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书评 (28)

[已注销] 2010-11-14 15:21:03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版

《夏日》几则

一、“库切的女人们”? “他不是一个白马王子,只是一团云雾。” 那天,他异乎寻常的兴奋,带进情人卧室的,是一个小型的盒式放音机,他说,我们配合着舒伯特的弦乐五重奏那缓慢优美的旋律做爱吧。任由这音乐流入内心,让她激动起来,就有可能体验到某个相当不同寻常的瞬间...  (展开)
苏七七 2010-11-08 14:28:07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版

库切的焦虑感

库切的焦虑感 文/苏七七 书名:《夏日》 作者:J.M.库切 译者:文敏 出版:浙江文艺2010年7月版 库切的这本新书,是一本库切自己的传记——不是自传,它有一个纠结的嵌套叙述角度:库切已经死了,一个从没见过他的叫文森特的传记传家,搜罗了一些他的创作笔记,采访与他相关...  (展开)
【读品】 2011-02-26 22:26:45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版

子默:《夏日》几则(【读品】106辑)

zimo1983@gmail.com 一、“库切的女人们”? “他不是一个白马王子,只是一团云雾。” 那天,他异乎寻常的兴奋,带进情人卧室的,是一个小型的盒式放音机,他说,我们配合着舒伯特的弦乐五重奏那缓慢优美的旋律做爱吧。任由这音乐流入内心,让她激动起来,就有可能体验到某...  (展开)
思郁 2010-10-19 12:58:45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版

库切写库切的虚构传记

库切的《夏日》最后部分中,那位传记作者采访的是作家“约翰·库切”的同事兼情人苏菲,请她站在一个批评家的角度客观评价一下库切的写作。苏菲说他的作品缺少一种追求的目标,无论从哪里都感觉不到作者的“惊人之语”。总而言之,他的作品太过于沉稳,规整,节制,缺乏激情,...  (展开)
竹山汤汤 2010-09-06 22:17:53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版

他说,伟大作家的时代已经永远消逝了

作家作为圣哲的时代——是的,那种时代已经过去了。 那么,将来谁会来费神读你写的书呢?收藏者。少数爱好者。“你打算这样消耗自己的生命:坐在书桌前制作某种也许被人出于好奇二保留也许还没人会保留的东西?” 他耸耸肩,“你有更好的建议?” 没有谁有更好的建议。是的...  (展开)
多隆 2021-10-18 22:58:33

文敏老师译文挑错系列之《夏日》

“随手挑错”继续进行。。鉴于“太长不看”,这回就只挑了《夏日》中第一个受访者茱莉亚这一章的前十页。摘录六个值得晒一晒的错译段落。我觉得这些错译已经可以说明,文敏老师的翻译是不可信的。 1,Did you see the father in the son? Do you mean, was John like his fathe...  (展开)
mayflower 2011-05-14 10:44:32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版

一副超现实主义的自画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曾在初中的美术书上看到过毕加索的一幅画,画像的内容已经记不清了,至今还残留在脑海中是那些支离破碎的人物线条,扭曲的面孔,张力十足的动作。在美术史上,据说这种风格叫做超现实主义,也就是说,画家为了建立自己心中的形象,突破了现实的界限,在人脸上创造出三只...  (展开)
尘埃野马 2016-02-27 19:40:38

记几点感受

两天前看完的,记几点感受。 1、未死而为自己“作传”,库切够自信,一开始我表示质疑; 2、以采访体、不在场的在场的叙事来建构小说,不算高明的手法;(这样的手法很常见了,比如李洱《花腔》) 3、从《迈克尔K》就知道,库切的叙事哲学单纯质朴,中心人物多怀着沉默哲学,与...  (展开)
罗思 2010-09-19 10:21:02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版

大师就是大师。

有这么两类作家,一个是看了可以激发的写作雄心。 另一个就封闭了你所有的可能性。 库切就是后者。 继少年、青春之后,又一炉火纯青之作。 看了这个三本书,我对写作的兴趣降到了极点, 就是因为太出色了,说出了心底所有隐秘的节点。 技巧到了相当娴熟的程度,让人感觉...  (展开)
大瘦瘦 2011-03-16 15:49:48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版

