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tefan Bollmann
/
斯特凡·博尔曼
出版社: Merrell
出版年: 2007
页数: 152
定价: GBP 14.95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1858943756
出版社: Merrell
出版年: 2007
页数: 152
定价: GBP 14.95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1858943756
豆瓣评分
Women Who Write的创作者
· · · · · ·
-
斯特凡·博尔曼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斯特凡•博尔曼(Stefan Bollman)
出生于1958年,德国文学、戏剧、历史及哲学专业,以托马斯•曼为论文主题获得博士学位。除《写作的女人危险》,博尔曼还编著有《阅读的女人危险》(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736101/)、《为何阅读是快乐的》、《女人的情书》等畅销图文书。她目前定居在慕尼黑,从事教职与写作。
译者简介
宁宵宵,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取得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现居北京,媒体从业。译有《时间终于多出来了》、《身陷古罗马》、《主人与狗》(托马斯·曼)、《艾斯塔的绿洲》(卡尔·麦)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西尔维亚·普拉斯总在清晨五点就开始写诗,这时她的孩子们还没有醒来。二十世纪英国文坛颇具传奇色彩的女作家西比尔·贝德福德言简意赅地说:“母爱与文学无法统一。”确实如此,许多极富天赋的女人为理想而放弃了孩子;而那些努力将孩子抚养长大的女作家们,也始终与自己的写作欲望苦苦斗争。一九四七年,德国女作家伊丽莎白·朗格斯尔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吐露:“日复一日,家务劳动越来越繁重,总是榨干我最后一丝力气。我就像是献给莫洛克神的祭祀品,它将我的精力吸食干净……我总觉得自己就像一支两头都被点燃的蜡烛。”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女人,以为六个孩子的母亲,每天上午要从写字台前抽身准备午餐,下午又必须让孩子们保持安静,这样才可以继续工作。 “既然打算写作,首先要保证它不会伤害你的男人、孩子或是其他什么人!”瑞士女作家艾丽卡·佩德雷缇叹息道。女人们时时担心,惟恐她们努力工作、为艺术而献身时会冷落了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页 -
“写作不属于女人,当她们拿起笔,也就害死了自己。”乌拉圭女诗人克里斯蒂娜·佩里·罗西在写给她的阿根廷女同行的悼词中引用了来自她叔叔的警告,逝者玛尔塔·林奇于一九八五年饮弹自尽。 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群世界上最具智慧、最才华横溢、毕生洋溢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女人们如此怀疑人生?是什么使得她们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男人赋予的灵感成就了她们,同时显然也摧毁了她们:维系爱情和生活的平静,或是取得文学艺术上的功成名就,看起来两者无法兼顾。换一种更简单却绝对让女人无法接受的说法:只有照料好男人的日常生活,她们才有资格写作,或是从事其他什么活动。那么又有谁来照料女人的生活呢?古往今来,女人乐意被描绘为男艺术家的缪斯女神。那么又是谁、在何时、在何地,能够成为女人们的缪斯呢?女人必须成为自己的缪斯。 而英格博格·巴赫曼则嘲笑男人和他们心目中的缪斯女神:“在你们眼中,作为谈资津津乐道的缪斯女神只不过是驮货牲口而已,最多只能算是有点学识、善解人意的伴侣。” 牲口、伴侣、助手——不仅女作家们的命运如此,所有思想独立、不受约束的女性艺术家们都难逃这样的评价和要求。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Women Who Write"的人也喜欢 · · · · · ·
Women Who Write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 更多书评 2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4)7.2分 645人读过
-
博雅書屋 (2009年10月22日)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
Flammarion (2007)暂无评分
-
Elisabeth Sandmann Verlag暂无评分 1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Women Who Write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晉娘 2012-01-03 14:18:09
珍愛生命,遠離女生。