五体投地,尤其是fair and foul那首打油诗!Carter这本书简直满足了马戏团爱好者的终极幻想,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影视化或舞台剧化啊。果然还是第一部最精彩,其实她每本都是开头尤其惊才绝艳,短篇高手无疑了。
0 有用 杰克我行 2024-01-15 23:05:35 英国
精彩绝伦
0 有用 而桦 2023-08-10 09:52:34 云南
读的第一本Carter的书,一开始有些索然无味,以为故事会按照枯燥的访谈格式进行下去,单纯追溯过往,但整个故事的发展越来越失控,首先是场景,紧接着是主角,然后是狂欢节一般的混乱与秩序的颠倒,再到后面叙述视角也开始随意跳转。整本小说有太多东西可以讨论了,我想看何为真实何为虚幻;我也想研究为何选取伦敦-圣彼得堡-西伯利亚三个空间;我还想仔细梳理Carter在最后两章关于新时代、关于女性塑造新男性的观点... 读的第一本Carter的书,一开始有些索然无味,以为故事会按照枯燥的访谈格式进行下去,单纯追溯过往,但整个故事的发展越来越失控,首先是场景,紧接着是主角,然后是狂欢节一般的混乱与秩序的颠倒,再到后面叙述视角也开始随意跳转。整本小说有太多东西可以讨论了,我想看何为真实何为虚幻;我也想研究为何选取伦敦-圣彼得堡-西伯利亚三个空间;我还想仔细梳理Carter在最后两章关于新时代、关于女性塑造新男性的观点;我也很好奇看似脱节的最后几章和前面情节的关系;而Buffo一类的grotesque配角也让我很想掰扯掰扯,这些或疯或“哑”的人背后到底指向什么;另外,人类与动物界限的模糊除了造成阅读时困扰与障碍,必然也有其深意。奇妙的事,这一切令我好奇的点,最终都能用一个主题囊括:狂欢化。未来会重读再写论文吗? (展开)
0 有用 小王 2022-04-13 22:12:59
“一个女人的名誉究竟存于何处?是在她的阴道呢还是在她的精神里?”
0 有用 spenser 2021-09-27 17:49:10
内容非常丰富,福柯,本雅明,还有一点奥德赛。凝视贯穿全书,因为凝视Fevvers的自我得以建立。结尾似乎是对男性凝视的回归,新的世纪女性并没有长出翅膀,而唯一有翅膀的女性选择成为男性的镜子
0 有用 BadCode 2020-10-24 15:54:08
当然还是最喜欢第一部分伦敦的故事啦,后面的稍显冗长繁复。卡特真如女巫,对各类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戏剧诗歌信手拈来。故事极具张力,纯洁与堕落、自由与束缚、善良与罪恶、瞬间与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