您最后还是要弑父吧

继《凶年纪事》后再度对库切的作品叹为观止,上回是脚手架式的三套层,这次纯粹用伪自传(=伟大的自传)加多重交叉采访做互文,父子之间那种情怀难以言喻,虚实结合,对自我的嘲讽,克制冷静,黑色幽默(听着舒伯特做着爱?!就能达到高潮?!),录音片段,琐碎的笔记,身为自...  (展开)
王云峰 2022-06-09 22:19:17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版

拿自己开涮,谁能比得过库切?——读《夏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幽默的钱锺书,在散文《魔鬼夜访钱锺书》中,借“魔鬼”的口吻调侃道:“ 你看,人怕出名啊!出了名后,你就无秘密可言。甚么私事都给采访们去传说,通讯员等去发表。这么一来,把你的自传或忏悔录里的资料硬夺去了。将来我若作自述,非另外捏造点新奇事实不可。” 库切在《夏...  (展开)
语辕 2015-03-13 16:25:43

夏日曾在

夏日 没有最终不会松开的怀抱 夏日 夏日要过去夏日还很郁热 人们彼此不属于 那也不属于这 人们爱呵 不是属于不属于松开 还是不松开 人们是爱呵 太阳 那么长久 月亮那么温润 人们 根本不在乎 人们欢乐 不使得 人们欢乐的 人们就像神一样啊 诅咒日月 生气山河 往昔...  (展开)
spring 2023-12-27 22:28:51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不一定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伟人,有魅力的爱人,懂得教书育人的老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J.M.库切(John MaxwellCoetzee,约翰·马克思维尔·库切,2003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40-)的《夏日》作为其虚构自传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是一本远超过我预期的天才级的“自传”。库切很神秘,很少接受采访,对成名和获奖的态度都比较冷静:“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成功地做到了...  (展开)
瞎说什么大实话 2022-12-16 23:29:18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版

《夏日》我从夏日读到冬日

虽然是库切从第三人视角给自己写的“自传”,五个在他生命里出现过的人对他的评价,这本书看完好像说了很多,但是感觉又什么都没说,他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他自己想象中别人看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克制,古板,毫无情趣,又敏感的人? 库切们都没有计划,也没有野心,只有一...  (展开)
summertrain 2022-03-19 22:00:39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版

「那个叫库切的男人」

“库切写库切死后关于库切的传记。”自传性与小说虚构的完美融合,可以说一部最不像自传的“自传”引起了我对于传记作品的兴趣。虚构与真实间模糊的界限,甚至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真实或是虚构。你是相信一个人自述的关于自己的宏大叙事,还是许多个独立角度建构起的残缺画面。如...  (展开)
momo 2021-12-30 19:31:26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版

我要悄悄意淫我自己,然后惊艳所有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10318 本来是七月盛夏逛书店时随手拿起的一本小说,直到眼下寒冬才拖沓读完;不过也情有可原:这是我接触的第一本虚构小说作品,而且在没有三部曲的另外两本《男孩》、《青春》的铺垫下,《夏日》便尤为晦涩难懂。(不过看完《夏日》后我并没有购买其他两本的冲动,抱歉库切)...  (展开)
awingdc 2021-04-25 20:56:32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版

作为局外人与异乡人

忙里偷闲的阅读持续了一周,也是最近自己受到各方面很大影响的一周,因此格外“敏感”——这大概是阅读一本书非常奇妙的状态,对己对彼利弊几何,难讲。 开篇很受库切惊艳,在等待刺猬巡演开场前四个小时我在读“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五年的笔记”——“这是他生活中一个重要时期...  (展开)
蘇妲己 2021-01-02 00:01:03

课堂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库切认为自己人生有两段,去澳洲后不再写南非生活了。《夏日》把自己虚构死是与南非的告别。 老师说: · 了解一个作家,要多读全部作品。《夏日》是一个切口,对后面的世界感兴趣就一直读下去,看库切是如何把他思考的问题变成作品,连续性阅读,follow他一段时间,更加了...  (展开)
听风 2020-03-03 21:45:57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版

我喜欢木心那种含蓄

我不知道他写这书的目的是什么?值得写成一本书吗? 但很欣赏他那一句“你的内心一定有某种火焰与别人区别开来。”,他的形象也比较潇洒冷峻。 一个人一生中的情感往往复杂,我欣赏木心式的含蓄,隐晦,“不可说,一说便妙”。 不能领略书的妙处,就算无缘吧!也许以后还会理解...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8条)

订阅夏日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